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资源 >> 正文 >> 正文

名师频道阮祥毅李白诗歌构思与表达

来源:阮 时间:2022/7/12
北京青春痘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阮祥毅,广东省顺德华侨中学特级教师

李白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想象瑰丽奇特,表达灵动多姿。李白诗歌的这一特点,使人们觉得,李白诗歌的构思与表达呈现的似乎只是自由驰骋,天马行空,不受拘束,却鲜见有人提及其构思的严谨度和语言表达的密致性。这也与历来人们认为诗歌注重的似乎只是形象性,不会讲求逻辑性的偏见有关。实际上,经典名诗的内容构思与语言表达,往往都是外在形象性与内在逻辑性的高度统一。李白诗歌表现得尤其突出。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李白诗云:“诗境虽奇,脉理极细。”可谓灼见。明白这一点,对于我们指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意蕴和体悟其构思表达的妙处多有助益,对学生进行形象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的有机统一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我们不仅应学习借鉴李白诗歌的形象性写法的高妙,也应当学习其构思结体的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密致。下面就以李白《蜀道难》这篇代表作为例,对李白诗歌构思与语言表达所具有的逻辑性严密性情况作一例说。

一、内容层递依次连接,次序严谨不可变更。

李白诗歌充满奇异的想象联想,比喻新奇而夸张,内容手法都极其丰富,极显浪漫色彩。而这些丰富的想象联想,比喻夸张,则是按一定顺序,十分严谨地构思成段成篇的。如第一部分,开篇惊呼造势,先声夺人,直现主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全篇总起,也是第一部分的总起。第一段后面围绕这总起,依次慨叹蜀道难通、开通惊险、通后难行的次序,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表现主题。蜀道难通的内容借助于蜀国开国传说的神思联想,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夸张写法,和只有鸟道没人通行的特异状况来表现。开通惊险则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奇传说来表现,显示蜀道开通不仅要依靠神力,而且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山崩地摧壮士死”,可见蜀道开通何其之艰难又何其之惊险。写蜀道开通后难行这一层次,则按神话、半神话、动物、人行的顺序,依次表现蜀道难行的主题。神话是太阳神到了蜀道无法通行便绕道而过。半神话是连黄鹤都飞不过去。黄鹤既是现实中的鸟,也具有神话的性质,崔颢《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黄鹤”,便是仙化之鸟,所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属于半神话;猿猱是攀援高手,攀爬能力远高于人类,可猿猱也愁攀援,可见蜀道确确实实的难行。最后出场的是人类。“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其安排具有相连有序,层递紧密,次序不可调换的严密性特点。为什么蜀道难行的内容按太阳神、黄鹤、猿猱、人的次序排列?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旨归不在表现蜀道本身之难,而在要表现人行难的主旨。蜀道难的核心内容是人行难。前面的神话、半神话、动物的联想和想象,都是虚写,是为表现人行难这一核心内容做渲染,做铺垫的。这些渲染铺垫极富层递性,最后自然巧妙地归结到人行难上来。而神力依次递减,攀行难度则依次递增,利于突出人行蜀道难的主旨。神尚且难于攀行,何况人呢?由此可以看出诗作构思的逻辑层次的严密性。其丰富而奇异的联想与想象,并不是乱云飞渡或天马行空般杂乱无章地凑合起来,而是按照严密的逻辑构思递相连接。诗作构思可谓神奇精妙。

再如第二部分,开头“畏途巉岩不可攀”,既呼应前面一段蜀道高险难行之内容,又有着第二部分总起的作用。接下分写,按旅人悲愁与蜀道惊险两大层次,分别呼应总起。旅人悲愁与蜀道惊险之间有着因果关联。旅人之所以悲愁,就是因为蜀道无比惊险,故有“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慨叹。旅人悲愁一层是呼应“畏途”二字,突出“畏”的心理状态,渲染气氛,惊叹造势,“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这里渲染了悲凉恐惧的浓厚气氛,既呼应了总起,很好突出了险途令人“畏”愁的意蕴,也起到了制造悬念铺垫造势的作用,何以见得“畏途巉岩不可攀”?为何“使人听此凋朱颜”?诗歌接下便以如椽大笔,加生花妙笔,具体展示蜀道那令人震撼的惊险,呼应“畏途巉岩不可攀”。这里直接呈现蜀道难的内容,其次序安排,也体现出构思的层递性和严密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先从远处着笔,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静而动,写出枯松倒挂,绝壁险悬,瀑流飞湍,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视觉形象的远景静态图画,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镜头。写了远视静态景观后,跟踪而来的是动景,是一组视听组合的近景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令人惊心动魄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些形象化的生动描写,构思周至,次序井然。先写远景,从高到低,只有视觉形象;拉到近景,不仅有视觉形象,更有听觉声响,随着景观的越来越近,声响也越来越具有震撼力。开始是“争喧豗”,而后则是“万壑雷”。经过这样一步步极富层递性的描述渲染,把人行蜀道的惊险之象展现得鲜活逼真,使人仿佛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从而,开头总起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得到了切实的印证,“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悬念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结尾“其险也如此”,既是对前文具体描写的归纳,也是对本段开头总起的呼应,真可谓前后勾连,紧针密线。其构思的逻辑性严谨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诗歌主题逐层演进,运思严谨结构立体。

