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琉球扛二旦三磨白旗浪吧精鸡啄包打渣子托板胡儿嘛叶扯经唠绊打圆壶纠筋头那斗是那八经宝红头牛玩呜哇搪孬迹五杂砬子不来哉不造气街滚子
一、去琉球
信阳有句俗语:去琉球,其基本意思是:
1、如果你没有什么事,请到一边去。
2、一件事做不好或者做到一定程度了,不再继续做下去,就此结束。
3、两人(家)关系搞僵,不想再来往。
与之相关的还有根据语境延伸出“去球”“球灰”等口语。
那么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官方没有证据可查,属民间自然传承,没有源头出处。仔细推究起来还是与“大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率光州军五十八姓,三千六百人,征战闽台,平定山越”的那段历史息息相关。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唐朝光州人(今河南省信阳潢川县),自幼聪颖好学,少时并好骑射。总章二年(年),泉潮间“蛮獠啸乱”,居民苦之。是年,陈元光十三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旋即随父奉诏领府兵五十八姓万里平乱。后建漳州治,五代相继,领袖一州,率众启土,遗爱万民。惜唐史略而无传,而勋业幸凭口碑犹得以永垂后世。
隋唐时期,泉州之东称为琉求国。唐高宗时期发生“蛮獠啸乱”,朝廷派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平乱,即陈元光之父。后陈元光率光州五十八姓,三千六百人南下征战。在当时可谓规模宏大,涉及家族之多,州县尽知。光州之于琉求(当时的地理名称),万里之遥,前去征战能有几人回来?于是那时候谁家的人外出没归,邻里相问,很自然的就会回答一句:去琉求了。
于是我们想象一下:三五人相聚,其中一人心不在焉,其他人就会问:你去琉求吗?时间一长,就成了口头禅——去琉求,意思就是:如果你没有什么事,请到一边去;慢慢地演变到一个人做什么事做不好或者做到一定程度了,不再继续做下去,不想做了,就会自言自语嘀咕一句,不做了,随陈将军去琉求,再简洁点就成了——去琉求;两人(家)关系搞僵了,不想再来往了,就更是——去琉求,去了琉求就意味着永远不可能会来了,那还能来往吗?
在农耕社会,百姓词汇量少,语言表达方式简单的情况下,同一句话大家都在说,在不同的语境中说出来,所有人都能听明白。对于求还是球,普通百姓并不在意,球更具有滚动性,去琉求还有滚一边去的意思,久而久之就成了去琉球。
去琉球——就这样成了信阳人都能听懂的俗语!
二、扛二旦
信阳的老百姓口头上说的最多的俗语应该是——扛二旦。常规的意思是:
1、半道参与某一活动以期获得小奖赏,相当于书面语“蹭XX”例如:甲问:“那在做什么呢?”乙答:“我们去看看,扛二旦混包烟抽。“
2、惯于说没根没据的事,相当于书面语“说慌、瞎编”。比如一个人不相信某人的话:“那都没有的事,他在这扛二旦,脸都不红。”
3、闲来无事,随便走走,说说闲话,相当于书面语“聊天、摆龙门、八卦”。比如某人一段时间没在原来的地方,别人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往往会说:“没到哪,出去串门,扛二旦去了。”
这三种意思是比较平常的。还有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事件说出“扛二旦”还会有特指。比如看到远处有群人,问是干什么的,回答的人不管知道不知道都会说“扛二旦的”。
“扛二旦”这句俗语一般只在平民百姓中说的比较广,读书人和官宦人家往往是只听不说。他们认为这句俗语不斯文,是下泥巴人的口头语。细细品来,这一俗语还真是来自“下泥巴人”的生产活动。是信阳农耕文明的语言产物,它最初不是“扛二旦”而是“扛二担”。
信阳地区大部分是丘陵地,沟壑塘堰交错,水量充沛,以水稻为主食。地形决定了各家各户的田高低不平,不方便推车。过去农民们收获水稻时把稻运回打稻场,都是手提肩扛。尤其是在扛稻捆子的时候,谁家的田要是离打稻场远的话,扛稻捆子那是最费劲的事。因为挑的稻捆子都是头朝下,只要尖担扛在肩上,必须一口气到稻场,中间不能停歇,否则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就白费了。于是有的农民在收割季节力气差,田又远的往往会结个伴,这样一个人扛一半的路程就换肩给另一个人。换肩挑稻捆子不会落地,能扛回稻场。换肩到稻场的这个人就是“扛二担”(担是计量单位,在信阳农村稻捆子上了肩为担)。“扛二担”的人往往就是农夫们取乐的对象,原因是在扛稻捆子阶段,只有较为强壮的男劳动力干,妇女,儿童和老人都在稻场打稻谷了。稻场的人较为集中,人们在收获的时候心情是最好的,人一多相互开开心是很正常的。看到谁扛了一大挑子稻捆子来稻场就会说:“那谁谁平时弱不禁风的,关键时候真有劲,扛这么重的捆子”。其他人就会接一句:“扛二担的”。“扛二担”的好处就是不管他从哪接的担,最终完成担的任务,整个稻场的赞誉声就属于他。如果是“扛二担的”就会说“扛二担的”也能扛回来,换了你们二担也扛不了。要是大家都知道是个强壮的劳力一口气从远处稻田里扛回来,别人会开句玩笑:“谁谁不会是“扛二担”的吧?”,对方就很自豪地回答一句“看我是‘扛二担’的人吗?”
“扛二担”就这样本来是农忙时人们取笑的一句话,半道参与某一活动以期获得小奖赏是最初的本意。时间一长就成了平常都用的俗语,而且意思越来越多,农民们认字不多,只要读音不错,管它是“担”还是“旦”,于是人们要问怎么写,他们就会写成“扛二旦”或“扛二蛋”。
“扛二旦”衍生出来的俗语还有“喷大旦”,就是吹牛的意思。
三、三磨白旗
如果你给自己做的事找出了很多理由,而这些理由让人听的又不是很信服,那么你就是在“三磨白旗”。蔡明和郭达演的小品《马大姐外传》大家可能看过,蔡明所扮演的爱管闲事的马大姐为郭达扮演的郭大宝推婚与劝婚所找的理由就是典型的“三磨白旗”。
三磨白旗,其中心意思是:胡乱地解释某一现象或给自己做的事找出了很多理由,这些解释或理由让听的人不相信,或将信将疑。这句俗语源于一种手工行业——豆腐坊。
豆腐坊是我国较古老的手工业,它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白布。白布的功能是把磨好的豆浆过滤,整形和包制豆腐品种,整个工序完成之后,作坊主就会把白布洗干净拿出去晾晒。白布多,还比较长,大部分成长条型,晾晒的竹竿一般搭的高。所以豆腐坊一到晾晒白布时,就是一大片,外边再有风一吹,远远望去就象打白旗。那么为什么要三磨白旗呢,这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光州城南有一大财主,不仅拥有大片田地,还开了个豆腐坊。这个大财主比较吝啬,对雇佣的长工管的严,于是被人送了个外号“精豆子”(精在信阳话中有吝啬、小气的意思)嘲讽他刻薄、吝啬,光不溜秋、一毛不拔。有一年,一家农户欠租子,只好把孩子黄年生送到他家当长工。“精豆子”就把他放在豆腐坊里做伙计。豆腐坊的伙计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磨豆腐,那苦、累、脏的活不算,还天天受财主的打骂。哪天谁稍微起的晚了,谁干活偷了懒,只要被“精豆子”碰见,一顿申斥后往往还挨鞭子。黄年生十几岁来财主家,辛辛苦苦干上一年活,工钱不够抵租子,而且饭钱还要另算。这样干下去,恐怕要当一辈子长工。他天天算来算去,怎么都不甘心,但他又不能走。爹妈和财主定的有契约,他要是走的话,财主就要加他们家的租子。这孩子天生机灵,决定找机会捉弄一下“精豆子”,好让财主撵他走,财主撵走的,他爹妈就不算违约。
一年秋后,“精豆子”要去乡下收租子,临走的时候安排他儿子去看管豆腐坊。他儿子肥头大耳,是个“二百五”。过去“精豆子”每次出去安排他儿子看管豆腐坊时都是叫儿子数竿子上的白布。只要白布挂的多,就证明伙计干的活多,这一点他儿子记的非常清。所以到他儿子来管豆腐坊时,这“二百五”根本不到磨坊了去看,就在门前数白布,年年都这样。这年,黄连生决定拿“二百五”来戏弄“精豆子”。
“精豆子”一出门,黄年生就鼓动伙计们撂下活睡大觉。伙计们不明白黄年生搞什么名堂,他就这么这么一说,伙计们都哈哈大笑,同意了黄年生的主意。每天把所有的白布条子到时候挂在门前的竹竿上都到屋里睡觉去。“二百五”到豆腐坊大门一看这么多白旗挂着,就扭头找他的赌伴去了。一连三天,“精豆子”回来后一看,豆腐坊啥事没做,气不打一处来。一问是黄年生干的好事,就找黄年生,准备痛打他一顿,再把他撵走。哪里找黄年生呀,这时门外的一群小孩一边玩耍,一边唱:“城南有个精豆子,家里支个大磨子,磨的豆腐换银子,就是不给小工子。城南有个精豆子,下乡三天收租子,家里有个傻儿子,走到门前数旗子。城南有个精豆子,收完租子找儿子,儿子数过白旗子,气的瞪起眼珠子。”“精豆子”听了后顿时额头爆青经,大呼“把黄年生这小王八羔子撵滚蛋。”
后来黄年生在光州城北九道弯开了个豆腐坊,原来一起在“精豆子”干活的伙计们都投了他。由于是一起的老伙计,手艺精,又勤劳,生意当然很兴旺。黄年生又是个头脑灵巧的人,别人的磨盘一个进豆眼,他的磨盘经他改进成三个眼,所以他一天干的活是别人的三倍。他又把旧磨盘盖在九道弯的水井口上,成了一井三眼,三家人可以同时在井边汲水。三眼井就成了黄年生豆腐坊所在地的地名,豆腐坊门前的街道也成了三眼井街(三眼井一直在过去的潢川外贸局院内,直到几年前潢川旧城改造时才被封起来,一处凝结历史文化和前人智慧的古迹被钢筋水泥掩埋了,而三眼井街道的名称现在还保留着)。
于是在光州城就有了这样的歇后语:精豆子的伙计——磨白旗,三眼井的伙计——抓起来就磨。其本意是指一方光做面子上的事,不干实事。另一方是踏踏实实做实事,不说废话。不知道啥时候两句话连在一起演变成了“三磨白旗”,其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现在的:胡乱地解释某一现象或给自己做的事找出了很多理由,而这些解释或理由让听的人不相信,或者将信将疑。而且“三磨白旗”与“豆腐坊的伙计——抓起来就磨”成为同义。也许是因为“磨”在信阳的口语中有“编造”的意思。
四、浪吧精
“浪”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诗·邶风·终风》里的“谑浪笑敖”形容“放荡,放纵”。
“浪”的区域可谓广:在中国,具有浓郁东北“二人转”风格的优秀创作歌曲《大姑娘美大姑娘浪》,这首著名的“东北风”歌曲,以其热烈、泼辣、欢快的特点,一经流传,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这里的“浪”是指多情而胆大的东北情窦初开的热辣妹子。在日本,幕府时代失去封禄而流浪的武士被称为“浪人”。
信阳人的口语——“浪吧精”和以上的“浪”的意思差不多,基本上是:
1、特指风骚、卖弄、放荡或水性杨花的女性。
2、行为轻佻、随便、不加约束、不拘小节的人(这时候不分男女都可以用)。
3、穿着,打扮时尚或怪异的人。
说别人是“浪吧精”要分说话人的氛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决定是开玩笑还是骂人。一般喜庆氛围里,朋友或同事之间说谁是“浪吧精”,是开玩笑,活跃气氛。如果是吵架或有矛盾的人之间说谁是“浪吧精”,是骂人,对方是要急眼的!
