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谈谈徐夜的心隐

来源:阮 时间:2022/11/15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9/27020.html

明崇祯十五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定局,家族的衰亡,亲人的悍然离世,对徐夜的生活、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家灭亡、门庭败落、至亲罹难都推动了他的归隐,也深刻的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

徐夜隐逸诗的特色成因

一民族自尊、故国情怀

明中后期,因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科举之路也变得异常艰难。加之政治的不公,多方面的打击,不仅让很多官员心生畏惧,心灰意冷,很多资质平庸的学子没有机会,也让他们产生了隐逸的想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文人对“隐逸”进行讨论,以往必须居于山林才为隐的印象不再,隐逸的空间限制被打破,文人们更加注重“心隐”,只要有心归宁,不论身处何境,不论选择什么行当,都是“隐”。但是在喧闹的环境和物质的诱惑面前的“市隐”对于隐士的要求更高,想要保持“心隐”谈何容易。

明末清初,政治分崩离析,名族矛盾尖锐,战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清朝为巩固其统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大兴文字狱,还对明末隐士实行笼络加打压的政策,让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备受摧残。文人没有了应有的光环,他们便消沉遁世,迷醉在酒杯中,纵情在声色中,以此打发无奈的时光。

大部分志气文人遭遇打压胁迫、威逼利诱等手段之后,逐渐丢失了抗击初心。但还有一个人却依然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意志,无论朝廷怎样的变换,徐夜还是保持自己正气凛然的意志丝毫不动摇,将心中对世人无限的同情化为柔情,将对统治者的残酷进行无情的批判。

2明哲保身

即使清廷统治十年之后,朝纲依然动荡,一些官吏为虎作伥、狐假虎威。有一年新城出现灾情,田地遭殃,没有足够的粮食收成,但官员依然不放过老百姓,变本加厉的收税

借鲁连脱屣的典故表达自己绝不畏惧强权的坚韧,以此鼓励自己继续抗争,即使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地近酒乡须痛饮”,志气长存。

然而,时代从不会因为个人的选择而停滞,大江东去浪淘尽,历史的滚轮与政治的残酷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隐士也渐渐明白“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的现实,不再通过参与入仕来展示抱负。

只是心间残存的爱国信念始终无法消磨,只好“明哲保身”的方式遁隐山林,以表志向。这是历史现实的压迫,但也是可作为的选择,徐夜由此深刻认识到隐逸真正的含义,从而在诗歌创作中不断强化信念,树立自己的遁世姿态。

二文化熏陶、自觉接受

1、儒、释、道文化的影响

相较于文人士大夫强烈的济世报国思想和行为来说,隐逸是一种有悖常态的人生选择。那么如何在繁杂的思想理念中寻到切合自身仕隐诉求的方向,儒道文化思想给他们作出了指引。

儒道两家作为对中国古代士人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同时也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思想渊源。儒家主张“适时而隐”,而道家则强调“适性而隐”。儒家思想在“三教九流”中处于首席地位,一直被政治家推崇在于其积极入仕的理念,但被仕隐文人选择主要基于“以退为进”的主体原则,因而才有“适时而隐”的主张。

另外一方面,作为个体的选择,基于自然“人性”出发,站在生命角度考量,那么遵从人“心”所向,便称之为“适性而隐”。

因此,儒道思想的盛行为后世建立了仕隐准则,对士人具有指导意义。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徐夜,后来毅然隐居不仕,必然与儒道思想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年轻时一直主张入世,但在交游列国之后,明白了在实际环境中,遁世有时候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统治阶级是否遵行“天道”,是求仕之人需要权衡的前提,固然士人想要达则兼济天下,为民福祉而行,但若无邦道,那么明哲保身隐居更切合实际。这表明了孔子对阶段性、暂时性的隐逸选择。

其次,孔子的隐逸思想是道德原则与策略权变的统一。所以孔子的隐逸主张是一种策略,是对时局变动的审时度势,他更高明的地方在于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只要暂时仕隐以待时机,就能找到新的希望。

2齐鲁文化的影响

齐鲁地处山东一带,这个风水宝地既诞生了孔孟这样的先贤,成为儒家文化的起源地,也是其他“三教九流”文化的集聚地,墨家思想、兵家思想,都来源于这块土地,综合杂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齐鲁文化。

战国时期,荀子将诸子百家聚在稷下学宫议论争鸣,实现思想的碰撞与文化的融合。并且从思想、审美、艺术形式、分类等多个层面,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对文学创作活动产生影响。

随着中央集权统治的发展,齐鲁文化的色彩并没有完全湮灭其中,还是以光辉闪耀的的光芒烙印在齐鲁人的精神世界,并且历经时代变迁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反映各个时代齐鲁大地上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淋漓尽致的将齐鲁文学关怀社会群体、重视个人生命的精神特质展现的真切动人,充满历史的厚度。

齐鲁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突出的代表,不仅仅是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影响,其山水地理环境各方面也影响着文人们的创作。

