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戏曲越调文雅深奥乡土气息浓厚文旅中国

来源:阮 时间:2023/3/15

年,越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单位为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许昌市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越调表演风格独特,善于表现激昂慷概、悲壮高歌的场面,也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情感,中原地区民间音乐特色和乡土气息浓厚。

越调,流行于河南、湖北北部、陕西、山西及安徽部分地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演出形式有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以及越调大戏班三种。

最初越调的唱腔为曲牌体,到清代中叶以后逐渐转变为板脸体,宫调式为其主要的调式;板式有慢板、导板、铜器调、赞字、哭腔、流水、飞板、紧打慢等;此外,还有吹腔和杂调等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越调的调高一般为1=E或1=F,唱腔由上下句形式构成,唱词一般以七字、十字为主。

越调的唱词少、道白多,其语句相对比较文雅深奥,唱调多以一定的曲牌和调门演唱。

越调的伴奏乐器在文场一般以象鼻四弦为主,常用有竹笛、三弦、唢呐、笙、二胡、中胡、中阮、古筝、琵琶、大提琴、鼓板、手擦、大锣、小锣、堂鼓、低音锣等。

越调脚色相对齐全,有文生、武生、大红脸、二红脸、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浪旦等十几个行当。

《秦琼卖马》《金蹬救主》《踢狮子》《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乌江岸》《一捧雪》《十王宫》《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挫柱》《卖豆腐》《民三怕》《三哭殿》《摸楼》《官三怕》《送灯》等为其代表剧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