关于“浪吧精”来历源于这样的传说——北宋年间,光州城东关有个大户郎员外。他有八个儿子,其他儿子都还本分,唯独最小的郎八自幼娇生惯养,好吃懒做。长大后依仗家里有钱,结交了一群地痞流氓。他就成了这群地痞流氓的老大,整天耍泼皮无赖,干了不少坏事,被老百姓称为“浪巴子”(信阳土语之一,就是一种吓唬小孩的凶猛的狗熊)。一天有个卖艺人来到东关摆摊卖艺,没有给郎八拜门头,被他带一群狐朋狗友踢了场子不算,还逼着交门头费。可怜卖艺人交不起郎八说的数,跪地求饶也不行,这帮狐朋狗友要打断他的腿。恰巧一少年路过此地,对郎八这群人的行为实在看不下去了,上来劝了几句。郎八认为他多管闲事,指使一群爪牙就要人打这位少年。还没等他们摆好架势,这少年就劈里啪啦把这群无赖打的满地找牙。你道这少年是谁,他就是后来的梁山好汉之一九尾龟陶宗旺。陶宗旺教训了他们后还警告郎八,如果再在光州界内看到郎八欺负百姓,见一次打一次。
自从被陶宗旺教训了以后,“狼巴子”还真的收敛了。不在光州城混了,和一帮无赖跑到淮河边花铺县占了码头,当起了船老大。几年下来挣了不少钱,就在花铺开起了赌场和妓院。还从庐州府带回一楚楚动人,风情万种的青楼女子做小妾,他的小妾自然也就成了他开的妓院的老鸨。有一年,江州府里一秀才,一位风流才子进京赶考。途径花铺时住下,去了郎八的妓院行风流之事。谁知这位秀才偏偏看中了妓院老鸨——郎八的小妾。这郎八的小妾接待达官贵人那是风情万种,一个外地来的酸秀才也想吃她的豆腐,岂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此时她可不是风情万种,简直一凶神恶煞。结果这位风流才子豆腐没吃成,还被郎八的打手给揍的鼻青脸肿。有些事儿往往就那么凑巧:这秀才进京赶考居然高中了,还被派到光州府,当了花铺县令。当年在妓院挨打的痛可有机会报了。他再次来到郎八的妓院,点名要郎八的小妾,郎八一看县太爷来了,还点名要老鸨,自己的小老婆,那是求之不得的呀!只要县太爷需要,绿帽子戴着也爽,巴结的机会到了。那一晚,这老鸨给县太爷侍候的简直是如入天上瑶池,人间华清宫,挨打的事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临走的时候还写了首打油诗:“郎八家里浪吧精,未入罗帐已消魂;玉肤冰肌香一夜,堪比明皇抱贵人”。打这天起,前仇一笔勾销。县太爷啥时候来快活,这老鸨就得侍候着。郎八后来知道了这位就是当年挨打的江州秀才,更像似孝敬亲爹一样。这首打油诗后来就由花铺一直传到光州府,郎八家里的“浪吧精”成了全光州浪荡公子,达官贵人向往的消魂人,简直是州里的“李师师”。他的妓院更加红火,郎八有这些显贵们撑腰,更有恃无恐,在花铺欺男霸女,抢占良田,干起坏事来更毒辣了。后来勾结官府陷害起九尾龟陶宗旺,陶宗旺被逼无奈,投奔黄门山时把郎八给杀了。人头作为“投名状”递上去了,坐了山上第四把交椅。郎八的赌场、妓院也被陶宗旺一把火烧了,那位小妾却不知去向。“浪吧精”从此成了卖弄风骚的代名词,久而久之就成了光州府的一句俗语,而且意思不仅仅限于卖弄风骚,说的久了,慢慢现在的三种解释。
现在的信阳有一句歇后语叫“大河里漂葫芦——浪瓢”,其意思与“浪吧精”是一样的。
五、鸡啄包
在信阳,如果对某人有成见,认为他不积德,恰逢这个人最近又遇到烦心事,往往就说他是自己鸡啄的。这里的“鸡啄的”可以理解为:自作自受,遭报应。而要说某个人是“鸡啄包”那又有一层含义。我们看以下几个情境:
1、:张三在市场卖蔬菜。李四来买一斤小油菜,张三秤好后给了李四。李四拿出自己的弹簧秤一量,才九两半。
李四:张三,你个“鸡啄包”,哪来的一斤呀,九两半哦。
张三:我明明秤的是一斤吗。你说九两半就算是,我再补一颗给你。看我大方吧?
李四把补上的菜再一秤,一斤一两。
李四:真鸡啄呀,就多一两,“鸡啄包”啥时都大方不起来。
“鸡啄包”。在这种语境下,意思是小气,多就多了一点点,少也就少一点点,称所多的东西是“鸡啄”,给东西的人是“鸡啄包”。
2、在另一种语境的意思是:使坏的人。比如:某人在路上挖个坑,在坑上盖上东西掩起来。路人没发现,一脚踏进坑里,他一定会骂:“哪个缺德的‘鸡啄包’,挖坑害人!”