徐夜隐逸诗的艺术风格及地位

徐夜一生“不学窃论爱吟诗”,过着默默耕耘、淡泊艰辛的隐士生活,其执着不渝的苦吟得到了清人一致的高度评价。对其诗歌风格,王士祯认为徐夜“少为文章,原本《史》、《汉》、《庄》、《骚》,工于哀艳”,对徐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徐夜的创作也是极富特点的,其人在山左诗坛乃至全国诗坛也是极有影响的诗人。

一徐夜隐逸诗的艺术风格

1、诗学古人、文人气息浓厚

清初年间,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文化的镇压,实行文字狱政策。恐怖的政治高压,让徐夜转变文风,学习阮籍的表达方式,含蓄隐晦,模糊自己的态度。史评阮籍的诗文虽然表面上写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景物,但通过多种手法加以移情、虚化意向,同时也不乏自身欲求的表述,让读者“百代之下,难以情测”、“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这恰好正是徐夜需要学习的地方,让他能够既能阐述心意,又能不被文字狱抓住把柄。其次,徐夜在诗中用阮籍的典故最多,表达了想要学习阮籍一样的古贤清心寡欲、旷达不羁、不拘礼俗的精神态度。

徐夜以阮籍喻王士祯,说王士祯是匡时救世之人,放浪不羁,遗落世事。说话谨慎,善谈玄奥久远的事,以诗抒怀,拥有高洁的情致。自己想要师法阮籍,但往往学不到至处。以此表达了徐夜对于阮籍这样的隐逸高人的仰慕。

此外,徐夜在诗中还善用飞鸟、残叶、秋霜、严风等萧瑟意象,苦、闷、哀、凄等凸显自己悲凉凄清的情绪和生活状态的字词,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隐逸思想。

2自然朴素、神韵天然的语言

徐夜诗最大的风格是语言自然清新,不事雕琢,达到了一种神韵天然的境界。因徐夜的大部分隐逸生活都在民风淳朴、风景幽静的乡里田园,他一直都能将朴实自然的景物用直白简练的词句画出,同时融合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体现自己淡漠国事,超然于污浊的现实之外得平静心境,回归自然陶然自乐的情感,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句句都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展示出一幅幅生活实感性很强的劳动场景和生活习俗,饱含着诗人长期从事生产劳动的体验和感情,因此,也就格外亲切感人,也是徐夜语言的魅力所在。

二徐夜隐逸诗的地位

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徐夜不是最出名最夺目的那一个,加上对他的研究不够,了解不够深入,大家还没有认识到徐夜及其隐逸诗歌的重要性。

诗歌创作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抒发胸臆的情感载体,徐夜的隐逸诗也记录了他整个生平与价值取向。他的诗以生活纪念主题为主,通常平铺直叙,直写场景,化用意向,借古讽今,展现自己的心理轨迹,体现了直率的性格。

1多亡国之恨、不仕之志

在徐夜的隐逸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忠直耿介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他在明清易代的时代洪流中坚隐不仕的信念,对平淡清苦的隐逸生活的坚守。

徐夜大部分的隐逸诗歌都创作于明清易代之后,多亡国之恨、不仕之志。如《咏怀》。

在这首诗中,徐夜借用了屈原《离骚》的表现手法,同样也是表达自己的意志。诗文中化用了屈原香草自比的手法,表明自己像美人一样,坚守初心,即使秋风扰人,但自己心意坚定不绝不动摇,宁愿贫贱相伴。比兴手法直抒胸臆,满篇诗文饱含故国家园情怀,象征手法又含蓄自勉,诗人的情感在行文中似是而非、似露未露,颇有哀婉梦幻的韵味。

对政朝更代的局面徐夜一直耿耿于怀,奈何情思深重,也不能毫无顾忌再直抒故国情怀,即使隐隐于世,但在文字狱的高压下,一些深藏的志气和伤痛也不能时时展露。那么借古喻今是才能切合实际的表露自己的心意,尤其是古代那些爱国典范,值得一遍又一遍赞颂,以此自勉。

2在坚守中逐渐断绝

托于古人的诗歌还有很多,如《保定拜椒山先生祠像》、《再宿龙山有怀苏公》、《题金侍御祠堂》、《富春山中吊谢皋》、《坐放鹤亭》等,诗人都以此表达了对于归隐的愿望和对先贤的追随。

纵览徐夜所有的隐逸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上具有的隐逸诗人的精神品质和气度。从其诗歌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确实是一位隐居家乡、游居山水,赏景饮酒、参禅悟道,性情淡然,内心平静的隐士。

总的来说,徐夜的隐逸诗歌除了记录反映社会现实、对清廷的残酷统治进行无情的抨击、抒发强烈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此外他写的大量的山水田园隐逸诗,借山水田园怡养性情,表达他的隐逸思想和隐逸情怀,语言真挚,质朴恬淡,展示他逍遥自如的个性。

但由于他一直仕隐不出,鲜少与人往来交际,在坚守中逐渐断绝与人世,无人传唱。另一方面,他的诗集历经两次水难之灾,更加灭绝了传世之作,从而到今天的存作甚少。通过全文分析,徐夜之诗纵古议今、才情斐然,是为明清诗坛典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