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是根据原著中贾宝玉的一段唱词谱曲的歌,这些词句唱出了贾宝玉对大观园中的众多女子悲切命运的嗟叹,也表达了他不变的痴和情,它唱出了痴情儿女不胜相思之苦,洒泪泣血的愁苦之情。红豆曲是八七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先后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宝玉与薛蟠等人聚饮之时,第二次是贾府被抄没落之后,如果说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贾宝玉,那应该就是痴。这首红豆曲原本是贾宝玉在酒席间即兴而作的小调,但当贾府败落之后,红豆曲再次响起,唱的却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万千。贾府被抄以后,宝玉流落到海边,打开手绢,包里面是黛玉送他的玻璃绣球灯的碎片,此时红豆曲响起,伴着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真是悲绝,千古妙哉。
贾宝玉是一个痴情至极,率性而为的人,他认为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世界如鲍鱼之肆,女人世界则若芝兰之室,因此,他对大观园里的女儿们自然是比别人多了几份关心和爱怜。其中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迎春,容貌甜美,心地善良,但她性格懦弱,逆来顺受,命运可悲可叹,父亲贾赦为了官场的升迁,执意把她许配给了被称为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恶棍孙绍祖,迎春出嫁后,惨遭丈夫虐待的遭遇传到宝玉的耳朵里,对二姐姐心疼不已的。宝玉便常常到迎春出嫁前所居的紫菱洲馆徘徊。可是紫菱洲馆已人去楼空,草木凋零,目睹着这一切,宝玉的内心更觉悲凉,会比写下了这一曲怀缅迎春往日时光的紫菱洲歌。
紫菱洲歌是贾宝玉因迎春出阁嫁恶棍孙绍祖的伤感之作。也是对迎春出嫁后人去楼空,草木凋零的旧居环境的宿命感慨,此曲委婉伤感,催人泪下,唱出了宝玉心中的那份悲凉与冷清。除了对姐妹迎春的怜惜之外,宝玉对自己的丫鬟晴雯也是一片痴心!晴雯是宝玉的大丫鬟,风流灵巧与林黛玉相近,晴雯去世以后,贾宝玉为晴雯写下了悼词,芙蓉女儿来。贾宝玉以无限惋惜的心情,追悼自己和晴雯近五年八个月的相处时光。而早已将红楼梦深深烙印在心里的王立平,自然也要为芙蓉女儿诔谱上一曲。可没想到,这首歌竟然成为红楼梦组曲中最富有争议的一首歌。晴雯长得风流灵巧,是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
她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聪明灵巧,出类拔萃,常常得理不饶人,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嫉妒,最终被赶出了大观园,在表兄家中愤恨而死。您可能会奇怪了,为什么晴雯如此悲惨的命运?王立平却选择为她配鲜活明快的曲调,有人于是提出质疑,说晴雯歌的曲风和歌词不符,那么王立平这是何用意,其实晴雯虽眉眼好像明媚,性格却不同于林妹妹,她是灵慧娇俏偏右,拳无心悸,心比天高,却又身为下贱,这就注定了她一生命运的悲剧,这也是词曲的基点。所以无葬花吟的悲切有着晴雯式的明朗,而王立平在创作中有一部以悲伤的情调来哀悼晴雯,而是以轻快的节奏还原一个可爱而富于灵气的少女形象,让鲜活快乐的晴雯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有人说芙蓉女儿诔是对晴雯人格悲剧的悯惜,更是对黛玉人格悲剧的爱惜。然而,芙蓉女儿诔不只是到晴雯或黛玉,更是对大观园所有冰雪般纯洁花月般美丽金鱼般尊贵的女儿们的惋惜之歌。因此,在为大观园里这些女子们创作这些歌曲的过程中,王立平总是深深地沉浸其中,经常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而他更是为其中一位女子创作完歌曲后,趴在钢琴上泪流不止,久久不能平静,这个人又是谁呢?探春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在贾府女儿中排行第三,她是红楼众姐妹中性格最直爽刚烈的一个。为探春远嫁谱写的分骨肉,也是全剧音乐气势最恢宏最为凄厉的一首。的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第一次梦游太虚幻境仙姑售假,加在天之灵所托来教化,加宝玉的政策判词,以及预示金陵十二钗命运的红楼梦曲,都预示了探春将来的命运是远嫁他乡,而这首歌曲正是描写了探春远嫁的当天全家人为她送别泪流满面的场景,红楼梦的深沉,其中不但有着亘古不变的复杂人性,更有着饱经沧桑的细腻情感。王立平回忆这整个创作过程,他自称从未有过灵感的会晤,如果说有年年底写最后一曲分骨肉的时候,他回忆说,当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情感强迫着自己要把它写下来,那是在年12月的一天早晨,历经了几年的创作过程,王立平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开始创作。这一天,当他琢磨着曲调。读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这句诗,王立平突然被触动,他仿佛真切地看到有一个文采精华观之忘俗的女子身披嫁衣,眼中满含不舍与哀痛,吃吃回望的场景,除此以外,王立平还把原著中预示着人物命运的几首判词和歌词与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谱写成歌曲,这叹香菱就是其中之一!