3、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人把东西放在容易被损坏的地方,也会被称为是“鸡啄包”。比如张三把洗好的碗盘放在桌边上,被李四看到。李四也会说张三是“鸡啄包”,万一谁不小心碰了,碗盘就会掉下来打碎。
鸡啄包,本身是一调侃的口语,多有贬义的意思。用在相互熟悉的人之间,属于开玩笑。如果是第一次见面的人不能这样开玩笑,否则人家会认为说他小气,或有坏心眼,肯定很不高兴。陌生人更不能说,那是骂人的,即使他做了鸡啄包的事,也只能背后说。
那么鸡啄包又是如何成为一俗语的呢?这也是农业文明百姓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成为口语的。古时候农民对自己的收成都非常重视,农民每年辛辛苦苦地耕种一年,粮食收上来都储存起来慢慢过日子吃。把该交的租子和皇粮会用草包装起来(那时候没有塑料袋,麻包比较贵,草包可以自己编,不用买)。一般农户们家里都会养些鸡、鸭、鹅、猪等以产蛋、卖猪肉换些零花钱买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须品。鸡养的最多,且是散养。鸡在寻食的时候如果发现了草包,肯定要去啄食。虽然一只鸡啄的食不多,但它会啄出个小口子,粮食往往会从小口子流出来很多。农户不但要把流出的重新收起来,还要补口子,很费事。况且粮食是很金贵的,人都不够吃,还能让鸡啄吗?所以谁看到鸡啄包都心痛。发现后就会立即把鸡撵走,如果不是自己家的还会大声吆喝:“谁家的鸡啄包?如果再来啄的话,非把鸡打死不可!”以表示愤怒。
日积月累,鸡啄包就成了一俗语,本意就是小气,过于精明,但却给别人造成了麻烦。后来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意思也就扩展了:把使坏,干了小的缺德事,都称为是“鸡啄包”。还把缺斤短两、自作自受称为“鸡啄”。
用语法上去理解:“鸡啄”是一个动词,是过程,“鸡啄包”是名词,是结果。
六、打渣子
农耕时代,老百姓没事的时候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这时来了一个人,他往往会说:“你们这些人闲的没事,又在这里‘打渣子’。”
打渣子——就是开玩笑,唠磕儿、闲扯的意思。也含有大家说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或者感到新鲜的以及没根没据的事。和扯经唠绊差不多,区别在扯经唠绊多指引经据典说事,有点斯文的话;那打渣子是海阔天空地闲扯,比较土里土气。还有“打渣子”往往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一个人不会自己“打渣子”。它经常还会和“扛二旦”连用。比如:农村过去没有电,夏天吃完晚饭,屋子又黑又闷热,点灯招蚊子。农闲时,只要天不下雨,村里人搬个凳子去稻场凉凉风,听大鼓书等,自得其乐。谁先去就会出门时吆喝一声:“走呀,谁还到稻场扛二旦,打渣子。”其他吃过饭的人就会应声跟着一起去。
打渣子是农耕文明典型的语言产物。过去农民耕种之前先给农田备肥。很久以前是没有化肥的,农民备的肥都是旧墙土、塘泥、杂草、生活垃圾、人粪尿长期堆在一起沤,等这些肥料沤的发黑后在耕种前就挑洒到田里。农家肥都很沉,挑农家肥的活就由青壮年的男劳动力来完成。老年人、妇女和孩子这群弱劳动力就会帮助把挑到田里的农家肥打碎,然后撒开,以达到肥力均匀的效果。弱劳动力所做的活就是——打渣子,也就是打粪渣子。打渣子的人相对于挑粪的人身体要弱一些。如果某个人觉得另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力气挑粪时,他就会说:“你那二两劲儿还能挑粪,打渣子去。”神态上肯定是藐视对方。另外,弱劳动力在一起干农活的时候尤其女性比较多,她们在一起都比较热闹,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个没玩没了,嘻嘻哈哈,声音一阵接一阵的,互相开开玩笑。人们只要看到有这样情景就认为那是打渣子的地方。这也决定了“打渣子”的基本属性,说别人打渣子肯定就是说他干不了主要的事,只能在那打诨插科做一些闲杂的事。后来慢慢演变成不管在哪,任何人开玩笑、唠嗑儿、闲扯等都可以称为“打渣子”。
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里乡音乡情都比较浓厚,老百姓说多了,也就约定成俗,“打渣子”成了信阳通用的俗语。
七、托板
托板——意思是:
1、别人说了恭维或嘲笑自己的话,自己是比较喜欢听的,但又不好表现出来而找的托辞。比如:张三说李四穿的衣服很漂亮,一定值一千块钱,李四就会说张三托板,自己的衣服在市场上买的,才百十块。
2、别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思,自己不予承认,同时希望别人不要张扬。比如:张三是某局副局长,陪了两任局长了,这次换届有望成为局长。李四见到张三说:“张副局长活动的差不多了吧,这次一定该扶正了?”张三就会说:“别托板,没宣布之前不能乱说的。”
3、认为别人的所提出的行为方式不可行,不很满意或所说的事子虚乌有。比如:张三和李四准备下乡,李四提出骑自行车,张三不同意,就会说:“托板,一二十公里,那不累坏了吗?还是坐车去。”
托板,信阳人口语中说的比较广泛的俗语之一。据说这一俗语的来历与诗圣杜甫有关。传说有一年初冬,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逃难途径光州南部山区的一小村落时病倒了。小村落在一个坡岗下,远离州县。岗里人不读书,不看报(当然那时候没有报纸),不受外界干扰,哪里知道唐王朝政局大乱,皇帝出逃。那里民风淳朴,看到杜甫病的不轻,倒在一户村民门前。庄户人就将他留住在家,每天还煎汤熬药,悉心照顾。这家庄户人是个木匠,还带一个徒弟。他留杜甫在家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位就是大唐王朝的大诗人。村夫哪有读书的呀,只是认为一个落难之人病倒在自己家门口,留下来照顾是做人的本分,应该的(那时候估计没有“彭宇事件”,助人不会被讹诈)。
杜甫病在村里时,正赶上木匠带着他的徒弟和村民一起给村南谷地一条堰沟修桥(信阳初冬雨少,是百姓修塘筑坝的好时节)。堰南是坡,村民种粮食的田地都在堰南,每到收割季节,堰里涨水,村民挑粮食淌水过堰很艰难。村民决定在初冬时节自己采石伐木建桥。那时候,老百姓建桥木匠要干很多活:选好建桥的地方以后,打木桩,搭木板都是木匠干。在做木工时,凡是技术活都是师傅干,比如调线,钉楔子等。徒弟干一些抬木,托板,拉大锯等体力活。而修桥最多最重的体力活就是托板。师傅一旦调好线,钉好桩,徒弟就要托着厚厚的大木板等着师傅钉楔子,这一工序叫“支壳子”。木匠支完壳子,石匠才在木壳子上砌石头。石头砌好后,木板拆下来,桥就算修好了。
杜甫病了三天后好了起来,能下地走走了,于是他就想赶路。木匠一家看他身体还发虚,就留他再住几天。想想外边兵荒马乱的,难得这里一方安宁,就留下来了。白天没事就去堰边看木匠修桥。恰巧那天一群孩子也在堰边玩耍,一边玩还一边唱:“小木匠,会托板,堰南堰北两头连”。小孩子玩的可开心了,这么一情境触动了大诗人。于是他顺着小孩子唱的就吟了句:“村民不闻胡儿恶,草菇果腹苦也甜”。看到小徒弟那么辛苦地帮师傅托大木板,他也走过去为他使把劲。
又住了几天,杜甫的病好了,决定告辞。对木匠一家千恩万谢,临走的时候还给木匠写了副字:“小木匠,会托板,堰南堰北两头连,山民不闻胡儿恶,草菇果腹苦也甜”,留了落款,让小徒弟教孩子唱全。还戏说一句:“和小哥一起托板,我也算师傅的徒弟。”深深地向木匠鞠了一躬,向小徒弟抱抱拳。
安史之乱过后,大唐王朝又恢复了安宁。有一年,一个秀才路过此村,看到杜甫留的字,非常惊讶,就把这事传开了。于是光州府就把杜甫留宿养病的村子改为杜甫店村(杜甫店村在现在的河南潢川江家集镇)。小木匠和杜甫一起托板成了当地的佳话,托板也成了老百姓的俗语。最初只是一句玩笑话——别认为自己认了几个字就是大诗人,托板了吗?就是说没托板就不是大诗人,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意思。自从洋货进了中国后,各种洋木板进入国内市场。洋板多了,老百姓往往还会把托板说成“托洋板”。
八、胡儿嘛叶
在信阳,老百姓对没有章法,做事不认真,环境乱的说法大都会用“胡儿嘛叶”这句俗语。
胡儿嘛叶的意思主要有:
1、杂乱的,胡乱的,与杂乱无章同义。比如:屋子里好久没清理了,主人就会说:“屋子搞的胡儿嘛叶的。”老师看到学生的作业很乱,也会说:“整个作业本弄得胡儿嘛叶的,看的都费劲。”
2、简单的,随意的。比如:村里开会,村长没有准备讲话稿,他坐在台上会说:“我胡儿嘛叶地讲两句,你们就将就听吧。”
3、含混不清,不认真,与囫囵吞枣同义。比如:“《红楼梦》这本书我也就胡儿嘛叶地看了看,没记住谁和谁啥关系。”
这句俗语在信阳市井田舍的口语中很常用,如果细究其形成的典故,还得从马祖常说起。
马祖常,字伯庸,光州人,元代色目人雍古族著名诗人,父亲是光州监军。在他童年时,与其他的贵族子弟崇武尚马的性格相比,他很好学,家里给钱就用来买书。父亲看他崇文,就给他请了个私塾先生教他读书。
光州地处淮河以南,是以农耕为主,夏收麦子秋收稻。而元时的官宦贵族皆来自北方的游牧民,不重视农耕,大片的农田往往都成了他们的牧场。当然也会留些土地让老百姓耕种,以保证生活和官粮。每当开春时节,牧草尚没有长出来,此时的麦子正是茂盛之时,那些贵族就会放马糟蹋老百姓的麦田,尤其是驻军,老百姓对此敢怒不敢言。
恰逢这年开春,父亲要去城外巡视,马祖常也要跟着,还要带着先生一起。毕竟他父亲在中原长大,受儒家文化熏陶,懂得师徒如父子的道理,也就没有拒绝。马祖常随父亲一路巡视,路过一个土岗坡时,只见岗下一群士兵正在土岗下边的一片麦田里跑马射箭。于是他们就驻足观看,毕竟是监军,马祖常的父亲还不时地为这群士兵喝彩,而此时的先生却一脸愁容。年幼的马祖常看着父亲和先生这两种不同的表情,就很好奇。问父亲为何喝彩?父亲说:“尚武善骑,立兵之道!”他又问先生,先生无奈地摇摇头,轻声地说:“不懂稼穑,焉知根本!”很显然,先生的回答让马祖常的父亲不高兴,但也未与其争辩。
他们一行继续巡视,到了一村旁,临近晌午,一群村民还拿着锄头站在麦田里。马祖常的父亲看到这情景就对先生说:“你们汉人,日尽晌午尚立于田,此时腰且不直,手岂能有力,此乃喜耕之人终为奴。”
先生明白这是监军在挖苦自己,于是上前施礼,说:“将军,汉人知时,除杂草需似火午日烧其根才能让其田尽力丰产,这便是喜耕之人固其本。”
马祖常受先生教导多时,深受“农本”熏陶,听先生说“喜耕之人固其本”之言不禁拍手叫好起来。儿子一高兴,当爹的自然不能绷着脸,就问马祖常为何?
马祖常说:“先生常说我们是‘马上的弯刀’得来‘马下的江山’。弯刀能砍了人头却剜不了人心,所以我们应该上马夺了江山后就应该下马固江山,让‘喜耕之人固其本’就是其一。”监军听他这么一说,在马上哈哈哈大笑起来:“我儿大才,先生教导有方!”监军大人一高兴,随从们当然都打其精神来了,都夸少爷有才。
此时,监军大人突然说道:“各位,前面不远处就是我们要巡视的兵营,我们要赶到那里吃晌午饭。我家先生也是饱读诗书,汉人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此时也是开春时节,我们就请先生给我们做首诗,诗里要有‘色目人、汉人、马、麦子、春、日、风、暖’等,就算我们出来踏春了。作的好,我们也赏他千金。”
先生一听,愣住了,兵营就在前面,走到那儿也就是片刻功夫。心想:这是监军大人故意为难我!但话已出口,他岂敢违背,苦笑着抬起头看看天上,春日当头,又看看远处一垄一垄的麦田。好半会的功夫,他才出口:“春送丽日风送暖,麦垄成行民不闲;”
刚吟两句,马祖常当时就接了过来:“胡儿不知农耕苦,马野人横误半年!”
