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前景 >> 正文 >> 正文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中的

来源:阮 时间:2025/7/28

这是真的吗?竟然有人会因为思念家乡的一道鲜美的鲈鱼而辞官?这个人就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张翰。

张翰字季鹰,西晋著名文学家,吴江莘塔人氏,是苏州人,出身于吴郡张氏。张氏在苏州是名门望族,是大名鼎鼎的吴郡四姓(顾、陆、朱、张)之一。晋惠帝太安元年(年)官至大司马东曹掾,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作为亡国之人的张翰虽然有才华,善于写文章,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佯狂避世,不愿意受礼法约束,恃才放旷,很像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就称张翰为“江东步兵“。

因此张家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特别以谈吐举止闻名。像张翰的父亲张俨就当过三国时期吴国的大鸿胪(负责外交和少数民族工作,对仪表和谈吐很有要求)。

张翰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才学,而且性格潇洒不羁,在当时就非常有名望,甚至被比喻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江东步兵)。

有一次会稽人贺循奉命去首都洛阳交差,路上经过苏州的阊门。一时无事,他就在船中弹琴。就是这悠悠清远的琴声将张翰吸引过来。张翰在阊门附近的金阊亭听到有琴声清越,循声找去,原来是会稽名士贺循泊船于阊门下,在船中弹琴,张翰和他从不相识,但是一见如故,顿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个陌生人相谈甚欢,两人依依不舍,当张翰问到贺循是去洛阳后,张翰就说,我也有事去往洛阳,登船就走,连家人也没有告诉。便与贺循一路北上洛阳。足见他的性格洒脱。

后来在洛阳,张翰给齐王司马冏(时任大司马,三公之一,最高武官)做东曹掾(属官)。当时司马冏骄纵。张翰便和同乡顾荣说道:

“如今天下纷乱,又灾祸不断。名声若是越大,那么退隐也就越难。

我本来是山野之人,并不想求一时的名声。您可要记得用明察来防卫前方,以智慧来周虑后方。”

顾荣握着张翰的手而悲伤不已,说道:我真想和您一起采南山的蕨菜(意思是归隐),饮三江的水(意思是回苏州老家)。

一天张翰看到了秋风起,忽然思念起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如果此时有一盘味道鲜美的茭白和鲈鱼人生该多么美妙,于是便说道:“人生最重要的是安心,又怎么能为了名利,而离家千里去做官呢?”后来张翰借故因思念故乡“纯鲈之思”便辞官回乡。

人们都觉得张翰这是看清了局势。张翰回到苏州后,他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隐居山野,而是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他写下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作者写此诗的时候,那种浓浓的乡关之思是因为对于前途的失望与担忧而变得强烈的,这里却抛开对时局和本身遭际的任何感慨,将远离黑暗官场的深层心理转化为美食引诱的浅层的生理欲望,这不仅增加了诗的含蓄度,而且因为浓浓的乡关之思使它具有更为普遍的人生情感与意义。这首诗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西晋时代诗词的巅峰之作。

张翰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他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翰是一位独具匠心的文化人,他不仅有才华和思想,而且在人生的选择上坚持自己的理念。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都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文人的风范,成为后世的楷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