香菱是甄家的掌上明珠,却在三岁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又被薛蟠强买为妾,谁能想象得到曾经娇生惯养的小姐,最后会沦为一个让人作贱的奴才,并最终香魂返故乡。这首曲子委婉悲泣,给人一种痛断肝肠的哀伤。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在红楼梦12金钗中是聚光灯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位,她直爽泼辣,精明能干,但也有着阴险毒辣的一面。她富贵时呼风唤雨,败落后草席裹尸,这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曲,作者为其谱写的主题歌聪明类红楼梦中难得的一首快节奏歌曲一。这首歌曲用叹息的语调,短小的词句和不断重复的旋律,演绎着对人生的讥讽和嘲弄。除了这些大观园的金钗们,王立平还为另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创作了背景音乐,这个人又是谁呢?
刘姥姥,红楼梦中不多见的喜剧人物,虽然她在剧中只出现了三次,曹雪芹大师也没有为他留下诗句和判词等,她朴实憨厚的性格和庄稼人特有的腼腆,改变了大观园里一成不变的节奏曲,作者王立平先生为她设计创作出了简单诙谐的旋律,一把三弦,一只二胡,就描画出了刘姥姥这样一位朴实憨厚的村妇形象,突出了他特有的性格。而曹雪芹把刘姥姥请进园中就是以此来展示家族的鼎盛时代,当然,观众们也随着刘姥姥的视角,仔细感受了一下贾府的荣耀和奢华。巧妙的音乐对白烘托出一个朴素滑稽的刘姥姥的形象,尤其是刘姥姥吃酒带醉时的音乐,给人一种幽默诙谐,轻松愉快的美感,历经坎坷,倾尽心力音乐创作中获认可,王立平竟然力排众议,找了一位外地的业余歌手陈力。新人陈力不负众望,完美演绎倾倒世人,他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注入到歌声中。
关于红楼梦的解读,关于梦中人物命运的猜想一直以来都莫衷一是,然而王立平谱写的红楼梦音乐却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王立平说,自己把所有的才华都献给了红楼梦,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历经了四年半的空前磨难,他为红楼梦的音乐创作倾尽了所有的心力,然而当谱曲时遇到的所有坎坷都历经下来,之后,当音乐与影相合在一起制作时,王立平却躲在家里没敢去看,这又是为什么。因为红楼梦音乐的创作是前无古人的,他并不能确定自己创作的歌曲是否也是观众心目中的红楼梦,为此,他实在是心里没底,如果导演这个时候说歌曲和电视画面对不上的话,他真不知道该如何重写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导演交代。可是没想到最后王扶林导演告诉他,音乐特别合适,片子不用动就像对着剪的一样,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王立平急得抓破了头皮,到底是什么事呢!
精雕细琢的红楼梦组曲创作完成以后,必须有个合适的人来演唱,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歌曲创作之初,就有许多著名歌手像王立平毛遂自荐,但却都被王立平一一婉拒了。最后,王立平竟然力排众议,找了一位外地的业余歌手陈力来演唱,陈力是王立平在长春的一次联欢会上偶然发现。在此之前她是长春一汽流水线上的化验员,没有多少演唱经验,从汽修厂直接进入红楼梦剧组他一呆也是三年,和其他演员一样,他也参加了红楼梦培训班的学习,还在剧中客串了一节演了刘叟。那么王立平。为什么要找这样一位新手来完成如此分量的演唱任务呢?因为王立平认为,唱红楼梦需要的是技巧之外的纯真,这种青涩感已经形成,演唱风格的专业名家不可能具备。和演员只选新面孔一样王立平也不希望观众在看,在听时去联想演员过去的形象,他要的是一种初来乍到的纯纯的,略带生涩的音乐感觉。但是训练一个新手,就像打磨一块璞玉一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力虽然唱过京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嗓子也好,但他没进过录音棚,离专业歌手还差得远。
王立平除了教她怎么用音乐塑造人物,还要教她视唱练耳等基本功,他教了一个多月,从一个字一个字地唱。陈力唱的每一个字音,虚实停顿拖腔,都是一点一点精心设计出来的。当时陈丽的丈夫因故身亡,或许是感怀身世,她将自己的情感完全注入到歌声中,唱的苍凉凄美,肝肠寸断,动人魂魄。央视原副台长阮若琳后来还给王立平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们松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们要的红楼梦。我们懂了,你为什么要请这样一个人来演唱,这一切都归功于王立平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和对作品的理解,每个人看红楼梦都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观看的视角也会不同,得到的感悟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有人说青春年少时第一次看红楼梦时最喜欢的歌曲是题帕三绝,红豆曲和枉凝眉这几首因为歌中隐藏着对懵懂爱情的渴望,长了几岁后再看红楼梦就比较喜欢分骨肉,葬花吟,因为有更成熟一点的家庭和亲情观念在里面,再后来在社会上几经挫折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第三次再看红楼梦,突然听到聪明雷时就泪如泉涌了,凄婉的女声伴着王熙凤被拖曳在厚厚积雪中散乱的发髻,多少辛酸泪,多少红尘梦多少,世俗事都只是过眼烟云,随着歌声回忆整个音乐创作过程。王立平曾经充满感慨地说,我受到的磨难是空前的,对这些作品我真的是倾心倾力,花了四年半的时间,每一首曲子王立平都做到了极致,他说,红楼梦音乐是目前自己所有作品中经历的时间最长,付出的辛劳最多,例行的磨难,遭遇的困难,最多的一部作品,是正因为曲作者对红楼梦如此的痴迷,如此的眷恋,如此的不舍,才创作出了如此的传世之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