先生听完,不禁拍手大呼“好!好!好!”
众人也跟着先生一起叫好。
监军大人说:“好是好,这里面有我们色目人和汉人吗?”
马祖常说:“胡儿即是色目人,民即是汉人。”
“好好好,奖先生千金!”监军大人也笑了起来。
先生说:“大人,千金岂敢受领,可此子难求呀!”
后来,马祖常果不负众望,历任元朝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在任期间,他重农桑,尚儒学,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而他接先生的诗中的两句也就为光州老百姓津津乐道。尤其是前两个字,“胡儿”和“马野”,本来是指胡人不怜惜百姓的耕作,肆意纵马践踏农田的行为称“胡儿马野”,慢慢地就成为了一句俗语。对那些不认真,马马虎虎,囫囵吞枣的行为都称为“胡儿马野”。当口语化以后,“马野”也就成了“嘛叶”,语气也没有原来的严重了,“胡儿嘛叶”成为了中性俗语。
九、扯经唠绊
扯经唠绊的意思是:1、讲出一大堆别人不知道的或者感到新鲜的事。比如:张三外出回来后对邻居们讲外边发生的事,他老婆来叫他吃饭,就会说:“张三,别再扯经唠绊了,该吃饭了”。2、对某一件事有很多解释,让人听的迷迷糊糊,也让人感到怀疑。比如:一个人在给孩子讲作业,别人来找他,看到这情况就说:“你那初中水平还能给孩子讲题,真是扯经唠绊啊!”3、对电影、电视、戏曲、小说等的故事情节做总体概述。比如:某人看电影回来,别人问电影好看吗?他叙述完内容后会说一句:“尽是扯经唠绊的事。”
那么这句俗语与谁有关呢?涑水先生文正公司马光的一段轶事可为源头。
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府光山县,即现在的河南光山县。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也就是说他自幼好学,手不释书。但也好玩,天性使然,砸缸就是一例。一次,其父带他去访一乡下好友。大人们在客堂叙话,作为小少年的司马光当然喜欢和一群伙伴去池塘田埂玩耍。当时正值夏忙季节,农夫忙于耕耙水田。那天晚上太阳就要落山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少年扛着耙牵着牛从水田上来就觉得很好玩,随脱口而出“经无楚风,骚体代之;‘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一方面是在伙伴们面前显摆自己的学问,另一方面也确实触景生情。其他人不知道他说的啥,就问他什么意思,他就说你们不读经书,只能“劳力者治于人”,干农活受罪是天命。随后就滔滔不绝地讲起经书史集,其他人听的不知天南地北。正好那个少年农夫走到他面前,看他那种以读书人自得的样子,就说:“小少爷读经通史,可知道啥是拉(“拉”在与缰绳组词的时候和“捞”同音)绊?啥是掌耙?啥时下秧?啥时收稻?啥能扬场?啥能搭垛?”一连串的“啥”问的司马光不知道说什么好,脸通红通红的。和他一起来的伙伴们都哈哈地笑。司马光情急之中突然说一句“我不会拉绊,我会扯(“扯”光州话在这里是“引用”的意思)经。”那少年也回一句:“我不会扯经,我会拉绊。”于是两个少年就各自说自己擅长的去难为对方。
天黑前他们回到父亲的朋友家。父亲就问司马光干什么去了,旁边的伙伴就代他回答:“我们在外田里扯经拉绊去了”。
司马光的父亲不知道啥是扯经拉绊,于是司马光只好把在外玩的时候发生的事讲述了一遍。他父亲说“你扯好你的经,他拉好他的绊,各干各的都好。”这也许就是司马光后来为官时有一名句“天之生人,各有偏长”的最初感受吧!
后来司马光在朝廷成了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而光州的老百姓虽然都知道他砸缸的事,而他当年那群伙伴们更为自豪的,也值得炫耀的是他们曾经和太师爷一起扯经拉绊。
斗转星移,光州人为了不使他们无所不知的温国公被一个耙田的农家少年问的哑口无言的事传出去,就不再谈当时事情的经过。而“扯经拉绊”这句俗语却传开了,且改为“扯经唠绊”。
与“扯经唠绊”同义的词还有:“鬼捻经”“胡捻八扯”等。
十、打圆壶
谁做了事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谁说的话也不是哪个人都爱听。不满意和不爱听的人肯定会唠叨、埋怨、生气,甚至是斥责做事或说话的人。那么另一个人就会来替受埋怨的人说好话,或解释理由、寻找借口。信阳人怎样表达这样的行为呢?很简洁——打圆壶。
打圆壶——就是为别人说好话,或帮助行为人所做的事解释理由、寻找借口。
关于打圆壶,在光州有这样的传说:城西关有家篾匠铺,铺主黄篾匠平时编些竹芭、箩筐、雨伞等手工艺品拿到街市里去卖以维持生活。逢年过节扎灯笼是他的绝活,在光州府很有名。那年,恰逢知府大人的老爸过六十大寿。算命先生说要扎六十个大灯笼,灯笼上个个画上“福”,悬挂六天,老太爷能洪福齐天。于是知府大人就派人到黄篾匠那里去定做。谁知那天黄篾匠不在家,新来的小伙计是个年青的画师,帮黄篾匠在编好的物品上画个花呀,鸟呀,拿到市好卖。小伙计最善画的是水壶。那天正在铺子里专心致志地画水壶,知府派来的人吩咐后就走了,要三天后送到知府家。黄篾匠回到家后小伙计就向他汇报,但他把灯笼上画“福”说成了画“壶”(信阳的读音f与h不分,福与壶,在口语表达上的同音)。知府大人家的事,哪敢怠慢,一听要画“壶”,黄篾匠还挺高兴,心想知府大人怎么知道我请了个善画壶的伙计呢?
三天时间,黄篾匠带着伙计不分白天黑夜地把六十个画着“壶”的大灯笼做好送到了知府家。知府管家一看个个画“壶”的灯笼,顿时傻眼了。因为算命先生说画的是“福”,怎么全画的是“壶”?于是就骂黄篾匠,要黄篾匠重新做。那哪成呀,当天就用,没时间了。吓的黄篾匠两腿扑通跪在地上,浑身打哆嗦。正在管家骂黄篾匠的时候,府里的师爷来了。看到一个个灯笼上画的栩栩如生的水壶,圆圆的,颜色各异,有的还细水长流,倒是挺好看。再看看跪在地上的黄篾匠和小伙计,两个人面如土色,身如筛糠,怪可怜的。他就动了善念,对管家一笑说:“管家,别发火,人家黄篾匠送的这灯笼不但应了算命先生的“洪福齐天”,还给我们家太爷送了幅祝寿的对联,你这事办的好呀!”。
管家一听师爷这么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让他画‘福’他画成‘壶’,哪来的祝寿对联吗?”
师爷说:“你看黄篾匠灯笼上画的啥?”
“壶呀!”管家答道。
师爷说:“对呀,就是‘福’呀!”于是他又拿了个画有壶嘴里流细水的灯笼指给管家看,“这不是对联吗?这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他又拿了个画有“松树下石凳上放把水壶”的灯笼,说:“这就是‘寿比南山不老松’”。
刚说到这,知府大人和算命先生也来了,听师爷这么一解释就呵呵大笑起来:“还是我们的师爷学问渊博,解的高明呀!”
知府一高兴,算命先生立马就跟上:“黄篾匠用心良苦,师爷妙解天机,此乃大人洪福,老太爷万寿无疆呀!”
知府老太爷的寿辰办的风风光光,六十个画“壶”的灯笼被前去祝寿的人津津乐道。黄篾匠因壶得福,得到了知府大人的重重赏赐。小伙计画“壶”的名气也传开了,以后画的更卖劲。可每每提到这件事,黄篾匠总是说:“多亏了师爷圆了壶才得的福呀!”
此后光州城留下风俗:谁家老人过寿,乔迁新居,前去祝贺的亲朋好友送上壶,寓意着送“福”临门,主人家会很高兴。谁做的事让人不满意了,也希望能有人出来帮自己“圆个壶”。就是把事向好的解释,以求得谅解,也算是得福了!
