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东汉瘟疫持续五十年,损失人口过千万,疫情

来源:阮 时间:2024/8/10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特别是从公元年至公元年这五十年时间里,死亡人数高达万,这其中,除去自然死亡与战争死亡的人数外,瘟疫则是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的罪魁祸首。

这里所说的瘟疫,即是如今我们统称的流感之类的病毒,按理说,流感不应会让如此之多的人丧生,但是,当时可是处于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社会,人们抵御疾病的方法除了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外,就只能是中医中药。

贵族家庭患上瘟疫尚且有得救,但平民人家,家里没钱加上当时战乱四起,一旦染上瘟疫,基本医无可医。

01东汉时期的大瘟疫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

东汉瘟疫首次被载入史册,便是在由汉灵帝统治的公元年,据《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这场瘟疫主要发生在春季,仅汉灵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瘟疫的发生就高达五次之多,即便没有关于具体死亡人数的记载,但料想因瘟疫死去的人必定不会少。

此外,汉灵帝统治的大部分时期,都实行宦官政治与党锢,还曾找各种名目搜刮钱财,一心贪图享乐,对于百姓的疾苦视若罔闻。

即便知道当时的民间已经瘟疫横行,他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疾病的蔓延,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张角有机可乘,他利用宗教与免费给人治病为由,拉拢了几十万的百姓,从而领导了黄巾起义,致使天下大乱。

一直到公元年汉灵帝去世,东汉的统治已到了不可控的地步,自此整个天下混乱不堪三十年,进而出现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

02东汉瘟疫导致哪些名人丧生?

在东汉大瘟疫持续的五十年时间中,特别是在后来由汉献帝统治的时期,曾出现了著名的七位文学家,他们被当时的人们合称为“建安七子”。

这七人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与刘桢,他们可以说是代表着建安时期除曹氏三父子外的社会最高文学成就。

这七人中,除了被曹操处死的孔融外,其余六人皆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可惜,到了建安二十二年(年)冬天,北方爆发大疫,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东汉大瘟疫。

从曹丕写给吴质的信中可知,其余六人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都在公元年死于瘟疫,除去早早离世的孔融、阮瑀外,基本无一幸免。

此外,除了著名的“建安七子”外,还有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之前因病而死的曹操之子曹冲(那个称象的神童)、东汉末年名将周瑜等,只有司马朗一人是明确记载因瘟疫而死,其余皆是病逝,但正值壮年却因病而逝,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患上的正是瘟疫。

03著名的赤壁之战与东汉大瘟疫有何关系?

赤壁之战主要指的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以少胜多,以五万联军大破曹操二十余万军队的著名战役。

该战争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公元年),按理说,一边是仅五万的联军,一边是二十余万的大军,孙权、刘备显然毫无胜算,但是结果却以曹操的失败告终,至此三分天下初定。

曹操的兵力是孙、刘联军的四倍之多,为什么会失败呢?

即便是用火攻,但他的数十万大军,不可能是周瑜一把火就能烧干净的。其实,曹操之所以会失败,那是因为在他的军队中瘟疫蔓延,因瘟疫而死亡的人数占据了这场战争的很大比重。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就是说,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确实失败了,但不至于溃不成军,真正导致其军队损失惨重的,是传染病。因疫情严重,才不得不带兵撤退。

所以说,赤壁之战中曹操兵败的重要原因,其实是瘟疫,如果没有这场“大疫”的介入,三国鼎立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史料记载,这种瘟疫发病急,死亡率高,还具有传染性,患病者会出现发热、剧烈呼吸道症状,甚至血斑淤块等现象,很可能是鼠疫,或是伤寒、天花、多种混合传染病等。

这场疫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九,就连当时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家族也未能幸免,为了攻克这种疾病,他潜心研究,最终写出《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的医学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