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为声名所累,聊一聊仪征阮元阮芸台

来源:阮 时间:2024/9/15
庄子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当全世界都赞美你,拔高你,也并不需要为此改变什么,本来是怎样的人,就是怎样的人。而当全世界都毁谤你,也不必沮丧。宠辱不惊是应对名誉问题的最佳方式,毁誉参半才是完整的人生历程。名誉里也找不到真正安慰自己的东西,颓丧时,不是好名声让你振作起来,而是好心态让你重新站立。清朝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阮元,善于金石学说和朴学考据,名声在外,所以为人十分自负。他有个弟子,家里很贫穷,却为人诙谐。有一年,该弟子进京赶考,途经通州时,饥肠辘辘。无奈盘缠有限,只得于路边小摊上买大饼一个,聊以充饥。吃着吃着,偶然发现大饼背面被火烤焦处,斑斑驳驳,极似古文字。这弟子灵机一动,心生一计,遂将大饼翻转,用纸拓了下来,制成“拓片”,看上去果如钟鼎铭文。然后作书一封,托人带给老师,佯称赶考途中偶得“珍宝”,请老师帮助鉴定。阮元收到信和“拓片”后,左看右看,看了好几天也没看明白。这让阮元甚感为难,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自己不懂,更不愿在弟子面前丢了老师的形象。于是,素来视名声如生命的阮元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最后,阮元断定这是《宣和图谱》中著录过的某个鼎上的文字。不久,学生接到了老师洋洋洒洒罗列大量证据,证明此“拓片”确实为无价之宝的“鉴定报告”,乐得差点没背过气去。阮元是一代文宗,但终不能脱俗,不愿承认有不懂的地方,才闹出了这出笑话。看来,名誉问题,哪怕是再有学问的人,也不能免俗。后来,阮元告老还乡,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了一只古铛,颜色绿如瓜皮,分明是年久形成的铜绿,认为必是秦汉之物,就花高价购下。宴客的时候,便拿出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新得到的宝贝。有一位宾客,认为铜绿有蹊跷,可能是赝品。阮元不以为意,他自认是金石考证第一专家,眼光绝对不会错的。于是乎,他把古铛代替陶罐盛鸭汤,以证其论。没想到,饭吃一半,古铛砰然一声碎裂开来,鸭汤泼洒了满桌。阮元的脸从白变红,从红变绿,甚是尴尬。想来,那位弟子是没敢告诉阮元有关“大饼拓文”的事,而阮元也一直没改变他自负的毛病,最终闹了个大笑话。阮元便是生活中这类重名誉之人的一个剪影,而一个人越是有着崇高的地位,越是要能够平淡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赞誉和毁谤,因为地位的崇高,所做的事情必然也与千万人息息相关,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别人的评头论足。其实,名誉不过是一道枷锁。当它处于正面时,人们往往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会有损于好名声;而当它处于负面状态时,人们又会掩藏内心的真实想法,生怕给本就不堪的名声带来更多的“谈资”。追求淡泊名利的历程中,第一个面对的就是“名”这道难关。阮元因名誉所累,一生几次闹笑话;赞誉和诋毁总是相伴而生的,古人云:“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当我们取得荣誉的时候,也就逐渐地走向了公众视野,这个时候,有人会赞誉我们的功绩,也有一些不怀好意或者是不明真相的人会诋毁我们的声名。成就大事者是不能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的,赞誉也好,诋毁也罢,都要坦然接受,微微一笑,忽略所有人对自己的评价,沿着自己选好的道路,继续前行。若是因为别人的赞誉或诋毁而摇摆不定,最终将一事无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