“打”在信阳的口语中意思很广,老百姓最先是说“圆个壶”,慢慢地把“打”与“圆个壶”连在一块,改口为“打圆壶”,这样成了民间通用的俗语。
十一、纠筋头
纠筋本是中医名词,又称抽筋,即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作时有疼痛感。光州民间的一句俗语——纠筋头,不仅借用了中医的含义,还引申如下几种意思:
1、某人的行为偏执或做事一根筋。比如成语“南辕北辙”故事中驾车人的行为。
2、爱与人抬杠,得理不饶人,甚至有些胡搅蛮缠。比如《渔洋诗话》记载毛奇龄听有人夸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极妙,便反驳道:“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这位毛先生的行为。
3、表示斤斤计较,不大气还较真的人。例如:某人从潢川到信阳买车票。售票员告诉他要买1块钱的保险。这先生当时就急得叫起来:“凭啥多收我1块钱啦,不买了!”于是扭头出了售票大厅。
4、个人行为怪异,与周围其他人格格不入等。像《水浒传》中李逵这样的人。
关于俗语纠筋头的来历,在光州民间传说中来源于“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濉溪县)人,魏晋时期名士,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及阮咸七人号称“竹林七贤”。他身高六尺,容貌很丑陋,崇尚老庄思想,蔑视礼法,嗜酒佯狂,醉心于泉林。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因无所作为而被罢官。然而,当时士大夫们都认为刘伶是贤者,并争先恐后地效仿他。
魏晋时期,弋阳郡(即现在的潢川)盛产醪酒。对于“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的刘伶来说当然是个好去处,嗅着这酒香直奔而来。在弋阳,他整日驾着载有美酒的鹿车,毫无目的,四处游荡,且行且饮,好不自在。弋阳郡守当年与刘伶同僚,知道他在弋阳后,就想请他来郡衙为官。一天,郡守在浮光山设酒宴请刘伶,并召集当地士族达人作陪。一向嗜酒如命的刘伶当然不会错过喝酒的机会,如约而至。
酒宴上,刘伶酒酣之时自个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全然不顾宴席氛围和礼节。这份疯癫郡守可以理解,当年刘伶脱衣裸奔拒官之事他是见过的。不过等到他稍微清醒的时候还是表明了宴请之意。
刘伶听后,没有驳郡守面子当面拒绝,毕竟曾经一起为官。不过他还是委婉地说:“自从被朝廷罢官以后,我就爱上了喝酒,长年累月地喝犯了毛病,就是好纠筋。“
郡守听后,说:“纠筋乃小恙。成年之人,哪个腿脚没有纠筋过呢?纠筋之人无碍公差。“
刘伶说:“别人纠筋于腿脚,我纠筋于头。纠筋腿脚之人痛于肌肉,纠筋头就昏昏欲睡,沉迷玄道,无论东西,不明名教,岂不碍于公差?“
说完,刘伶也不打招呼就将剩余的醪酒倒进自己的酒壶里,驾鹿车离开浮光山,扬长而去。郡守看着渐行渐远的刘伶叹了一声:“真乃一纠筋头!“
至此,弋阳郡衙里戏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为“纠筋头“,随着这种衙门里的戏称传到民间,纠筋头的意思就越来越广。
如今在潢川,只要评价某人是纠筋头,更多的是强调其性格和行为,是褒是贬要根据语境来判断,也许是中性的,别人一听就明白。
十二、那斗是那
记得有一次朋友相聚,相互聊天时,对方说:“你们信阳太潮,特别是夏天天阴时燥热,身上湿乎乎的不说,还闷气得很。”
我随口应和了一句:“那斗是那。”
对方很疑惑,问:“你说啥?”
“我说你说的对,我们信阳的夏天和‘火炉’武汉没啥区别。”我回答。
他说:“不是这句,是那啥……”
我明白了,他问的是“那斗是那”。光州民间的一句很常用的口语,人们在聊天时大都是下意识地说出口。由于“斗”明显是信阳全境都听得懂的方音,“那斗是那”自然成为很有特色的一句俗语,并且具有三种基本含义:
1、在交谈的过程中一方对另一方观点和看法认同。如开篇叙述的就是这个意思。
2、自己的某一行为或想法受到对方质疑,不想过多解释,坚持自有的。比如:某人新买了一辆车,去菜市场都开着。当别人说他太张扬时,他回复道:“那斗是那,车就是人用的,开到哪都行!”
3、对原本固有的物质及其原理或已经形成的思想、体系以及约定成俗的习惯、风俗等表示肯定。比如有人说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对道家影响根深蒂固,另一个人也会应和“那斗是那”。
在光州境内,人与人交谈过程中,不管是同意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还是坚持自己的行为和意见,都可以用“那斗是那”,简单明了,双方都能明白其含义。
关于这句俗语的来历,在光州民间传说里来源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人物,为官为学都取得巨大成就。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本来应该顺风顺水,偏偏在元丰二年发生了“乌台诗案”,差一点把命给丢了。多亏王安石“一言而决”,得以从轻发落,贬为光州以南的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要知道苏东坡不仅是达官、文豪,还是一好吃好喝好玩的主儿。东坡肘子、眉州扣肉与他息息相关,“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崩稍步步迷”更是他自说自话。好玩的例子就更多了,石钟山、庐山、赤壁都因他的诗词文章而熠熠生辉!
话说当年“乌台诗案”后,他算捡了条命,发往黄州。走到浮光山的时候,玩性上来了,于是带着仆从要上山听风赏水。也难怪,从东京汴梁往南走了七八百里,连个土包子都没看见,好不容易过了淮水看到一座山,怎么能不上山玩玩呢?登上山顶,远远看去,山映长淮,每有光耀。一时兴起,在一块大石头上写下了“东南第一峰”五个字。
当时曹九章任光州知州,他与苏东坡不仅是文友书伴,在政治理念上也相投,后来还成了儿女亲家。知道苏东坡到了光州,肯定要好好招待一番。况且光州与黄州搭界,接来送往是人之常情。
当天的宴请上,光州醪酒是少不了的。几番觥筹交错,善酒的苏东坡放量豪饮,直到有些醉意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与曹大人谈天说地。那时候,写文章著书用文言文,喝酒聊天还是大白话。借着酒劲发泄一通自己被贬的苦闷,接着就开聊浮光山,并提到他在山上写的“东南第一峰”。每每讲到浮光山,苏东坡都会说“那都是那……淮水东流怎么怎么着“”站在浮光山顶面北遥望京都汴梁,那都是那……,我寄愁心与那东南风怎么这么着。“其实当时表达的意思是浮光山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所看到的景观和由此所引发的联想。以“那都是那”开口,表达的内容都在后面语句里。
苏东坡是眉州人,酒酣之时眉州话的腔调浓,尤其是“那都是那——”的音节拉得比较长。当时在场的有知府衙门里的黄师爷(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这位是光州本地人,自然听不太懂眉州话,但听“那都是那”特别清楚。眉州的“都”跟光州的“斗”同音。黄师爷有个爱好,喜欢模仿别人腔调,尤其是跟知府大人一起接待外地的官员时,只要有特点的话,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苏大学士这样的大人物发音腔调,当然是他必须模仿的对象。至此以后,闲暇时他每与其他人相聚,只要聊起来,一定会仿苏东坡的腔调,还特地说明这是出自大学士之口,多少有显摆成分。当他模仿到自我陶醉时,别人问他:“淮河水不往东流还能往西流吗?浮光山以北一马平川,你还能在山北边堆起一座山吗?说这些都是找开心。”
面对这样的发问,黄师爷还是以苏东坡的腔调说:“那都是那——”每每都能引起哄堂大笑。当他模仿的多了,模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慢慢地从府衙到街巷,从街巷到乡村,原来的眉州腔演变成了光州音——那斗是那。一代一代的人这样说下去,具体到底谁模仿谁便没有人去追根了。
在光州,由“那斗是那”而派生出的“斗是地”,两者的意思比较接近。“斗是地”更多地是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和意见,或肯定某一现象。“那斗是那”除了具有“斗是地”意思外,还有更多的表达意向,比如“就这么做或者说了,你能怎么样”也可以用“那斗是那”。
十三、八经宝
宝,本意是指珍贵的东西。光州常用的一句俗语——八经宝,不仅取宝的本意,而且特指宝中之宝,是最珍贵的,其核心的意思就是比一般的宝还要珍贵。八经宝既可指物,也可指人,还可指所具有的技术等。当然在口语表达中往往可能是一种戏称,要视语境而定是特指还是戏称。
1、指物:比如某人有种物件,被另外一个人发现,想看个究竟。物主不愿意给他看,就会被对方说:“跟八经宝似的,藏那紧干啥呢?人家又不抢你的。”
2、指人:比如新婚小两口非常恩爱,新郎往往对新娘百依百顺。这时候难免被人议论:那谁谁跟娶了个八经宝似的,新娘子在家啥也不干。同样也可以说成:她真会选婆家,嫁给了个八经宝男人。
3、指技术:比如衙门口鸡汤水饺之所以是南北二城的一绝。既不是鸡汤熬多长时间,也不是水饺用啥馅儿,关键是老板的鸡汤包,那是他的八经宝,密不传人。
那么,作为一句俗语,八经宝有哪些传说呢?
公元前年黄国被楚灭,设黄邑。黄国大部分遗民背井离乡,散居四方。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时代,黄国君之后黄歇于楚国考烈王元年为相,受封祖上故地,是为春申君。
黄国故地位于楚与中原的边界。楚与诸侯国争霸时,长期处在前沿阵地,故民风多彪悍,少礼仪。春申君乃博学之人,深知教化的作用。受封之后决定广设学宫,教化子民知礼仪。于是他请门客献策。其中一门客献言:“昔日管子辅助齐桓公,教化齐人,饰八经以导之礼,以礼治齐,随成霸业。今黄邑之民,如视八经为宝,何愁黄民无礼!“
春申君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就让这位门客在黄邑传授八经。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后来楚王派遣黄歇北伐灭掉鲁国后,他把好友荀况带到黄邑,一来请荀子为黄邑士子讲学,二来说服其归楚,授其兰陵令。荀况在黄期间,见当地民尚礼仪,有些疑惑,问春申君:“楚向来被视为蛮,民风彪悍好斗,为何黄邑之民好礼?“
春申君答:“子倡为君之道乃‘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吾视八经为宝,民自好礼。”
从此,黄邑的老百姓把八经视为宝,把通晓八经的人视为君子。后来把一切最珍贵的东西和人都视为八经宝,慢慢地八经宝就成了一句俗语。
在潢川,“经”和“斤”口语的发音是一样的,当地人分辨不出拼音in和ing的区别。于是还出现了另一种说法。
在光州时期,人们的传统观念是重男轻女,在生子时盼望儿子出生体重重一些。认为孩子出生时大多6斤左右,男重女轻,体重能达到8斤的幼儿一定是男孩,对一个家庭来说绝对大喜事。还认为8斤的孩子最金贵,好养活,将来孩子一定能够身强体壮,身大力不亏。所以老百姓就把8斤的孩子称为“八斤宝”,时间长了,八斤宝就成为指代一切最为金贵的人或物。不过这种说法无法出现在光州时期,因为在计量上中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制,正常婴儿的出生不可能达到古制的8斤。一斤十两制是年才开始实施,而年,光州改为潢川。
所以,笔者倾向于“八经宝”为俗语的历史传承,“八斤宝”更多的是潢川当地一种无差别口音而出现的。
十四、红头牛
牛,潢川民间发ou的音。在比喻人的性格和行为方面,意思是固执、倔强,或威风、神气等。光州有一句俗语——红头牛,除了以上意思外,还有在行为上多莽撞,凶狠,力气大、敢打敢拼的含义。什么情况下被视为“红头牛”呢?我们举以下几例更为形象:
1、两个孩子在拌嘴,其中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难堪的事,惹他发怒,轮起拳头就和对方打起来。这个发怒的孩子往往被视为“红头牛”。如果一个孩子吃了亏,去家长那儿告状,家长还会斥责:“那孩子斗是个红头牛,惹他你还能不吃亏!”
