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魏晋风度大隐隐于朝

来源:阮 时间:2023/6/2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在南京博物馆收藏着1960年发掘的南京西善桥墓的砖刻壁画——《高逸图》

图片来自百度

  该《高逸图》共两幅,分嵌于墓室南北两壁中部,各长2.4米,高0.8米。南壁绘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北壁绘刻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各人之间以同根双枝形的树木分离,成为能够各自独立的画面。   嵇康左侧绘银杏一株,头梳双髻,无中饰,赤足而坐,双手抚琴,抬头傲视远方,表现出高迈绝俗的性格。山涛则是头裹巾,赤足屈膝而坐,他一手挽袖,一手执耳杯,坐前有一瓢尊,意在抒写他饮酒八斗不醉的神态。王戎别有一番情趣,他一手靠几,一手玩弄如意,仰首而曲膝,坐前亦有瓢尊、酒杯,意在歌颂他不修威武欲作如意舞的形态。其他如善作长啸的阮籍,一肩袒露的向秀,嗜酒成癖的刘伶,以及善弹琵琶的阮咸和弹琴的荣启期,也莫不刻画得情态逼真,各尽其妙。   这两幅《高逸图》,描绘的是竹林中人大畅玄风的场面,他们饮酒、弹琴,志在高山流水,情属得意忘形。正是这个缘故,“竹林七贤”不仅在古代受到人们的推崇,就是在近现代,人们也还对此津津乐道,欣赏他们,赞叹他们。

好像魏晋风度就是他们,他们就代表了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东晋孙盛《魏氏春秋》:“(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阮籍,山涛,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人,《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孔子问他:“先生这么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是为什么而乐啊?”荣启期回答:“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没成年就夭亡者,可是我现在都快九十了,是三乐也。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却如美玉藏在怀中,不得施展,还是有些遗憾啊。

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能飞黄腾达者才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大为钦佩,说:“善乎!能自宽者也。”

这就是知足常乐的由来,也因之,荣启期成为高人雅士的大宗师。所以后人拥戴竹林七贤,也把荣启期画进画中。认为他们之间虽然相隔千年,但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可是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三篇清谈误国)中认为,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意义与前边的什么“四聪”、“八俊”等同。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看他们的事迹我比较赞同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甚至于所谓“七贤”也是为凑数凑出来的。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只是因为都曾经或多或少的和嵇康、阮籍打过交道,因而被人牵强附会的凑齐了“七”这个数。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七人之间绝不是一个团体,更谈不到学术团体。

咱们先来聊聊因为嵇康一封信而与嵇康绝交了两千年的山涛。

据说嵇康入狱后,告诉儿子嵇绍:“有山巨源在,你就不会是孤儿了。”尽管他让全天下甚至二千年后的瓜众都知道他和山巨源绝交了,可是临终仍然把儿子托付给山涛。而且还不用把山涛请来郑重其事的嘱托,只告诉儿子一声就行。何况嵇康的哥哥嵇喜也在朝中为官,他为什么一定要把孤儿托付给一个已经宣布了绝交的朋友呢?

图片来自百度

山涛生于年,父亲曾做过一任县令,但很早就过世了。山家不是世族大户,小小七品县令也没有多少余荫。所以山涛少年时过得比较贫穷。贫穷是座大山,一般人家的孩子为了急于摆脱穷困,往往都想着尽快找份工作,挣钱要紧。但山涛和别人不一样,虽然贫穷但一直没忘了读书,而且读的还不是经世致用的经济学之类,是《老子》、《庄子》一类的闲书。并且他也不急于找工作,一直在家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我没有考证出嵇康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去山阳县,也就是今天的天台山风景区。在这里和吕安、山涛相遇成为好朋友,后来阮籍又加入进来,向秀则是山涛带来的。

据说山涛和嵇康、阮籍成为好朋友后,妻子不太理解,觉得山涛老成持重,还比他们大不少,怎么就能吸引这两位已经名满天下的名士成为至交呢?就请他们来家里喝酒。观察了他们的谈话后说,你的才学虽然比不上他们,但是你的见识、气度足以和他们比肩。

山涛说,能和我做朋友的,也就是这两个人吧。

《晋书》中有这么一条记载,我猜想是为了表明山涛的政治敏感,眼光独到:山涛四十岁的时候,才参加工作,最初担任河内郡里的主簿、功曹及上计掾。后被举为孝廉,又被州里征辟为河南从事。河南不是河南省,而是河南郡,辖区在黄河以南洛阳周围东至郑州南到阳翟一线。

紧接着说一次山涛和一个叫石鉴的同在一个屋里睡觉,夜里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如今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指司马懿)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多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我靠,还是不要在马蹄子底下讨生活吧”于是丢弃官符而去。没多久司马懿果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诛灭了曹爽集团,山涛于是归隐不问世事。

