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

来源:阮 时间:2024/10/16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m.39.net/disease/a_6108180.html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1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陆象山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几天。下棋的棋工对他说:“官人每天来看,一定是高手,愿意向你求教一局。”象山说:“无所谓。”约定三天后来,他买来一副棋局,回到家后悬挂在房间里。躺下来仰视着它2天,忽然醒悟说:“这是《河图》数(河图:这个词比较复杂,就不具体翻译了)。”于是前往与棋工对弈,棋工连输二局。于是起身推辞说:“我是临安下棋第一高手,凡是来和我下棋的,我都先饶对方一子,今天与官人的棋局,反而是我被饶一子,官人(指象山)天下无敌了。”象山笑着走了。他就是这样聪明过人。

10.答案.(他)常常坐在临安的店铺中看(人家)下棋。

11.答案.AE12.答案.棋局胜利的喜悦、得到夸奖的高兴、悟出下棋方法的愉悦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从前秦王喜好打猎因此扰民,有一次他下令在北郊打猎。头一天,百姓都离开回避他。有个叫韩生的人制止他们说:“国王的爱子病了三天了,国王担心他,必定不会出猎。”后来果然。有人问他说:“我住在卫王宫,尚且不知道国王的爱子病了。您怎么知道他病了呢?”韩生说:“我听说国王的爱子喜欢放风筝,我登高望见王宫之上,三天不见风筝了,所以知道。”

10.答案.(1)喜爱(2分)(2)生病(2分)11.答案.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12.答案.第一空:百姓徒避(百姓避之)(1分)第二空(2分)宫卫问故

13、答案.B(3分)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听说周忱有一本本子,从记日子到行为处事,没有丝毫遗漏,每天的阴,晴,风,雨,也一定详细地记录。例如说某天中午之前是晴天,中午之后是阴天。某天刮东风,某天刮西风。某天的白夜和晚上下雨。人们刚开始不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

一天,有人报告装粮食的船被风吹走找不到了。周忱盘问他丢失船是哪天?中午前还是中午后?刮东风还是刮西风?那人不知道而胡乱回答。周忱一一告诉他实情。那人吃惊且佩服,欺诈于是不能成功。在这时知道了周忱的风、雨的纪录,原来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写的。

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漫:随便。

12.(1)原因,缘故(2)是掌握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该题型属于常规题型,每年基本上都有考查,2个实词4分。今年这两个实词没有太大的难度。

13.A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课外文言文的翻译,近几年都是作选择题考,一般会考查2个点,根据排列组合成ABCD四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到答案。今年考查的这句难度很低,“其人”就是指那人,“不得行”是没有成功。

14其人不能知而妄对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考题型,模考中也是常考题型,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内容的对应。

15B(3分)A(1分)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必须从分析文章内容入手,周忱“记日行事,纤悉不遗”不是为了别的,而是“盖亦公事,非漫书也”,了解了这一点,选择就容易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续穿)。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主公亲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

(文章出自《典故纪闻》,主要是讲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敢于说出忠言,他担心太祖只是流于现在,而不会坚持做到节俭。或者只是在人前做到,人后不会如此。

12.答案①好②实行

13.答案、D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和词语分析能力,难度中等。皇帝的近臣和侍从在古代称为“左右”,这里提到的“左右”为皇帝拿衣服换,指的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这句翻译要弄清楚“更”“进”“经”的含义,其中“进”的常见解释为“进献”“觐见”,从侍从的表现来看,应该是“进献”。而A、B两个选项中“进”的含义是错误的。从分析来看,侍从不可能把准备洗涤的衣服给皇帝穿,所以C项不能选。另外,“更”从上下文来看,翻译成“交替”更为恰当。做此类题,一定要对文章有正确的整体感知,对关键的词语从生活常理、常见解释上去分析。

14.答案喜赐

15.答案、C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意图,难度中等。在短小的文章中,从人物的语言可以直接得知他们的意图。从“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愿始终如此”来看,正确的选项应该是C。A项中宋思颜谏言的目的不只是赞扬太祖,更是提出自己的担忧,并提出希望。B项中提到的“对太祖的忠心”,理解不是最恰当的。宋思颜说这话时的真正目的不在此;此外,“忠心”是太祖对宋思颜的评价。D项中的内容是最不恰当的,这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做此类试题,一定要抓住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因果的差别等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个亲戚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荒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魏公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于是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衣服覆盖着,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饮酒,劝客。不一会儿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魏公却不慌不乱,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①韩魏公:指北宋大臣韩琦,封魏国公。与范仲淹齐名,历任边疆大臣,功勋卓著。②大名:古地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③玉盏:玉制酒杯。④坏冢(zhǒng):破败的坟墓。⑤世宝:传世之宝。⑥漕使:转运使,主管由水路输送粮食、给养。⑥吏:此处指仆人的头领

本文表现了韩魏公容忍大度,宽容待人,胸襟博大的品质。

答案12、说获得,得到13、A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15、待下宽厚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顾亭林在家时常穿着粗布衣服,周身没有半点丝绸。当时他写《音学五书》时,《诗本音》第二卷屡次被老鼠咬坏,他屡次重新撰写,没有不高兴的神情。有人劝他修整房屋除去老鼠这类东西,顾亭林说:“老鼠咬我的文章,其实是勉励我呢,要不然放的好好的文章,怎么能五次修改呢?”?