2、过去村里没有机械化,农活都是体力做,最累的就是挑稻(麦)捆子。正常情况下一个壮劳力一下午可以挑二十担,某人如果一下午挑了三十担,往往就会被赞誉:“他干起活来就是个红头牛,挑捆子像玩似的,半天挑二三十担没见他说累!”
3、在战争场面,冲锋陷阵时冲在阵前的军人。比如电视剧《亮剑》很多表现李云龙部队的战士拿着大刀或端着枪与敌人打拼的场面,观众谈及时就会说:“李云龙带的兵个个红头牛,打起仗来简直不要命,一场打下来不把日本鬼子消灭光不罢休。”
那么,作为一句俗语,红头牛是怎么流传开的呢?这还得从唐朝末年的王绪说起。
王绪是唐末寿州人,以杀猪宰牛为业,家业殷实。黄巢起义后,各地民变频繁。王绪看准时机,于光启元年,率众起兵,响应义军,后投奔秦宗权。黄巢被杀以后,秦宗权在蔡州称王。遭到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的讨伐,派兵从陈州越过蔡州偷袭光州得手。对于秦宗权来说,面对北方的军事压力本来就大,失去光州就等于失去后防,如果被朱全忠南北夹击,后果很严重。于是他就派王绪统兵,去收复光州。王绪兵临光州后,几次冲锋无果。在对阵中,他发现朱全忠的军队以红色为旗,士兵的装束也以红色为主。屠夫出身的他,起事前一直跟猪牛羊打交道,啥样的颜色能够刺激这些畜生他非常熟悉。于是休战时让士兵弄来一百多头牛,天天用红旗帜去挑逗,直到牛发怒为止。几天下来,这些牛只要见到红色,拼着命地抵上去。
上阵那天,王绪命令在牛角上系上红布,看上去都是红头牛,装进木笼,放在队伍后边。两军一开战,王绪的军队很快败下阵来,朱全忠的军队就擂鼓进军。等到自己军队退到木笼后,王绪下令放出笼子里的牛,这些牛一看到眼前晃动的红旗帜和身着红装的士兵,一头头哞哞叫地冲上去。那些士兵哪能挡得住这些红头牛呀,纷纷逃命。王绪大胜,收复了光州。作为稳定后方的功臣,王绪被秦宗权封为光州刺史。
唐末的民变义军首领大都为人凶很、残暴,所克州县无不焚杀掳掠,自然造成民众对这些首领的极度仇恨。王绪也不例外,在任光州刺史期间,不但勒索租赋,还滥杀官兵,军中人人自危。因为他以红头牛阵打败了朱全忠,他手下士兵见过那些牛角上系有红布的牛在战场上的凶猛和血腥,于是私下送王绪绰号为“红头牛”,意思就是说他不分好歹,对待自己的士兵也像那些牛对待朱全忠的军队一样凶残。红头牛是畜生,冲杀的是敌人,他王绪连畜生都不如,发起狠来不分青红皂白连自己的士兵都杀。光州老百姓被他搜刮的苦不堪言,也叫他红头牛,意思就是只要他派的人闯入谁家,就是红头牛进门,财物洗劫一空,稍有怨言,家人便会遭殃。
后来王绪又被秦宗权相胁迫,退出光州,在进军南安时,逼反了光州固始人王潮三兄弟,被前锋将士缚杀。
王绪出任光州刺史,不到一年时间,光州军民见识了他领兵打仗的勇敢、精明和智慧,也目睹和感受了他搜刮民脂民膏的血腥残暴。他的这一系列的行为与他打仗时布阵的红头牛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于是,当时人们把像他这样的人视为红头牛,慢慢地就成为一句俗语。
作为俗语的红头牛,虽因当时遭光州百姓唾弃的王绪而产生,但在口语相传时没有褒义或贬义之分。在夸赞别人执着、力气大或勇往直前时,更多地是褒义成分。
与红头牛意思相像的口语还有“牛血”,牛血的含义更倾向于爱冲动,往往和“耍”连用。比如说:今天张三在街上卖菜,有人反映他缺斤少两,秤被市管会拿去校对,他居然耍牛血,和人打起来了。与“红头牛”不同的是被称为“耍牛血”的人,应该不会有赞许的成分。
十五、玩呜哇
光州城里城外,有些老年人看不惯青年人那些花枝招展的行为时,常常会说他们在——玩呜哇。玩呜哇是一句俗语,含有以下几种意思下:
1、说某人或某些人该做的正事没做,却做了些与正事不相干,还可能有些影响的事。比如:农忙时节村民都在忙于收割麦子,某(些)人放着麦子不收割,却在田头用杂草烧野豆。这个人就被视为玩呜哇,烧杂草对收割的麦子来说存在潜在的风险。
2、某人做一些存在风险的事,或其他让人叫不上名字但有风险的游戏(运动)。比如:一个人为了习练少林梅花桩,竖起很多木柱,便于习练。当别人不知道这是干啥时,就会被认为是玩呜哇,因为存在从梅花桩掉下来的可能性。再比如玩杂技的人爬高上低的就是玩呜哇。
3、称那些自己不想参与还有些花样的群体活动。比如,某人不想去舞狮子玩旱船,就会说:“我才不去跟那些人玩呜哇,男男女女的,锣鼓敲得叮叮咚咚响,吵人。”
玩呜哇据说源于一种孩童游戏,有个传说来自明代的重庆知府刘绘。
明代中期,光州城南有一大户人家刘老员外,曾经在朝廷当过太仆少卿,后告老还乡,在城南购田置地过起员外生活。刘老员外的儿子刘掌柜无意仕途,在东关开米行、跑码头,一心做生意。所以刘家在光州算是有钱有势的大户。刘老员外最大的喜事是他快六十岁的时候才得孙子,而且这孙子出生的时候比正常的孩子要重两三斤。
刘老员外视孙子为家里的第一八经宝,取名惠儿,寓意老天爷惠顾刘家给个大胖孙子。娇生惯养是肯定的。惠儿长到三四岁时,块大有力气。在家里翻墙能拆窗,上房能揭瓦,关在屋里能把桌子四条腿拆了当剑耍。因为是老员外的掌上明珠,谁也不敢管教。七八岁送到私塾读书,第二天,先生不收了,他把戒尺折断好几把。没办法,请先生到家里来教,俩月气走三秀才。
就在刘家为这孩子的读书发愁的时候,他家米行的吴先生毛遂自荐来教惠儿。吴先生是刘掌柜两月前去扬州卖米贩盐时在淮河滩救下的一秀才,年龄有三十多岁,自述是去南直隶赶考在淮河里翻了船。被刘掌柜救下后就寄住刘家,帮掌柜记账当账房先生。听说刘员外为孙子读书发愁就应了这差事。
吴先生到了书房看到屋子里摆满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经、史、子、集,再看看身旁的胖大孩子。就请在书房门前挖个水池,再堆一个土丘,再找两三个同龄的孩子一起学。老员外心想,你是来教我孙子读书的,挖水池堆土丘干啥,还教其他孩子,这不是不干正事吗!但又不便于明说,只要能教好孙子,自己家也不在乎多几个孩子,就按先生说的办。
就这样吴先生开始教惠儿。因为是在家里,老员外时不时地就来偷看他怎样教的,每次偷看的时候就看到先生带着惠儿这几个小孩在土丘边和泥巴玩,天天如此。但每天晚上问孙子学得怎么样,孙子都说学得很好,而且还背诵如流。
直到有一天晚上,刘员外实在憋不住了,问惠儿:“孙子呀,你跟先生怎么学的呀,我咋看到你们几个娃娃天天在跟先生玩泥巴呢?”
