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资源 >> 正文 >> 正文

遇见竹子,收藏三韵

来源:阮 时间:2023/4/13

竹林深处,青青的翠竹长着笔直的干,从地面往上窜,足有十米多高。竹根,深扎在泥土里,极其的结实。叶子,有“个”子形,也有“”爪”子形,密密地挨着,特别的亲密。

从竹林里,我阅读到了竹子有三韵。

竹子有佛韵。

竹林曾有佛陀布道传法的身影。佛陀在泥流禅河边的毕钵罗树,也就是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后,来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传法。竹林精舍,相传是频婆娑罗王为佛陀捐建,以传佛法。一片大竹园,成了智慧的道场。竹林精舍,令佛陀说法有了固定的场所,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寺院,也算是与佛有一场深厚的缘。佛陀在竹园里,席地而坐,向一众弟子讲授佛法。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佛的“三法印”回荡在青青竹林的深处,洗涤着焦躁不安的心。

长爪梵志(因手指甲常年不剪变得特别长得名)对佛陀曰:“我还没有认识一切。”

佛陀曰:没有认识一切,就已经认识一切了。

长爪梵志听佛陀这么一说,无话可答。

佛陀又曰:“肯定一切的人,就是否定一切的人;肯定某一项事物的人,就是否定某一项事物的人。肯定一切,很容易给贪欲拘囚起来;否定一切虽然能够远离贪欲,但太固执这个否定,也是一种执着。舍弃一切的肯定与一切否定,那才是真理的认识。”

长爪梵志得到佛陀开而醒悟,从此皈依佛门,后来证得大罗汉果。

竹林,不仅是青翠的,寂静的,也是智慧的。它有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的佛韵。梵音佛语,从流响千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竹子有文韵。

竹林里流淌着流转千年的魏晋风流。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这“竹林七贤”,在竹林里用清谈、饮酒、佯狂,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用文字彰显自己的情怀和志向。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以阮籍和嵇康最为甚。阮籍写有《咏怀》诗,共82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其一)

那以“孤鸿”、“翔鸟”自喻的阮籍,把心中的忧伤和悲愤,传递在那青青翠竹里,向四处溢去,穿越地域,穿越时空。

“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节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用一封信与好友山涛(山涛字巨源)绝交,字里行间流露出慷慨激昂、铁骨铮铮。他顽强独立、傲岸不羁;他也不畏权贵、坚持自我。

竹林青葱,不仅有智慧,也有文韵,文字的神韵如甘甜的清泉从青翠的竹林里流向远方。

竹子有画韵。

以竹子为画,有诗有画。文同、柯九思、郑板桥、罗聘、李方膺等人,把竹子画进了自己的画作里,流芳百世。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人称石室先生。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里说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起源于文同画竹的思想。文同作画,主张胸有成竹,善画墨竹,有“墨竹大师”之称。文同的《墨竹图》以倒竹为主体,竹子虬曲的枝干凌空倚势,竹叶生意盎然。上面还有两印,一为“静闲口室”、另一为“文同与可”。

提到画竹,不得不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也就是郑板桥。郑板桥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书画大家。他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来,他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的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等。他的一幅《竹石图》画的可谓:有骨有节,妙趣横生。上面写有一首题画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画与诗,相得益彰,画出了竹的风韵,写出了竹的风骨。它们虽历经沧海桑田,却越发显得青翠。

苏轼一生爱竹,他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仅在深山里,篱笆边,墙角处,更在一个个有志趣的灵魂深处。

青青的翠竹,屹立在那,望着云,守着脚下的大地。竹有三韵,你又寻得了几韵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