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项结权)
阮自华之子阮以震接手中江楼及“声伎家班”时,正值明末动乱时期。崇祯十年正月,张献忠军队突至石牌,前锋至安庆城西20里的大胜矶,巡按张煊告急。史可法、左良玉等率官军迎战。为避战乱,阮以震将家属及“声伎家班”迁到偏僻的黄梅山。也正是这年,阮自华去世,后葬在怀宁黄梅山西边的宝灵山。
崇祯十六年,左良玉自池口引兵屯安庆。九月阮以震卒。
清顺治元年,明朝皇室衣冠南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帝,是为弘光帝。当时南明朝政被阮大铖、马士英等人把控,他们排挤东林党人,并对左良玉处处设防。左良玉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军。在进军途中,左良玉已经去世。
顺治二年,左玉良之子左梦庚破安庆,夏完淳《续幸存录·南都大略》载:“左氏复下破安庆,尽杀阮氏……”,阮以震有四子:大祺、大祯、大祉、大祜,其中次子大祯夫妇连同不到一周岁的孩子也在此次事件中遭殃。
清初,中江楼遭毁,阮氏声伎家班彻底分崩离析,伶工散落民间。当这些伶工复出时,安庆城区“衰草寒烟、苍凉满目”,他们将谋生地点选择在了怀宁重镇石牌。也因忌讳左氏的屠杀和阮大铖晚年的声名狼藉,没人再提“阮”字。
“阮氏家班”所唱的曲调原来均为待客或自娱自乐形式,腔调变化自如,易于传唱,加上用怀宁本地语言演唱,在民间颇受欢迎。因其腔调变化多样,开始被称为“多多腔”,也有“躲躲藏藏”的寓意。如:阮自华将佛调与道腔融合的腔调,融入了怀宁当地的“夫子戏”,称“乐佛腔”,怀宁当地民谚云:“打醮作平安,演唱乐佛腔”。
顺治十年()《太湖县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五日,古谓上元日,俗谓元宵。神庙并各街市悬放花灯,……又或为俳优假面之戏,锣鼓喧沓,老幼逐之为乐,至达旦焉。”
其时,清朝定鼎,国泰民安,安庆各地民间灯会在顺治十年前已经逐步恢复。“躲”入民间的黄梅山“阮氏家班”伶工带着他们演唱的“多多腔”,很快就融入了灯会班。
康熙中期,出生梨园世家的怀宁石牌人程福香(-)进入潘宝霞的灯戏班演唱“多多腔”后,开办的小科班,这些小科班的学员,后来由老师潘宝霞、张守义领到丘陵地区进行“两头搭”(即既唱弹腔又唱多多腔)的演出。“程家班”自康熙中期,延续至道光以后,首任班主程福香。
《黄梅戏起源》一书中“安庆地区黄梅戏重点班社简表”怀宁黄梅山虽说在明天顺《安庆郡志》就有记载,但并无名气,至阮自华别业“黄梅山”后,”其父子先后建造了“黄梅庵”“黄梅溪阁”,清初黄梅山上又建起了天池庵、储祥庵等庙宇。至此,黄梅山上僧尼云集,热闹起来,黄梅山由此名声远播。早期的戏班有班规“不准欺师灭祖”,认错祖师,错投门第,属于欺师灭祖,不能为行业所容。最早演唱“多多腔”的艺人均是来自黄梅山的阮氏家班,所以后来民间也称“多多腔”为“黄梅调”。称“多多腔”或“黄梅调”,其实均为了避讳“阮”字。而黄梅戏艺人选择农历八月中秋节拜祖师爷,正是为了遵从“不准欺师灭祖”的班规,也是为了纪念“黄梅调”创始人阮自华,因其万历三十一年中秋在福建福州组织了“四国皆来聚”的“梨园大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