惠儿说:“爷爷,我们是在跟先生玩吴洼。”
“玩吴洼?啥是玩吴哇?”老员外惊讶地问。
惠儿答道:“就是先生和我们比谁做的泥碗碗大,甩在地上炸的口子大,大的赢,小的背书。先生说他小时候就是用泥碗碗赢了好多书,把书背下来的。“
老员外一听,又问:“那就是说我孙子总是输才背书的吗?“
惠儿撅着嘴说:“是的,爷爷。我还是没有先生的力气大,甩的没他甩得响,一输了我就要背书。不过我能赢那几个屁孩,我一赢,先生就让我当先生带他们背书,可开心了。就是我赢不了先生”接着做了发狠的表情,“我好想赢先生呀,爷爷。”
老员外似乎明白了什么,笑了笑说:“孙子以后肯定能赢先生的!”接着又问,“那先生为什么把玩泥巴叫玩吴洼呢?“
“我们也问过先生,先生说这泥巴做的碗碗是他教我们的,把泥巴挖个洼凼,就先叫吴洼。”惠儿答。
就这样吴先生在刘家做了两年私塾,还劝刘老员外把孙子的名字改为绘,长大后能为刘家绘锦图。
刘绘长大后终学有所成,嘉靖十四年中进士,还出任过重庆知府。后来得罪了权臣夏言,被排挤出京城,告老回光州。在光州,常常和友人相聚时,总会提到童年往事,先生跟他玩的吴洼。没事的时候他还会指导孩童一起玩吴洼。
就这样,玩吴洼慢慢地就在光州传开了,本来的意思就是先生应该教学童习文断字,却放下这些不教,和孩子一起玩泥巴游戏,看似不务正业。在俗语形成的过程中含义也丰富起来,因“吴洼”只是口传,没有人计较怎么写,传的时间长了,就成了象声字“呜哇”。把一切与该做的正事没做,却做了些对正事不相干但可能有些影响的事都唤着玩呜哇。
还有一种说法是,玩呜哇具有农耕生活的属性,也就是光州乡下常见的——盘泥巴哇哇。据说是农民在农忙季节收割庄稼时,闲暇之余,在田间地头,以泥巴为玩具所做的一种休闲游戏。就是将揉好的泥巴捏成碗形,用力扣在地上,炸出口子。几个人一起玩时,可以赌输赢,根据口子大小,互补缺口,先赔完泥巴的人就算输。当人们在抢收抢种的时候,有人玩泥巴哇哇,显然有点不务正业。
盘泥巴哇哇,学名打哇呜,本来叫哇呜,潢川口音有倒装现象,把哇呜说成呜哇。打呜哇更多是表示游戏的名称,强调的是玩,所以就成了玩呜哇。有些地方称为摔泥巴、摔泥泡。
这种游戏会不会勾起在农村生活的人童年的记忆?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农村的孩子几乎都玩过泥巴哇哇。
相信很多读者都有玩呜哇的回忆!玩呜哇很自然地成为了俗语。
十六、搪孬迹
在潢川打扑克牌,开始前参与者往往先约定打牌的规则,定好后还会补充一句:这牌我们该咋打咋打,中间不许搪孬迹,谁搪孬迹就不带谁玩了。
搪孬迹,光州俗语,含有某(些)人在一种或多项活动中与其他人相比较、争胜,或接受评价、考核等有胜之不武的迹象,也就是在争胜的过程中有孬迹。具体解释如下:
1、弄虚作假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目的或行为。比如,体育比赛中用超龄球员参加低龄比赛;地方统计上虚报数字,以虚夸发展速度。
2、在评比中,只展示做得好的一面,抹去做得不好的一面以获得评比中的优胜。比如,小学五年级班级卫生检查,六班把班里的课桌擦的很干净,却把卫生区的垃圾用宣传版掩盖住,评比中获得第一。其他班就认为六班故意遮掩卫生区是搪孬迹。
3、在某些游戏中,不按约定的规矩行事,以逃避制约获得不当收益或胜出。比如打麻将、扑克、骨牌等藏牌、做老千、输了不认罚;玩“叨鸡”时用手推人;比赛跑步时抄近路等。
那么这句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传说来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光州知州陈烨。
陈烨,福建龙溪人,开漳圣王陈元光的三十六世裔孙,万历二年任光州知州。在光州为官八年间政绩突出,清正廉洁,老百姓自发为这位州官立了块“德政碑”,称他“节操冰霜,一尘不染,人服其清”。
明代光州本是江淮一带的区域中心,昔日文风强盛,每到科考,中进士者比比皆是。到万历年前后,文风日下,文运倒转,中举者越来越少。陈烨到任后为了扭转时运,邀请堪舆大师来光州勘察,探求原委。原来文庙和试院地势低洼潮湿,门前的河岸及城墙年久失修,连续多年崩塌,影响了风水。而且河水改道如利剑携带煞气直冲文庙和州城,导致考生不能停船上岸登“龙门”。于是陈大人按照大师指点,将光州文庙和试院进行改造抬升,又在门前建一座高大雄伟的龙门奎楼。建成两年后,光州文运日昌,士子日盛,中举喜报频传。士人学子们为感谢陈大人修文庙之功,前往知州府衙叩拜。陈大人在回谢时,作了一首自勉诗,同时慰勉学子们将来步入仕途后也能为民多办实事,不可怠政。诗是这样写的:
为官忠君事,知州三年余;
文庙有神圣,岂敢搪孬迹!
意思是说自己受君王之命,到光州来主政三年多了,时时刻刻忠于职守,敬尊文士之道,丝毫不敢做不好的事,留下孬迹,亵渎神圣。从此,光州学子走向仕途后,以此为勉,以报知州大人重视文运和科举。由于“搪“和”孬“是白话字,老百姓平常口语交流都会用,通俗易懂。所以不管是士人还是平民都能听得懂,说得来。于是——搪孬迹,民间流传开来便成了俗语。
还有一种说法:搪孬迹作为俗语的出现,是来自其字面的本意。搪:涂或抹的意思,引申为掩盖。孬,就是坏的,不好的。迹,留下的痕迹。把孬的痕迹掩盖住、涂抹掉,即为搪孬迹。民间还常常说“搪孬”或“装孬”,其意思和“搪孬迹”几乎是一样。说“搪孬”时也可以说成“搪孬迹”。说“装孬”时往往会说“装孬熊”而不会说“装孬迹”。
十七、五杂砬子
即使在现在,潢川,乃至整个信阳市境内,只要是两人以上的公众场合,不管在家里、大街上还是办公室,闲聊时最常听到的一些俗语中,“五杂砬子”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者之一。
五杂砬子,主要意思就是抛开自己的主业不做,做一些与主业不相关的杂事,琐事等。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还可以指事情。
1、指人。多是指人际间的交往,与一些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没有帮助,甚至有影响的人往来,那些人被视为五杂砬子,与狐朋狗友意思相近。比如:谁家的孩子平时总是和一些小朋友出去玩游戏,不与一些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就会被家长训斥:“尽玩些五杂砬子的人,耽误学习,咋不向学习好的孩子多学学呢?”家长认为学习才是学生的主业,抛开学习去玩游戏的人就是些五杂砬子的人。
2、指物。某一空间应该有的物品之外的物品被视为五杂砬子。比如客厅摆放沙发、茶几、电视、空调等都是常规物品,如果把一些纸箱子、油漆桶等杂物也放在客厅,这些与客厅摆设不相称的物品都可视为五杂砬子。再比如,吃烤鱼时,盘子里除了烤鱼,其它的调味品也可视为五杂砬子。
3、指事。如果某人把事情分为主流和非主流,一切非主流的事都可视为五杂砬子。比如:服装市场主要是卖服装,那么售卖服装以外的物品就是卖五杂砬子。工厂是以生产为主,如果工厂参与商业和种植,那也是五杂砬子。一个人是教师,他要是摆地摊卖货就是干五杂砬子的事。
五杂砬子可以泛指一切多余的,闲杂的,非主流的,且对主流有影响的人、物、事。那么作为俗语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还得从《五杂俎》说起。
《五杂俎》是明代谢肇淛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天部、地部、人部、物部、事部。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天文地理、社会人文各个方面。成书之后一直受欢迎,到清雍正年间还是一些读书人的休闲看本,相当于现在的畅销书。到了乾隆年间因文字狱进一步扩大化,《五杂俎》中那些非议程朱理学和关于“夷夏”的议论,被人揭发是与朝廷对抗,贬低清政府的,视满清王室和八旗子弟为夷人,结果被列为禁书,全国收缴并销毁。
《五杂俎》被禁时,光州府有位州同大人不是读书人出仕,属于八旗子弟,祖上荫官。此时全权负责收缴《五杂俎》。满人把一块或多块没什么用还碍事的石头块子或岩石形成的地貌称为砬子,延申为没有用的东西而形成满人的口头禅。所以州同大人在布置衙役收缴时总是把《五杂俎》其称为砬子。那时候的宣传全靠沿街吆喝,衙役们随州同大人的口吻,在光州城的大街小巷敲锣打鼓吆喝时,总是大着嗓门高叫“州同大人有令,《五杂俎》是砬子,谁家有的话要赶紧上缴,私自收藏是要下大狱的。”
衙役的吆喝声,老百姓其它的听不清,《五杂俎》是“砬子”不能留,这一点很清楚。久而久之,就知道《五杂俎》和“砬子”一样不是啥有用的东西。
那年光州举行府试,知府大人在府试前安排州同发布告示。清王朝一直把儒家经典,程朱理学视为治国之策。上自朝廷的经筵讲章,下至学子们的诵读范本,无不是朱熹的《四书集注》,“四书五经”才是读书人的正统。于是州同在告示上写明《五杂俎》为砬子,强调在府试中绝不可涉及,否则将清除功名。这样一来,读书人不敢碰科考红线,进而将经书以外且与正统观念相悖的书本及摘抄在读书的过程中加以甄别,被视为“五杂“的就要象”砬子”一样扔掉。
就这样,从被禁开始,光州府的老百姓和读书人都知道《五杂俎》是砬子,沾不得,《五杂俎》这本书在光州也就消失了。在民间口语传开以后,老百姓不会去计较《五杂俎》是不是书,“砬子”是不是没有用的石头块子。两者一结合,“五杂砬子”说的更上口。说的多了,说的时间长了,就成了民间俗语,意思越来越丰富,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指人、物和事情。说的人只要说出口,听的人根据所处的语境都能听得懂,明白指的是什么。
十八、不来哉
在光州的市井街巷,随处可见一堆人说长话短。人们闲聊时难免会出现话不投机便抬杠的现象,于是就会有人劝和:“你俩的脾气不来哉,到一堆儿就杠,各自还是少说两句吧。”
不来哉,其基本意思就是合不来,指性格、脾气、交情等不合或者结怨不相往来。以下两点可具体说明:
1、因性格或脾气等秉性特点的不合,不愿意在一起做事。比如张三和李四被局长分到一个扶贫小组。李四不愿和张三同一组,找到局长解释理由说:“局长,我和张三的性格、脾气都不来哉,在一个组里恐怕会给组织添乱,请把我俩调开。”
2、因事结怨:朋友之间断绝交情,亲戚之间断绝来往。比如:张三和李四是同学,李四借了张三的钱。张三多次讨要,三年都没要回一分钱,当然很生气,认为李四人品有问题,不可交,就与李四不来哉。再比如:赵五和赵六是亲兄弟,因村里分宅基地时父母的份额归属问题发生分歧,由于父母坚持归赵五,结果赵六认为父母偏心,拒绝赡养老人,从此两家不再来往,兄弟俩也就不来哉了。
不来哉,作为俗语在光州应该出现在清顺治年间。
潢川的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崇祯八年至崇祯十七,李自成“九洗光州”。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打得是人海战。每次农民军与明朝官军的攻伐,一定是血流成河,不管谁取得城池,双方的伤亡都很大。“九洗光州”之后,整个光州城的人口所剩无几。原有的居民要么战死,要么逃亡。能逃的人几乎都是往大别山及其以南逃,以躲避战乱。
到清顺治年间,战乱基本结束,安定下来的光州荒无人烟,要想恢复生产,人口是第一大问题。当时清政府颁布《垦荒令》诏令各级政府:“凡各处逃亡流民,不论原籍、別籍均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使之安心乐业,查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光州府也不例外,也要按令把以往逃难的光州人召集回来种田,发展生产。
那时候,光州人逃难比较集中的目的地是现在的湖北和江西。从“一洗光州”到顺治六年,十六年的时间里,光州人早在那里成家立业,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俗,突然要召集他们回来,大部分人没有意愿。
为扩大招民影响,鼓励移民回乡,清廷又下令“疆圉新辟,招民百名,即授知县”。能召集百人回来,就可以当县长,这样就有吸引力了。于是在当地以家族为主的回迁民多了起来。这些家族号召本族人不管是原来逃难来的,还是在当地出生的回迁后都按《垦荒令》许诺按人头分田分地。来哉,登记造册,不来哉,移出族谱,不再往来。于是,不来哉,在族人回乡过程中便成为人与人交往中的常用口语。
现在潢川人大部分都认为自己的祖上来自江西、湖北,口语表达上保留很多那里的音调。哉,本是湖北、江西一带口语的语气助词,有表示感叹和疑问或反诘的语气。族人在造册时,对回迁登记的人往往会喊上一声:张三来哉!如果问到李四不想回乡时也会喊一声:李四不来哉!