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短文是记叙顾亭林轶事的,自然是为了表现他的品格。细看全文,理清层次,可以看到顾亭林具有艰苦朴素(“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勤奋治学和持之以恒的品格(“五易其稿”),而在如何看待“鼠啮”中有表现出了豁达淡定的气度(“再为誊录,略无愠色”)。

答案12、居住(2分)实际(2分)13、B(3分)14、《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2分)

15、积极进取(乐观)(1分)治学严谨(2)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2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了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到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而邻居老翁平素善良,心胸宽阔,丢了东西从来就不去计较或流露不高兴的样子。偷鸭的人很奸滑,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某某人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警告将来。”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闲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终不肯骂。偷鸭的人很难为情,只好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翁;老翁这才肯骂,那人身上的鸭毛果然退了。写怪异故事的人(就是作者蒲松龄)说:“太厉害啦,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太厉害啦,骂人的人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的人是有办法的呀,那邻居老人,是用骂的方法行善事的呵。”

11.答案C

12.答案:(3分,得分点,“素”、“未尝”、“征于声色”)邻居老人平素气量很大。平时丢了东西(心中的不愉快)从来不在(不曾)话语、脸面上流露出来(括号中内容不不出来也可以)

13.答案:因实告邻翁

14.答案:(4分,前一空1分,后一空3分)蒲松龄对坏人坏事要勇于批评,才能使之改正(对坏人坏事不应该原谅,要揭露出来等)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10.⑴离开(2)具备、准备

11.王安石拿过剩下的饼自己吃了,那个人(萧公子)很惭愧地退席。

12.以为王安石是当朝宰相,会准备丰盛的食物讲点排场的,所以“盛服而往”。

13.C(3分)B(1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当时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又险峻又湿滑,(车子)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天色已近傍晚,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几千,排列拥挤在后面,但没有一点办法.(这时)有一个名叫刘颇的人(骑着马)挥着马鞭赶来,问道:“车上的瓦罐(一共)值多少钱?”(赶车的人)回答说:“共值七八千贯钱.”刘颇立刻打开行囊取出细绢交给那个赶车的人;又叫自己的童仆登上车子,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部推到了山崖下.一会儿功夫,车身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

12、答案(1)BA(2)C

13.答案刘颜于是打开行囊拿出缣(货币代用品),马上偿还(抵补)给那个人(瓦瓮主人)

14.答案:(3分)道路峻滑车马太多车身太重

15.答案:(2分)当机立断(处事果断)慷慨大度(豪爽大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唐临是万泉县令的下属官员。县监狱里关押着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没缴租税而被关押的。当时恰好赶上了晚春时节,雨水及时,正是耕种的好时候。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和儿女,不劳作怎么让他们生活,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被放出后逃跑,不允许。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怀疑,我一个人承担全部罪名。”县令就请假回乡。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春种结束时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由于这件事出名了。

11.(4分)(1)恰逢(2)抵充12.(3)B13.(2分)惧其逸

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敢于担当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五、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许允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大多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知道后,就派虎贲去逮捕他.许允的妻子跟出来劝诫他说:“对英明的君主只可以用道理去取胜,很难用感情去求告.”押到后,明帝审查追究他.许允回答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穿的衣服破旧,明帝就叫赏赐新衣服.起初,许允被逮捕时,全家都号哭,他妻子阮氏却神态自若,说:“不要担心,不久就会回来.”并且煮好小米粥等着他.一会儿,许允就回来

12.(1)答案:英明(2)答案:C13.答案:推荐你所了解(的人)

14.答案:许允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当魏明帝核问他时用道理去告白、争取,而不是用感情去求助

15.答案:C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准备委任他管理国家的政务.朝中的大臣们却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诋毁宁戚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吧,如果他真是一个有才有德的贤人,再重用他也不为迟呢!”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做,我担心他有小小的过失.因为一般人常是斤斤计较那些表面的、鸡毛蒜皮的缺点,而忽视他本质的好的一面,如果听信了这些人吹毛求疵的话,那真正有才有德的人就得不到重用了.”于是连夜点灯,大排筵席,亲自宴请宁戚,并请他担任齐国的相国.宁戚担任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九次联合诸侯,成就霸业,促进了天下的安定统一.像齐桓公这样可算是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了.

