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优势 >> 正文 >> 正文

天时地利人和,这六个字可以解释武侠小说的

来源:阮 时间:2023/4/15

(一)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借用郭德纲的一句话:相声(武侠小说)拼到最后,是文化的比拼。

我认为这一句话实可以解释武侠小说没落的原因,非但有作者的原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也有读者的原因(以起点为代表的网文网站兴起,并以狂飙突进之势一统天下)。

而放在一个宏伟的大时代中,还有社会环境及气运等方面的原因。

这一切,大而言之,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不利于武侠的发展。

(二)

一、天时;

新派武侠兴起之前,民国时期已有百花齐放的旧派武侠,如最知名的《蜀山剑侠传》(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其实是玄幻)、李安改编后斩获奥斯卡的《卧虎藏龙》。如果细说下去,就会说到北派五大家及各种旧派代表作,那将是一本专著的篇幅,还是不再详说。

新派武侠当以梁羽生之《龙虎斗京华》为开端,而发扬光大者,金庸也!

以梁、金二人肇始,港台一时百花齐放。叶洪生先生对此曾有连篇累牍介绍,叶先生乃是真正的评论大家,我此时所写,全是断续看过一些叶先生文章而得来的无聊片断。后来台湾的行政院长刘兆玄,早年亦以“上官鼎”的名号扬名立成;而卧龙生(又或者是诸葛青云),据说上中学时,写武侠小说的稿费便已经超过父亲上班所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文化精英通过各种渠道最先看到了港台的武侠作品,华罗庚曾说过“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的名言。九十年代末,金、古的作品已成燎原之势,这时候以金庸新、古龙巨等似是而非的纯为蹭热点而生的大陆武侠作家开始出版《九阴九阳》、《大侠风清扬》、《楚小香传奇》等作品。《九阴九阳》畅销近万册之巨,可以说,又为这股全民的武侠浪潮泼了一盆滚油。

二、地利;

先前武侠小说虽在港台如火如荼的流行,然而两地毕竟人口基数太小,文化出海只能主要向东南亚开辟航路。

大陆为何会对武侠小说敞开怀抱,我文化功底浅薄,没有研究过那个大时代,因此并不知道。但私以为,其时香港83版《射雕英雄传》引进大陆,并飞快的造成万人空巷,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孤岛的武侠文化之反刍大陆,犹如一颗针掉进了大海,然而它不是普通的针,而是定海神针,是可以翻江倒海的如意金箍棒。

三、人和。

乐官采诗,百家争鸣,孔子周游列国,太史公为游侠列传;

再如季子挂剑,晏子使楚,鱼肠刺人,荆轲易水;

再到击鼓骂曹,阮籍猖狂,广陵遗响,雪夜访戴等;

唐传奇中,风尘三侠,柳毅传书,黄粱一梦,妙手空空,聂隐娘等;

元明易代、明清易代,当此之际,神州陆沉,有大豪杰,乘势而起,驱逐鞑虏,重开日月而再造中华……

可以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都有侠的存在,侠之小者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三)

正是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武侠小说才蔚为大观,大鸣大放,成就了无数佳作,其中既有宗师级的金古黄梁温,也有台湾武侠二十名家;既有全庸、吉龙等早期的跟风之作,也有江南、小椴、时未寒、凤歌、沧月、曲非烟等《今古传奇武侠版》的重量级作者。

今古传奇杂志社当年推出的武侠版,是个伟大的尝试,当时每本杂志的封面都会印上大大的几个字:大陆新武侠盛世。

而没过多少期,上面刊载的文章已经不是纯粹的武侠,只能以“幻武”或“灵武”目之。譬如小椴的《乱世英雄传》(《杯雪》),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沧月的《听雪楼》系列等,不客气地批评一句,里面其实既无武也无侠,对战气氛渲染学黄易,而招式精简如古龙,其人物浑无侠气,大都更注重内心世界,除《杯雪》好一些,余者笔下人物全都有武而无侠,有骨而无神。

《听雪楼》就是琼瑶剧,凤歌的《沧海》就是灵异故事,他们不单把“侠气”弄没了,连“武打”也不好好写。

他们的武侠小说可以这么概括:一群武二代掐架,武学值负分,武力值两百分,情感丰富,泪腺发达,恩怨纠葛,祸害江湖。

《今古传奇武侠版》是一把魔镜,照出了大陆武侠的真实实力。

如今的现实是,真正有学问有实力的不屑写不敢写,看不起武侠这种体裁或仅出于爱惜羽毛名声。

正在写网文这帮人又极其现实,逐商业利益而生,明知武侠的题裁写出来要仆街,谁还能写?

而读者诸君,口味既叼,便用脚投票;又有一些无甚素质的读者,只管催更与詈骂,更伤了一部分初出茅庐的写手之心。

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