当这些人返回光州后,对于那些没有回来的族人,远在他乡,基本上不来哉了!不来哉,慢慢成了光州一带的俗语。
十九、不造气
在潢川,评价某人是high(高光)还是low(陋),常用的一句口头语是——造气。High的人真“造气”,low的当然是“不造气”。
在口语中,“造气”更多是恭维性的,替代语很多。与恭维相对,为了避免言多必失,“不造气”就可以以一代之,语气温和,缓解氛围。所以“不造气”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频率远远大于“造气”。
“不造气”的基本意思就是低于预期的任何人、技术和事物。具体含义是:
1、在指代人时可以是自谦语。如:张三认为李四混得好,在县城买房又买车,自己还住村里大瓦房,见到李四时会说“跟李四比,俺混的不造气”。也用于对人的评价,如开篇的情景。还可以用于规劝,比如某家长想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就会说“你不是不造气,只要发奋努力,啥都能学会”。
2、在指代技术或物时,对一切落后的、不符合审美要求的,质量有问题的,出现瑕疵的等技术或物品都可以视为不造气。比如:张三是木匠,给李四做副门,结果门框子大了,门面有些麻。那么就认为张三技不如人,手艺不造气,如果因木材太硬刨不平,那就是材料不造气。再比如,做出的菜品不好吃是烹饪不造气,豆腐渣工程是质量不造气,建筑物不美观的是设计不造气等。
作为俗语“不造气”的来历,在潢川还得从清康熙年间山陕客商来光州说起。
康熙帝玄烨即位的第二年,即年,永历帝被杀,南明彻底灭亡,标志着清王朝统一全国。安定下来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在全国多地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以及以商业流通为主的大商帮。
光州因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水陆交通较为便利,又处于山、陕等我国西部区域城市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上,东西商贾在此云集,成为河南南部的商业中心。十余家客商相继在光州城关内设立商业帮会。其中最为知名的有“湖广会馆”“江南会馆”“鲁班会”等。山陕商人,即晋商和秦商,进入光州的时候,因大都是烟商,在当时烟的消费还处于鼻烟壶状态,属于小众商品,影响甚微。山陕客商面对光州其他商号一直想振兴起来。
山西是关公的老家,山陕客商崇尚关公的忠义,每年正月十三都要举办“拜关公”大会。这年初十,山陕客商帮当家人召集各商号商讨今年祭拜大会的事项,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称是终南山道长的道士,与当家人这么这么一说,当家人大喜,决定按道长的吩咐做。
正月十三那天,山陕客商在南城小南海北岸大摆祭台,祭台中央供奉关公,两边竖起数十面忠义大旗,卯时开始,锣鼓敲得震天响,整个光州城都能听得见。所有山陕商号的男女老少齐聚,隆重参拜关公。参拜完毕,道长登台布道。他从老庄的道开始讲起,强调道之存于无,气聚则形成,形成则有生……然后讲孔孟的仁义礼智信,养浩然之气……
最后,劝勉大家要想把山陕客商在此发扬光大,就要先在此造气,以仁爱造人气,以礼智信造义气,以公平造和气,有了人气、义气、和气,自然也就有了财气。
自此,山陕客商在光州,尊道家为根,举儒家大旗,崇刘、关、张为义的化身,上联士绅,下结平民,并把道家和儒家思想融入到经商的理念当中,广造善气,营造和气。在生意上也不是单一的烟,扬州的盐,钱塘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都会经他们转卖西北,再把西北的葡萄干、棉、烟经此卖到江南,财富越积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康熙四十年,他们出资在当年祭拜关公的地方修建“三义观”,以形造气,以义养气,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嘉庆十四年,经过百年奋斗的山陕客商与光州本地商人一同又在三义观前殿门前铸造了一对威风凛凛、造型精美的铁旗杆,并在这里设立了“山陕会馆”,一跃成为光州各路商帮的首位。而最让会馆当家人自豪的是:山陕会馆之所以能在光州发扬光大,就是他们能够领悟儒道两家的“造气”之精粹,并一代一代地传承。如果“不造气”,就不会有山陕会馆在光州的辉煌!
随着山陕客商在光州取得成就的过程,“造气”更多的是表示造人气,造义气,造和气,造财气,也就是光州老百姓向善向好的口头语。对那些不如意、不顺心和不满意的都视为“不造气”,不造气——便成了潢川民间一句常见的俗语。
二十、街滚子
“街滚子”在潢川主要是指人,即长期在街上混迹或谋生的人。自称时有自嘲或玩笑的含义,评价别人时多含有贬义,在口语表达中还可以将“街滚子”说成是“滚街沟”的人。
啥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街滚子“或是”滚街沟“的人呢?一般有三种:
1、长期在街上做小生意的人。这种人在买卖上过于精明,往来账算的细致入微,斤斤计较。比如市场上的行户、摆摊的,卖肉的等。这类人更多地被认为是“滚街沟“的人。
2、长期在街上做日常服务的,对不熟悉的人过于认真,得理不饶人,对亲朋好友往往不太讲原则,能送的人情尽量送。比如为市场看管自行车、架子车或汽车,管理公共厕所计时收费人员等。
3、街上游手好闲,小偷小摸,耍横、惹不起或帮别人摆事的人,还包括更贬义的等同于地痞流氓。
作为俗语“街滚子”“滚街沟“的来历,在潢川有这样一个传说: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保卫战打得相当惨烈,武汉三镇的商人为了躲避战争纷纷外逃,其中有一部分就逃到了潢川。小东关临河靠桥,当时在潢川商业较为兴盛,颇与汉口的水路环境相近,就成为湖北商人的聚集地,这些人来到后纷纷在此开办行业店铺。
潢川之战后,日军就向武汉进攻去了,将潢川交由伪军警统治。湖北商人的到来使得小东关的商业活动更为活跃,一两年的光阴,光州又被誉称“小汉口”。当然这些商人无疑也就成了伪军警盘剥敲诈的对象,他们以征税和收缴军粮为借口,经常向商户们吃拿卡要。这些商户虽有怨言,因怕他们报复,只能忍气吞声。但每次打发给钱粮后都会在他们走的时候用一句湖北话骂他们:“你个老子滚”来解气,意思就是“拿到了好处,赶快给老子滚一边去”。即使这些伪军警听到了,因为是方言,他们也不太懂。如有疑问,就解释说“棍老子”,意思就是“你老很厉害“,伪军警听了以为是恭维自己的,当然很高兴!
就这样“你个老子滚”和“棍老子”日复一日地说下去,潢川老百姓和湖北商户都知道是骂伪军警的。在潢川“滚”“棍”同音,后来老百姓私下称这些伪军警不是“棍老子”而是“滚子”,意思是在街上来回走动,随意敲诈商户的狗腿子;而这些伪军警也将商户称为“滚街沟”的人,藐视他们这些商户。
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统治潢川八年的伪军警也随之解散。当时私下里把那些欺压商户和老百姓的伪军警称为“街滚子”,把那些在街上做生意称为“滚街沟”的人,随着潢川的光复而都成了公开的叫法。
一年一年的这种叫法就成了俗语,而“街滚子”和“滚街沟”的意思也就不断地外延,但老百姓在说这些俗语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开玩笑戏称的话,一般不会当面称某人是“街滚子”或“滚街沟”的人,毕竟不是褒义的。
潢川小潢河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