12.(4分)(1)任用(2)担任13.(3分)A14.(2分)知小恶忘其大美

15.(3分)知人善用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3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楚庄王设酒宴赏赐他的群臣.天黑下来时,大殿上的蜡烛也灭了,这时有人在暗中拉扯许姬的衣服.许姬摸到他的帽缨给揪了下来,状告楚王。楚王说:“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楚庄王让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于是命名为“绝缨会”。君臣尽兴而散。过了两年,楚庄王伐晋。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五战五次获得首功,楚王感到很奇怪,于是问他。他回答说:“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缨的那个人啊.当时就应该受刑而死,至今负疚很久了,没能有所报效.现在有幸能做一个臣子理应做的事,还可以为您战胜吴国而使楚国强大!”于是战胜了晋国。

10、答案:(1)牵,拉(2)命名,给……取名(4分)

11、答案: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

12、答案:臣趁日暮烛灭冒犯庄王的爱妃,而庄王却为其掩盖,不予追究。(3分)

13、答案:A(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有一个姓吴的人,年龄虽然很大了但还是非常势利。一次参加宴会,见一个衣着普通的人来到,就像那个人略微的做了一个揖,态度非常傲慢。可是看见主人对那个人非常尊敬,就偷偷的问是什么人,方知是张伯起。吴老者更加殷勤的向张行大礼,张伯起就笑着说:刚才已经领了半个礼,现在只要再补半个就行了,不用再行大礼了。当时(在场、周围)的人(都)讥笑他。

10.(4分)(1)看见,看到(2)又11.当时(在场、周围)的人(都)讥笑他。

12.看见对方只是穿着粗布衣服(发现对方只是个普通人(平民百姓))得知了那人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13.B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12.答案:(1)慢慢地(2分)(2)应该,应当(2分)

13.答案:皇上生气了,责问他这样做的原因。(3分,关键词:诘,故,其)

14.答案:惧:自己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说: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每空1分)

15.答案:B(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罢了,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这是不能分辨礼法道义啊。”最终还是推辞掉。

11.(1)送给/馈赠/给予(2分)(2)最后/终于(2分)12.B(3分)

13.非其义一毫不取/(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2分)

14.(1)周日章品行正直高沽/学问好,令人尊敬

(2)周日章家境清贫/缺衣少食,大冬天仅以纸裘御寒(大意对即可,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12、答案:①田间小路②应允(答应)(每格2分,共4分)

13、答案:叔父被蛇所咬,倒地无法行走。

14、答案:①狗被人所抛弃,非常可怜②收养弃狗,是有仁爱之心的表现(每格1分,共2分)

15、答案:B(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没有忧患吧?百姓还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还没有忧患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

12、答案: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13、答案: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14、答案:民君(2分,每格1分)

15、答案:C(3分)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4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尚书张之万,畜养了一匹红色的马,非常地神气,速度非常快,曾经在一天内奔跑数千里,大气不喘.一个军人看见了就非常地喜欢它,派人前来买下那匹马,张之万不答应.他就亲自上门请求,张之万没有办法,(卖给了他)于是那军人就拉着马离开了.不久,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为此感到很奇怪,询问把马送回来的原因,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翻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人,都被翻得掉了下来.这是匹坏马,所以把它退了回来.”张之万对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就马上退回了买马的钱收回了马.等到他骑上马去,温顺善良仍像从前一样,原来是这马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

10、答案:(1)答应/同意(2分)(2)更换(2分)

11、答案:等到他(张之万)骑上马去,(马)温顺善良得仍像从前一样。(3分)

12、答案:“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2分)/“连易数人,皆掀坠”(2分)/“方乘,遂为掀下”(1分)13、答案:B(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许昌有个读书人叫张孝基,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没出息,富人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就把全部的家产都托付给了张孝基。张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后来,孝基看见了富人的儿子在路边乞讨,同情地说道:“你会浇灌园圃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能够(通过)浇灌园圃来得到食物,就太幸运了!”孝基便让他去浇灌园圃。富人的儿子渐渐能够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行为变化感到奇怪。又问道:“你能管理仓库吗?”答道:“让我浇灌园圃,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幸运了。”孝基就让他去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顺从而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于是便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11.(1)过错(2分)(2)慢慢地(2分)

12.孝基让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3分)

13.不肖(1分)他发现妻子的兄弟已经改过自新,不再像原来那样(1分)14.C(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张耳,陈余都是魏国有名的士人.秦国灭掉了魏国之后,用大量财物来悬赏他们两人.两人于是改变姓名,逃到了陈国,做了里监门这个职位来养活自己.一个小吏曾经因为一个错误要鞭笞陈余,陈余十分愤怒想要起来反抗,张耳用脚踩了他一下,示意自己来受鞭笞.小吏离开后,张耳于是带陈余来到桑树下面,批评数落他说:“过去我跟你说了什么,如今被小小的羞辱了一下,就要杀死一个小吏!”勾践忍辱负重住在石头屋子里,淮阴王韩信从别人的胯下爬过,都是忍了小耻辱,来成就大事业.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11.答案:(1)拉(2分)(2)比得上(2分)12.答案:D

