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建安七子应玚的伯父,和曹操有杀父之仇

来源:阮 时间:2025/3/12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建安七子”,哪七子?建安七子鲁国孔融(字文举),广陵陈琳(字孔璋),山阳王粲(字仲宣),北海徐干(字伟长),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陈琳、阮瑀之章表书记,时之俊也;王粲长於辞赋;徐干有逸气,每位才子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今天我们来看应玚。建安七子都生活在汉末乱世,每一位生逢乱世的才子,其作品多含有一些悲情和激昂,应玚就是如此。应玚应玚生于公元年,黄巾之乱起于公元年,从那以后,大汉就没有怎么清净过。身在黄巾之乱重灾区和群雄混战核心区——汝南的应玚,从小就见惯了军阀的互相厮杀、百姓的流离失所,这为他后来的诗赋创作定下了一个浓、重的基调。应玚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从祖父应奉那一辈起,应家就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因。应奉是一位奇才,他有“半面不忘”和“五行俱下”的能力。“半面不忘”就是指他曾经在是十多年前见过一个人半面,就是只看见了半边脸,十多年后,在路上偶遇这个人,他居然能一眼就把这个人认出来了。“五行俱下”则是指他看书的时候,能同时看五行字。这种能力放现在来说,就是“最强大脑”,所以应奉的子孙都才思敏捷,天资聪慧。应奉有一个著名的儿子,也是应玚的伯父,叫应劭。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那么你对曹操父亲曹嵩的死一定很熟悉,他的死引发了惨烈的徐州之战,而和曹嵩之死密切相关的,就是这个应劭。应劭应劭当时是泰山郡守,曹嵩从他的辖地经过,去投奔曹操,可是偏偏陶谦的人在路上截杀了曹嵩,让应劭背了个黑锅。应劭害怕被报复,郡守也不做了,直接跑到河北投靠了袁绍。在官渡之战以前,应劭就死在了河北,也避免了曹操去找他索命。而应玚一家则留在了汝南,初归袁术管辖,后曹操灭袁术,汝南又归了曹操。直到曹操在邺城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据地,大量招揽天下士人,组建自己的团队,应玚才应邀来到了河北。像他这种能吟诗作赋、置酒高会的人,在建安时代是非常受欢迎的。应玚经常应邀参加一些邺城上层圈子的交游活动,很受曹丕和曹植喜欢。曹操可是后来,邺城爆发了一次特大的瘟疫,死了很多人,不管你是文学家还是圣人,阎王爷要你的命,你逃都逃不掉,应玚也在这次瘟疫中丧生,同时死去的还有建安七子中的其他4人。作者本人申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