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从滕王阁序回看王勃的一生

来源:阮 时间:2023/4/15

一千多年的时光流逝未能改变南海的波涛依旧,王勃的身影却在大唐的盛世繁华中昙花一现。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合称“初唐四杰“,而王勃更是四杰之首。天才的一生注定不会平淡无奇,王勃也确实谱写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

王勃年少成名,饱览经书,博学多才,曾在九岁时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所注的《汉书》错误之处。十二岁至十四岁时,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已经有所知晓。之后,王勃返回故里,积极寻找出入官场的机会,最终在年仅十六岁未成年(古时男子20岁成年)的情况下,应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了最年轻的官员。也是在这时,王勃撰写了《乾元殿颂》,让唐高宗大夸奇才,从此文才大振,声名鹊起,跻身”初唐四杰“之首。此时的王勃该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这前半段人生也多么让人惊叹不已。

我们今天熟知王勃,并非因他这让人惊叹的前半段人生,而是让人叹息的更为短暂的后半段人生。时间回到王勃当上朝散郎之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可是此时的王勃却犯了一个小人物才会犯的错误。有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兴,竟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来讨伐英王的斗鸡。王勃毕竟还年少,拍上司马屁没错,可是他却用错了方式,用错了场合。首先,檄文在古代是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其次,二王斗鸡,他为了拍马屁而扬沛王贬英王,在那个时代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明智之举。果不其然,这篇文章传到了唐高宗手里,龙颜大怒,王勃被罢官驱逐,一手好牌却打了个稀巴烂。

咸亨二年(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第二次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在虢州任司法一职,说虢州药物丰富,而王勃恰好学过医,便为他在虢州谋了一个参军的职位,王勃第二次出入官场。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曹达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连累自己,便将曹达杀了以求销声匿迹,结果事情败露犯了死罪,好在遇上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又追封李氏列祖,天下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事而从雍州司户参军的位置上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县令,这对王勃的打击非常大,对父亲被牵连十分内疚,毕竟那个时候交趾属于蛮荒之地。如果说第一次应试及第是王勃的第一春,那么此次劫后余生让王勃焕发了第二春。赦免后的第二年,王勃拒绝了朝廷对他官职的恢复,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千岁历》、《合论》十篇、《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十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

唐高宗上元二年(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成滕王阁,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无意中抢了阎都督女婿的风头,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我们回看王勃这短暂的一生,也许只有他这样的经历和才情才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文章。再观《滕王阁序》的后半篇,那分明就是王勃的后半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再之后,王勃在南海身亡,而他有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我们却不得而知。但他能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诗句,我觉得以这样的豁达,他应该是见到了并且放下了对父亲的愧疚。

当《滕王阁序》传到京城,传到唐高宗手里,高宗急匆匆的想要再次召他入朝却得知王勃落水而亡时,只留下三个”可惜“。也许真的是天妒英才,也许是自古天才多桀骜。如果一千多年前南海的风浪再平静一些,不知道会不会为大唐开启另一个时代,而如今,谁又知南海的风浪里是否夹杂着无尽的叹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