正国级的太傅休病假,他一个地级市的科级干部居然从中察觉出朝廷出问题了,于是弃官跑了。政治敏感度、看问题的目光确实敏锐。他可能是怕曹爽控制朝政后受连累吧。因为他和司马家关系非常近,司马懿的元配夫人,是山涛姑姑的闺女。所以山涛管司马懿叫表姐夫。

到了司马师掌权的时候,山涛去洛阳拜会了这位表外甥。司马师非常高兴,开玩笑说:哟,姜太公终于出山了。

算起来,那年山涛快五十岁了。从此,山涛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直到担任司徒,位列三公。

山涛和他的朋友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同,性格更是大相径庭。相同的就是喝酒。他能喝八斗不醉,但是超过八斗他绝不再喝了。所以,山涛喝酒从来不醉。

晋武帝不太相信,就宴请他一次,故意让侍卫把酒杯换成小的。山涛也没在意,端起杯就喝,但是喝到八斗的量时,却说什么也不喝了,就是皇帝劝也不喝。

可见山涛的自制力。

喝酒喝的都没有名士范儿,一点也不像他的朋友们,喝的疯疯癫癫。

山涛在吏部做了很长时间。众所周知,组织工作是最难搞的,跑官要官的人多,而且都有背景,给谁安排不给谁安排,安排什么样的职务,这里面都有道道,搞不好就得罪一大片。可是山涛就能搞得好,哪怕是钟会那样的枭雄他也能搞得定。而且,凡是经他举荐的人,没有不胜任工作的。

晋武帝发兵平吴的时候,山涛也是反对的。但是他的意见和其他人不同。山涛认为,晋武帝的江山是靠篡位得来的,从皇帝到朝臣,大都坐享太平,追求富贵,缺乏励精图治的宏伟蓝图。而人一旦贪恋权位,进而以权谋富,那么定会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引发重重矛盾,造成政权不稳。现在只不过由于有东吴这个强敌牵扯着,矛盾暂时得以掩盖。而东吴腐败,根本没有能力对晋国形成威胁,倒不如留着它。因为处理内部矛盾的最好理由就是对外用兵。如果东吴被剿灭,这个牵制消失了,那么内部的矛盾就会上升为主要矛盾,到时候处理起来就会非常棘手。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恐怕会蔓延为灭国之祸。

他是觉得吴国就如同一个反对党,把他们放在那里,更能促进晋朝内部的团结,加强自律。双方形成竞争,才能促使大家都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从后来晋朝的走向,不得不佩服山涛眼光独到。

这一思想贯穿始终,所以,山涛每次安排官员,都要上报几个人的名单,让皇帝实行差额选举。但是包括皇帝在内的人不能意识到这种差额选举制的好处,晋武帝甚至亲自给山涛写信,告诫他不要以远近亲疏来举荐人。山涛不为所动,对每个举荐人都要写出长长的工作简历、操行评语公开示众,让大家评议。人们把这些文书称为《山公启事》。

从司马昭到司马炎,对于山涛都是赞赏有加。有一段时间山涛在地方挂职,司马昭写给山涛的信说:“足下任职清明,高雅之操超群出世。顾念您家中贫乏,现今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魏元帝曹奂曾赐司马师春服,司马师转赐给山涛,又因山涛母亲年老,赐藜杖一根——就是民间戏曲中老太君出场都持的龙头拐杖,是一种教子有方的荣誉。

年,钟会在蜀地作乱,司马昭准备亲自西征,出发前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亲自去处理,后方的事就全部委托给你了。

可见司马昭对于山涛的倚重。

既然能和最桀骜不驯的嵇康、阮籍成为朋友,山涛就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精通政务的公务员,从上述作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思想的人。他是在以积极入世的方式,希图能改变世界。

但是,山涛的梦依然破碎了。尽管他做了很多,官场的规则却不会以他一个人的努力所改变。特别是皇帝自己就没有决心贯彻一套制度,哪怕这个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制定出来,颁布出去,就算完成了它的使命,即没有具体措施保障制度的实行,也没有人会拿着它当真,大家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等真的官拜司徒位列三公时,山涛已经累了,倦了,他数次上书,请求退休,于七十七岁时,终于获得批准,告老还乡。

太康四年(年)山涛以八十高龄寿终正寝。

山涛虽列“竹林七贤”为天下名士,却一点没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他自律、克制,临死只有十间旧房,儿子们住都不够,一生不纳侍妾,和夫人白头到老,从没闹出过绯闻。

琅琊王家的王戎见到山涛的时候曾经说,山涛是璞玉混金,人人都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但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能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