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三国经典诗词鉴赏

来源:阮 时间:2024/8/9
杂诗三国魏·曹植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诗歌虽然吐露的是作者个人境遇的困顿之情,却反映了所有身处逆境者所应进行的哲学思考。曹植借用游子离家无归,比喻贤臣无处可栖的穷困。好比远游之人,出门无所停顿之处,也不知何处能够落脚,念及此处,不禁悲从中来。作者认为是那些进谗小人阻挡了自己的尽忠之路,如同天上的浮云暂时遮蔽太阳的光辉。曹植的痛苦是所有仁人志士、有志功业者的痛苦。当他们的人生境遇与理想志愿发生激烈碰撞时,往往产生巨大的张力,穷途困境往往是思索人生意义最重要的心理依托,只有在这种情形下,人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曹植等人“有志不获聘”的悲叹说明,他们虽然遭逢了人生的不幸,但是并未因此消沉,反而迸发出更为激烈的情感。这是他们所受的儒家哲学的影响,也是当时激烈变革的时代背景所致。赠从弟(三首选一)三国魏·刘桢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汉末魏初的著名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此诗为《赠从弟》中的第二首,以比兴为主要手法。诗歌题目是“赠从弟”,是对家人的谆谆教导,其中蕴含着刘祯对精神操守问题的哲学思考。风迅疾猛烈,却不能改变松柏的挺拔刚劲;冬霜冰雪,也不能使它改变端正挺立的姿态。不是因为它没有遭受严寒的侵袭,而是因为它有着坚强的本性,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此诗蕴含的哲理是,同样的外部环境,寒冬使得花草凋谢,而青松却亭亭直立。人也面临相同的困境,面对险恶的环境,懦者屈服,强者不屈,即是因为他们的本性不同,性格使然。隐士诗三国魏·阮瑀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汉代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博学鸿儒纷纷采取隐居的方式来躲避战乱。阮瑀此诗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首先罗列了一些历史上知名的隐士,商山四皓、老莱子、颜回、许由、伯夷叔齐,赞扬了他们不慕富贵的道德操守。但是这些隐士为何能够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在纷扰的外界诱惑下,他们是如何保持内心的澄明与独立的?这是诗人思索的问题,他最后得出了既怀感叹又富哲思的答案:“只要守住内心的澄明,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识,达到纯真的思想境界,何患处于贫苦的状态呢?”百一诗(一百一十首选三)三国魏·应璩其一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应璩,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建安七子”应玚之弟。全诗开宗明义,阐明君子处世之道。所谓“下流”,指的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者认为君子在任何时刻都要谨慎小心,以防一失足成千古恨。接着哀叹“志士”难用的困境。他弃官而去,不愿再在污浊的朝局中厮混。他选择道家退隐避让只是权宜之计,心中秉持的仍是儒家看重的治国安邦的理想。所以他自夸曾“三入承明庐”,承明殿是汉代的皇家图书馆,也是英才聚集的地方,可见作者对个人的期许。然而,诗歌紧接着描述了才高者和寡、佼佼者易折的窘况。作者的才学越高,所受的猜忌和诽谤就越厉害,作者也只能“自谦”以退避。作者最后引用“燕石藏珍”的典故,比喻自己实际上是如同瓦块一般的无用之人,之所以受到重用,全是因为他人的误赏。作者最后以谦逊自贬作结,体现了宽大气度,同时也看透了“名高易损”的道理。其二年命在桑榆,东岳与我期。长短有常会,迟速不得辞。斗酒当为乐,无为待来兹。室广致凝阴,台高来积阳。奈何季世人,侈靡在宫墙。饰巧无穷极,土木被朱光。徵求倾四海,雅意犹未康。此诗饱含讥刺之意,在讽刺的同时也含有作者对时光寿命与寿夭穷通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畅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篇以叙述个人年齿为始,用典精深。作者此时已经是“桑榆晚景”之年,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作者以玩笑的语气表明了个人对于生死的态度,所谓“长短有命”“迟速难辞”。作者对生命的态度是达观的,人人难逃一死,既然如此,还不如畅然欢饮,不以人生得失为意。但是,恰有一批人不能悟出最为平常的道理。他们身处乱世,在朝不保夕的现实中,却还惦记着那些身外之物。营宫室、争巧奢,耗尽民脂民膏,不知一旦身故,这些身前营造的广厦千间,终将归于黄土。其实,不管是通达的作者还是汲汲于外物的愚者,涉及的中心都是时间意识问题。人生有限,逝者如斯。这种时不我待之感是中国古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其四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哲人睹未形,愚夫暗明白。曲突不见宾,燋烂为上客。思愿献良规,江海倘不逆。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为肥泽。作者开篇以议论之笔道出了谨慎立身、防微杜渐的哲理,化用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接着又用“治病于未病”的道理来说明凡事应早做准备。其实,即使是哲人也有力有不逮之处,他们能够察觉到个人的不足与缺点,所依靠的是朋友及他人的劝诫。能否接纳劝谏和意见是能否远祸避乱的根本。所以作者紧接着又用了“曲突徙薪”的典故来劝诫世人:珍惜那些能够真心为你提出意见的朋友。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直言进谏者不受欢迎,曲意逢迎者却奉为座上宾。作者面对这种情形,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诱道,那些逆耳的忠言虽然阐述的可能是很小的道理,但是只要能积少成多,也能有所裨益。三国魏·阮籍其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儿子。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此诗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其中的一首,哲理意味隽永。诗的开头用“汉武帝得天马”典故。“天马”,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汗血宝马。它产自西北大漠,传入中原能被人熟知是依靠着向东不断延续的丝绸之路,这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一面。同时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对立的情况,寿命有短有长,富贵不能常保,它们都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人的贤愚好坏难以与其命运的优劣穷通画上等号,就像霜露可能同时沾溉皋兰和杂草一样,机会是均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命也是均等的,它不以地位而改变。这些永恒不变的哲理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规律。因此,作者不禁感叹自己不是仙人王子乔,不能永葆青春与逍遥。这也是诗歌所阐明的最为重要的哲理,人是不能逃脱客观规律的束缚的,人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但是永远不能改变它。其六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作者开篇即用典故暗喻自己所要阐明的道理。“东陵瓜”指的是秦东陵侯召(邵)平的故事。他本来是秦国的公侯,秦亡之后,家贫无以为继,只得种瓜于长安城东,因为瓜香味美,广获赞誉,所以世称“东陵瓜”。因为它种在长安东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青门瓜”。作者此诗所阐发的哲理与老子“祸福相依”的道理近似,邵平国破家亡,从高位跌落人生谷底,却不想因祸得福,因为瓜味鲜美而重新获得世人的称赞。其七十二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仇。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诗歌的第一层是用工整的对仗起始:笔直的道路适宜奔驰驷马轩车,长长的川流可以承载轻舟。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相互调谐的一面,这是诗歌哲理的表层含义。诗意在三四句陡然一转,事物的运行、天道的变化并非是自然的,而是受到人为干扰的,这是全诗的题眼。“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争名逐利,使人目眩神迷,遗忘了本心。一旦为名利所迷惑,再亲近的人都会变得各怀私心,乃至于相互倾轧,至亲骨肉在名利面前也会反目成仇。在阮籍看来,名利是令人丧失本心,毁灭本性的毒药。怎样解决名利问题,究竟如何处理个体与名利之间的关系?诗人的办法是“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其目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