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个同事合起随礼元”的话题很热。话说10月中旬,小徐结婚,她和男友双方都在区县老家举行了婚礼宴请亲朋。
回到重庆主城,两人准备再摆一台,宴请各自在重庆的同事和朋友。
小徐提前很多天给同事们发了礼包、请帖,同事们也都纷纷表示恭喜,并且一定会赴宴。结果,婚宴当天,只有部门领导和一个同事代表出席,原本一张大桌只孤零零坐了两个人。
相比丈夫同事那边热闹的情景,顿时让小徐觉得有些下不来台。
婚宴结束,小徐收到到场同事发来的转账,写明金额元(谐音“一生一世”),同事还告诉小徐,这是部门18名同事集体随礼,祝愿他们“一生一世都相爱”。
“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最少也随礼块钱,可如今到我结婚,却来这么一出。”小徐说,看到红包的那一刻,顿时有种被欺负的感觉。
网友觉得,小徐同事的做法欠妥,毕竟礼尚往来,别人在你的婚礼上随了多少,还礼应该差不多,这种集体随礼虽然名头上好听,确实让新娘有些寒心。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结婚摆宴席,本意是接受大家的祝福,并把这份幸福喜悦分享给大家,太看重随礼,反而搞丢了婚宴的本来意义,甚至成了“死要钱”,让婚宴完全变了味。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当我们面对同事的随礼邀请时,又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这种事情,换一个角度还是很好理解的,笔者在这里就讲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笔者单位有几百号职工,分散在各个部门,平时不大见得着面。可是,我经常收到不熟悉的同事的结婚请柬。据说,我们单位有的人是照着职工名单写请柬的,不管是否相识。之后,会让一两个交友广泛的同事派发请柬。
我觉得不可思议。
换做是我,根本没想过请不认识或者关系不好的同事参加婚礼。一来实在是陌生和关系一般的同事婚宴上会觉得尴尬,二来也很难开得了口向他们邀请。因为,送请柬,应该要本人出面,方显诚意!
刚入职时,我摸不清状况。一遇到这种情况,就随大流,送两百礼金,托人带去。工作的这些年,我送了近二十份类似的礼金。如果有时间,我也会亲自赴席,顺带沾沾新人的喜气。
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我和他们还是没有什么交集,依然是熟悉的陌生人。
也就是说,我送出去的礼金都打了水漂。因为,依照我的性格,结婚的时候只会请亲朋好友和相熟的同事,对于陌生人般的同事,我从未打算相邀。
同事小阮私下里和我抱怨过无数次,同在一个单位,别人送来请柬,不随礼不太好。但随礼的次数多了,吃土的时间也就多了。何况,就算随礼了,今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
小阮决定,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她不想随礼了。这些人明摆着就是圈钱,有什么好随礼的。
我想了想,觉得她说得挺有道理。反正,我们将来结婚,不会请不相干的人参加,那就不必随不相干的人的礼了。
写到这里,长辈或者一些老司机可能会说,结婚的时候还是应该按着你随过礼的名单写请柬。
但是,笔者有点无奈,因为以前收到的请柬早就被我清理掉了。甚至接收别人礼金的名单,也会弄丢,一切全凭印象记个大概。
所以,笔者认为随礼和借钱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不指望别人返还,都有有去无来的可能。如果觉得关系到位,就送,别人还不还,不要紧,都是当时自己的心境。如果关系一般,索性找借口不出席,不随礼。
同理,即便当年自己随过大礼的朋友,如果现在关系变得淡漠,也不想再邀请。
这些想想都明白:
在结婚越来越少的时代,一次随礼能否有机会追回都是未知数,谁还在意礼金的多少?
在工作不稳定的今天,同事一茬一茬如流水般滑过,能一直联系的有多少,谁还纠结曾经送出的那些“心意”呢?
读者朋友,不知道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