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初唐五言律诗的代表野望王绩

来源:阮 时间:2023/4/29

野望(王绩)

东皋(gāo)薄暮望,徙倚(xǐyǐ)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徙倚:徘徊不前

欲何依:《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要表达的是乱世之中很多贤能志士会迷茫困惑,不知道投奔谁的尴尬处境。诗人这里则更多表达的是孤独无聊的心态。

采薇:在《诗经·召南·虫草》中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之语,原文可能指男女相思,这里则应该是知音难觅的意思了。(大白话就是无聊透顶);又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若从这么解释,也应该是如上意思。

薇据说是野豌豆,有点甜味,我吃过豌豆

魏晋时期,政局动乱,社会凋敝,有七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隐居山林,纵酒放歌,时而针砭时弊,时而批讽朝贵,率性自然,酣畅淋漓,有魏晋风骨,史称“竹林七贤”。今天要介绍的王绩风格和思想与他们类似。

王绩

字:无功

号:东皋子(隐居地)

出生地: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出生日期:约开皇十年(年)逝世日期贞观十八年(年)

主要作品:《王无功文集》、《东皋子集》等

主要成就: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这首《野望》功绩很大)

先说我对“竹林七贤”这群人的看法,在很多人看来是有点大逆不道的,他们的“风骨”其实有点可笑,所以他们的田园诗作也是矫揉造作的。从我接触他们开始,对他们的评价都是很高的,但在我看来(纯粹个人观点),这是中国士大夫群体的自命清高和狂妄吹嘘。从结局看,嵇康因“非汤武而薄周礼”(就是行为放荡不羁,不符合礼法)遭人陷害,被司马昭所杀;至于王子安说的“阮籍猖狂”,终究也是入朝做官了;而山涛、向秀、王戎、阮咸之辈,要么贪生做官,要么追求名利,全入司马朝为官;刘伶是个醉鬼,挚爱为酒而已。此七人可称为“狂人”,至于“贤人”则言过了。本质上,是这群人清高自勉,以“忠”前朝之态则为风骨,位居官位却无爱民之心,只是成天喝酒,自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才有“时人”称其“竹林七贤”。怪不得鲁迅先生会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竹林七贤

在一个“百姓相食,易子而食(人吃人,换着孩子吃)”的时代,这群人整天喝酒(我没记错的话酿酒用的是粮食吧),以“忠于前朝”(最后不还是做官了嘛)就是风骨的人被称为“贤人”是挺可悲的,可能有朋友会说不能以今人度古人,但这足够说明我们国家长期处于这种封建礼法的蒙蔽和控制之下。若您反对如上所言,其实也很正常,我可能马列主义看多了,西方作品看多了会形成一种“人”的意识,而不是“尊礼法常俗”的价值观。

现在说王绩,王绩举孝廉于隋末,后逢乱世弃官,唐时又出仕为官,贞观初年,因病去职,隐居于东皋山。从诗末尾“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可看出诗人其实在当地是不被人知晓的,但这种隐居和我们普通人脑海里的隐居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是带着钱在某个安逸清净的地方定居,生活会孤寂但不落魄,陶渊明和孟浩然都是这样的(他还不如陶渊明,陶渊明自己干农活的)。

王绩

此诗颔联、颈联为我最爱,诗意如画,美不胜收,背下来在秋天某个时日入此景中,回味无穷。这两句诗不仅仅展现的是一幅画,此画有远景(落日余晖挥洒在远山的林木上)亦有近景(牧人猎人回家场景),有动景也有静景(这很好理解),动静结合,光与色搭配恰到好处。

落日余晖许国立山水作品《回家》

从南朝开始,沈约就将声律的理论运用到诗歌中,律诗这种新的诗歌体裁就慢慢出现了,这种逐步变化一直到唐朝的沈佺期、宋之问时期才定型,而王绩要比沈宋早六十多年,但这首《野望》的韵律和谐,颔、颈联对仗极为工整,是唐初非常有名的五言律诗(这也是它的诗歌地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