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莲花湖
文/阮青云
一个电话,一份邀约,我们一行十几人来到了莲花湖所在地耀岭河村。书记说船买来了,船票已制好,趁着这大美夏日,何不来一场泛舟湖上,感受一下赤日炎炎微风不燥的湖上盛夏呢!
过村部,绕农舍,下码头,上游船。十几人嘻嘻哈哈,谈笑间,救生衣递到了每个人的手上。穿好救生衣,船就行至桃花岛水域。这桃花岛是村里着力打造的一个富民新景,春天的时候,桃花灼灼满岛霞,仙子翩跹舞羽纱。嘤嘤蜜蜂飞来去,醉了游客美了家。一进盛夏,岛上红杏率先成熟了,核桃大的小红杏在阳光下缀满了枝头,缕缕甜香扑鼻而来。继而桃子也一串一串地努起了红红的小嘴,鼓起了粉粉的腮帮在枝头招摇,那真是:翡翠掩映玛瑙藏,微风过处婴孩望。但使来客能驻足,只觉此身在故乡。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五月桃已罢,秋桃还正青涩,不过没关系,坐上这游艇绕过葱郁的桃花岛,我分明看到了秋天的桃花岛已丰收在望。
绕过桃花岛,我们的游船来到了两河交汇处的三娘庙前。这三娘庙曾经是耀岭河最繁华的去处,这里苍松翠柏掩映,青石凿成的石块铺满地面,雕梁画栋,燕栖鸟宿,每至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耀岭河街(曾经繁华的水旱码头现在已完全被水淹没)自然也就远近闻名了。据说这条街盛产美女,从这里长成的女子个个是水嫩玉白,粉腮樱唇,高挑柳腰,长辮拖地。有人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一个飘亮姑娘曾令省大报记者亲自登门拜访多次,说要为她拍照写文,请她出山去省上做模特呢。结果如何我不得而知,但耀岭河盛产美女我倒是亲眼见证,我的几个美女师姐妹及同窗的确出自耀岭河。那棵伫立湖边已风烛残年的光棍树就是最好的见证。
缥忽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易放难收。转瞬间船已绕过红军寨进入了二仙船道。这里,在丰水季,我们可以下船上到石船上去实地考证一下“二仙船道”故事的真实性,然后再绕过石船继续向里,你会发现一处“桃花源”,几户人家坐落在半山腰,一年四季过着朝沐山岚暮浴溪的自在生活,种几分菜地,捕些许野鱼河虾,惬意的田园生活真的不要太诗意。更有趣的是守着这“二仙传道”,生活自然就多了无穷的乐趣与哲理。据说这太上老君和赤脚大仙弃船择洞在此处修道,有一天晚间忽然听到山下有了动静,太上老君手指挥处船便变成了石头,稍一用力,那个盗船的小孩也被他勾上了山变成了一座巨石。“这一下可违了原意!”于是二仙也便化作两尊巨石蹲踞于他的左右,给小巨石传道解惑,从此,“二仙传道”上下百余里再没盗贼。
我们在二仙船道稍作停留,听卿支书讲完地名的由来及红军寨的故事,船头拨回,绕过三娘庙又顺丹江而上,来到了“龙眼窝”,这一路山高峡窄,说十步一景真不为过。如果你可以放下身段头仰于脑后或仰面船上,你便会看到莲花花瓣次第而开、大象鼻翼悠然而来又甩卷而去。眼前的便是两座浅山左右包抄,似乎要拦住丹江的去路,原先的河道仅剩几米来宽,回水如漩,涡流澄澈,碧绿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那分清幽那分静寂那分沁人肺腑的舒适与怯意直让人忘却尘世烦忧,只觉得进入了一个奇妙静美的诗界。是的,那是诗的世界,是灵魂的静土,是人间难得的心灵故乡。
回到耀岭河村部所在地——尖刀坪,支书把我们带进了一处农家乐。苍劲的大古栎树正矍铄,村民们把其奉为神灵,树枝上系满了红布条条,寄托着自己美好愿望。大古树顶端是鲜亮的蓝天白云,身居这美好的所在,让人禁不住想唱想吼——哦嚯——嚯嚯——!酒过三巡,又是一番高谈阔论。同行者与村支书一起谋划着耀岭河美好的未来。
下午五点还家,先生激动不已,按捺不住地抱起了手机,一番沉思,一截短诗便发了过来:
《莲花台》
莲花台上莲花湖,
万顷碧波映蓝天,
青山绿水白云飘,
轻舟悠悠神自闲。
春天来此赏百花,
夏乘凉风野菜鲜,
秋天两岸尽红叶,
冬日雪景醉心间。
四面八方游客至,
如归故里尽兴玩,
二仙选此来传道,
红军建寨斗敌顽。
一条巨龙腾空起,
商洛山中建政权,
绿色发展百姓富,
台上建起水电站。
光明送至千万家,
家家户户添家电,
丹江河水贡献大,
送水进京保京安!
终于释然,我曾经孱弱的先生终于彻底战胜了病魔,以全新的姿态站立于世人面前。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顽强地不懈着,相信耀岭河人民一定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五彩斑斓的明天!
注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