13.答案:浅躁(1分)忍小耻(2分)14.答案:C(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压出的痕迹)都符合笔直的墨绳,左右拐弯(的车痕)都符合圆规划出来的圆。庄公觉得造父都不会超过他的技艺,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圈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说道:"东野稷的马将会翻倒的。"庄公沉默,没有回答。不久,东野稷果然翻车了。庄公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失败?"(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尽了,却还强迫它奔跑,所以说会翻车的。"

11.(1)拜见(2分)(2)尽(2分)12.D(3分)

13.马的力气用完了,还在强求它拼命奔跑(2分)

14.参考:①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必败。②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为,否则物极必反。③凡事要有一个度。(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赵开心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归聚,谄媚贵权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离开了京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当时独有吴园次一个人与众不同,不因赵开心的宦途浮沉改变(对他的)态度。赵开心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看儿子友沂,对他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赵开心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园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边扶助他们,把小的那个当儿子看待,又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这一时间,人们都感叹赵开心善于识别他人。

12.答案:(1)等到(2)回头看(2+2分)

13.答案: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3分)

14.答案: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2分)15.答案:A(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热敷的方法,顿时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大大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走路,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柱着拐杖儿童见了会嘲笑我,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匍匐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过于没有热敷时。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妨害其他人罢了。”

12.离开。发作。13.D14.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15.洁身自好,看重自己的名誉,怕自己的评价助长骗子的行为,给民众带去不好影响。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5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赵匡义)特别知遇关照。有一个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靖(李靖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被财物拖累的人,古代的大贤也很难做到。

11、答案:(1)C(2)A

12、答案: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敬佩慨叹,认为他(吕蒙正)比唐朝宰相李靖还要贤能。

13、答案:朝士献镜求知14、答案:寡好而不为物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本文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儒家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

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田子为相回家,带回来一百镒黄金给母亲,受到追问。第二层,母亲认为做官也要吃饭,受钱就是不义、不忠、不孝。要赶儿子走。第三层,田子愧惭走出,把钱还给朝廷,退请就狱,田子复为相,其母受到奖赏。

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使他们代代相传。”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

11⑴吃饭⑵跑12你是怎么获得这些钱的?

13⑴不取不义之财⑵不做不忠之事(忠、义)14田子知错就改的品质(母亲教子有方1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王敦想借不孝的罪名废掉明帝。每次说到明帝不孝的状况,都说:“这是温太真说的。”一会儿,温太真来了,王敦便摆出他的威严的神色,问太真:“皇太子为人怎样样?”温太真答复说:“小人没法儿估量君子。”王敦声色俱厉,想靠威力来迫使对方顺从自己,便重新问道:“依据什么称颂太子好?”温太真说:“太子才识的广博精深,似乎不是我这种认识浅薄的人所能估量的;可是能按照礼法来侍奉双亲,这可以称为孝。”

12.答案:⑴等到⑵听从(服从顺从)13.答案:B

14.答案:温正色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小人无以测君子、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只答“正色”给1分)15.答案:C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呢?”谢安说:“贤明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11.(1)到……去,拜访(2)议论、谈论12.A

13.寒温而已14.寡言沉稳(答出寡言、说话少、沉稳,均得分)、处变不惊。(或镇定自若、遇事不慌乱等,意到即可,均得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时,每年冬至节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返回.独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随即离去,要求必须有转运使的回信;转运使身边的人劝他走,他都不听,以致呵斥驱逐也不走,还说:“宁可得罪,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里去.”当时苏子美在座,甚为吃惊,觉得奇怪,就说:“这做仆从的都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恐怕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于是就写了一片纸作为答书,那吏人才离去.苏子美回到吴中一个多月,收到蒋堂的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强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播名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

12.答案:(1)返回(2分)(2)终于(2分)

13、答案:(蒋堂)于是写了一封回信(或:于是写了一封信回复他),那使人才离开。(答题点:为、之、去,第二句的主语要出现,缺一点扣一分。)(3分)14、答案:(1)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2)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2分)

15、答案:C(3分。A项不同义;B项不是因为使人野狠;D项本文主要是说县令,而非蒋堂。)

六、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才,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把家产全部托付给孝基。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很高兴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12、答案:(1)全部(2)让,叫,令13、答案:CI4、答案:不肖,被斥逐

15、答案:(1)有恻隐之心,让他来家里灌园(2)考察富家子能改过自新之后,把(其父)财产给了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