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静心文化课—建安风骨静心文化,和我一起静心学习。大家好,我是小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首诗是曹操的《观沧海》,咱今天就说说,与这首诗息息相关的“建安风骨”。建安风骨也叫做魏晋风骨,从字面上看可以知道这是某种风格,没错,这是在建安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类型,主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不仅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还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除了曹操三父子,还有一个组合,名叫建安七子,他们就是孔融、陈琳、王灿、徐干、阮雨、应阳、刘桢。那这么一个慷慨悲凉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要从“建安”这个词开始说起:建安是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但这段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代的作家啊,开始慢慢地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再加上当时战乱动荡的环境,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形成了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风骨就由此而来。开头的《观沧海》就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曹操创作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一年的时候,在当时,乌桓攻破了幽州,俘虏了十多万汉民,是东北方的大患。同一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乌桓,屡次骚扰边境,形势越来越糟糕,逼得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决定北上讨伐乌桓。最后啊,曹操终于在大战中取得了胜利。而这次胜利,也巩固了曹操的后方,这也为他第二年挥戈南下奠定了基础,而他决定挥戈南下,就是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咱们把这些事的前后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战争。而观沧海呢,就是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在大战之前啊,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的碣石,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于是,他就将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汇聚成诗,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将雄浑苍劲的风格抒发的淋漓尽致。由此也能看出,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文学造诣也是非常深厚的。好了,静心文化,每期一个小知识,您想看哪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