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独具水乡风味,微山湖上端鼓腔

来源:阮 时间:2023/3/19

微山湖端鼓腔又称端公腔,发源于山东省微山县,是微山湖沿湖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曲艺艺术。

端鼓腔是微山湖渔民在生产、生活中祝寿祈福、喜庆丰收的礼仪习俗,它是一种综合了民间音乐、舞蹈、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说唱艺术,是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山湖端鼓腔起源于唐朝,在长期传承与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曲牌调式,统一的舞蹈表现形式和演唱内容,粗犷豪放,独具水乡特色。

端鼓腔几乎每月都有会表演,像农历正月灯会、二月土地会、四月泰山大会、十二月封湖冬会、造船会等等。陆地演出端鼓腔时,会场布置色彩鲜艳,并装饰有剪纸图案。湖上演出时,湖面上并连两只大船作为舞台,观众则坐在各自的船上围而观之。

端鼓腔有说有唱,边唱边舞,以唱为主,艺人一手端鼓,一手用细竹签击打。演唱形式则有对唱、合唱,对唱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其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像喜庆、丰收的场景及微山湖的莲花、芡实、鲤鱼、湖草、渔船等都编成了唱词,如“莲花开花一条腿,芡实开花噘着嘴”、“白米虾浪里逃,竹节(虾)草虾顺草梢”等等。

原生态端鼓腔唯一的伴奏乐器是几面羊皮鼓,状如团扇的单面羊皮鼓,鼓柄约10厘米长,末端有直径约10厘米的铁圈,圈上套着9个小铁环,叫“九连环”或“三环九扣”。伴奏时左手把鼓端在手中,右手用竹制的鼓签敲击鼓面,随着不同的鼓点晃动下端的铁环子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新中国成立后,健全了乐队,增加了扬琴、笙、二胡、笛子、琵琶、三弦、中阮等乐器,特别是以高胡作主弦,声音嘹亮、清脆,颇具水乡风味。

年12月30日,微山湖端鼓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微山县昭阳街道爱湖村杨家六代传承,传承人杨成兴。年5月23日列为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为传承保护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山东省微山县端公腔庄户剧团在昭阳街道爱湖村杨氏和新建村沈氏成立。

端鼓腔不仅能够娱乐,更能教育人。通过端公腔故事教育人们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爱国爱家。它承载着湖区许多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微山湖区历史文化的见证。

文/图刘均峰

推荐单位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