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戏中戏”或“电影中的电影”的情节,这种情节往往符合元电影的叙事特点。电影《阮玲玉》不仅承载了叙述阮玲玉一生的任务,还巧妙地插入了无声电影时代阮玲玉的黑白电影片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团队的工作过程也被纳入影片的叙事结构之中。因此,这部电影中的“电影中的电影”包括了三种叙事模式:首先是电影《阮玲玉》的制作过程,其次是阮玲玉主演的经典电影片段,最后是对这些经典电影的模仿和再现。
在再现经典无声电影《新女性》中,阮玲玉饰演的女教师服药自杀的情节中,实际上呈现了四个层面:首先是由张曼玉扮演的阮玲玉,由导演蔡楚生扮演的梁家辉引导进入演艺圈,演员进入表演状态;然后是阮玲玉在影片中对自己的角色和拍摄后自己的命运感到悲痛不已,与演员一同在片场哭泣,对电影人物和阮玲玉的命运表示同情;最后,这个情节被嵌入到黑白电影《新女性》的摘录之中,通过升降镜头将画面从彩色淡化为黑白,暴露了拍摄场景中的大量摄像机和轨迹。
在这个情节中,模仿拍摄是内戏,而拍摄过程则是外戏。在没有提及人物台词和场景的情况下,观众首先看到内戏的构建过程,了解内戏的虚构性,进而认识到外戏也是虚构的。这无形中将观众从“现实”推向了“演绎”。
关锦鹏巧妙地运用了元电影的技巧,创造了一个多层次的叙事传记片。不仅阮玲玉在电影中成为影迷,张曼玉、梁家辉等演员也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成为影迷。通过表演,他们向观众传达了自己对电影的热爱和情感。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断沉浸在历史文本和虚构文本之间,不断辨认真伪,这表明对传统传记片叙事主题的质疑。《阮玲玉》揭示了电影制作过程的目的,即统一创作者的主观性、观众的主观性和记录对象的客观性。
电影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解码过程。电影中多次使用特写镜头对人物脸部进行拍摄,但这些特写镜头通常用于记录演员和导演塑造角色的过程,而不是用于角色的描绘。观众在纪录片片段中可能直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