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圈子文学圈起来党同伐异的可不只是文学

来源:阮 时间:2024/8/10
中科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文学不一直以来都是“圈子文学”吗?或者说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大多数行业内,都是“同党伐异”的。这种“圈子”的形成,在最初的时候,是志趣相同、互相对得上眼的清流名士一起挥麈清谈。或针砭时弊、臧否人物、饮酒谈玄。可以这么说,大部分的文学风气、文学进程,都是由每个时代最顶尖的“小圈子”来决定的。比如同一代文学水平极高的大佬们,如“建安七子”: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几位代表了建安建年除去三曹之外最超群的文学家、诗人;并且随着作品、作风的人为宣导,后世也将这部分人的行为代表了这个时代,也称之为“建安风骨”,并以其为格调高绝。又如对声律、近体诗有奠基之功的小圈子“竟陵八友”南北朝时期,一大群羽翼附于竟陵萧子良左右,并流同于同样的文学审美、作文风格。带起的风格便是“声韵说”:强调“四声八病”,定平上去入,宫调韵部,世称“永明体”----这就是近体律诗的雏形。”《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当然,除去这些带起时代节奏的小圈子,自然就有苟营逐利的小圈子。譬如各代的攀附当朝文宗的“拜像诗社”、追文杠价的“图名商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比如明代前后七子,尊唐宋而薄今人,大肆宣扬“唐之后书文可不读”,彼时七子皆为文坛领袖,下所依附者自然为其诺诺,你说尊唐那我们就尊唐,你说抄老杜,我们就抄老杜,我们还可以发扬下去,不止抄老杜,谁都可以抄嘛------龙榆生称明代为诗家之噩梦,也是这波小圈子文学带起来的。这种,还算是好的,只是在文学上走歪了路,更有甚者,圈子文学带来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同党伐异,还有仕途上、权利上的同党伐异……这就超纲了,不说了不说了。放到今天,“圈子文学”也是大同小异。有顶级高手们的圈子,也有攀名附利的圈子。大多数的文学聚会、文化交流会,都不外乎是吹吹同侪,踩踩对头。但唯一的区别就是,权利和才学变越发不对等了。古人分文武官,文官高位自然是文坛领袖、当代师表,自有水准,但如今某某协会的会长们,却不见得是靠文学造诣上位的。眼界有限、水平有限,自然而然,这些“小圈子”就利大于弊,甚至乌烟瘴气。而真正才学者之圈子,无话语权、也不屑于个中争辩,不免沦为“自娱自乐”了。以上,感谢阅读,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