《蜀道难》内容写法的丰富多彩,表现出主题的丰富深刻。其主题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以三次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复唱形式为外在语言标志递相连接,形成语意层递的三个部分。三个部分诗意内蕴不断丰富拓展,形成金字塔似的立体构思特点。

1、显性主题——直言具象的蜀道之难行。这一主题贯穿全诗,而以第一部分为重点。第一部分从三个层面突出具象蜀道的难行。第一层面,惊呼造势,先声夺人,直现主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层面,以蜀道难通,开通惊险的画面,来表现主题。第三层面,以蜀道开通后的难行之状,进一步表现主题。

2、隐性主题——慨叹人生旅途之难行。这一主题贯穿二、三层次,而以第二部分为主体。第二部分也有具象蜀道之难的内容贯穿其中,但只有寥寥四句是直接写蜀道之山高水奇,旅途惊险,大半则是表达对友人旅途的关切担忧之情。这一部分重心显然已由对蜀道本身的难行慨叹,转移到对人,对社会人生的关切上来了,表面是慨叹具象蜀道之难,实则隐含对人生旅途难行的关切。

3、拓展主题——这一部分继续有具象蜀道之难行的内容,特别提到的是剑阁,这是蜀道上的一个闻名天下的关隘,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形势。同时,这部分承接第二部分关切友人的思绪,仍然含有对友人的劝诫提醒——“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暗示官场仕途的凶险,提醒友人防范,体现对人生旅途的关切。而这里的剑阁,在历史上具有军事、政治的价值,其“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则直指国事,因而诗歌第三部分由对人的关切又转到对国事的关切上来了。最后一部分是显性主题、隐性主题、拓展主题的合一,重点在对国事的关切。对国事关切中,也包含对友人,对人生的关切。

诗歌这样三个层次的安排,其构思不是线性,也不是点面呈现,而是金字塔似的立体构思、体现出内容逐次演进,主题不断丰富拓展与深化。诗作以具象蜀道之难行的内容贯穿全篇,而重点则在第一部分咏叹具象蜀道之难,形成塔式结构的顶端;第二部分结合具象蜀道之难的描述,重点咏叹人生旅途之艰险,构成塔式结构的塔身部分;第三部分则以具象蜀道之难的描述为起点,仍然隐含人生旅途之凶险之寓意,重点则是咏叹国事之艰险,构筑成厚实的塔式结构的塔基底部。正因为有这样不同层次的多重意蕴的构成,后人解读这首诗,便有不同的主旨认知,有人认为这只是对蜀道之难本身的慨叹而已。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借蜀道之难隐喻人生旅途之难,也有认为这是借蜀道之难,表达对国事的担忧。这多元的解读,正体现出这首诗构思精妙,主旨丰富深刻,不同人会从中读出不同的体认。而人们体认到的这些,在诗中并不是杂乱无序地呈现,而是逻辑严密、表达周至,有迹可循地依次立体呈现的。

尤为令人称叹的是,其表现主题的咏叹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其安排也是特别的有讲究,开头段出现在段落开头,中间段安排在段落中间,结尾段则放在段落结尾,可以看出其安排的匠心独运,精致非常。这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不仅起到一唱三叹,反复强调,鲜明地突出主题的作用,而且还引出更丰富的内容,既表现蜀道本身的高险行难,又表现人生旅途的惊险,建功立业的艰难,还有表现社会政治的凶险,表达对国事隐患的忧虑与关切,从而使主题意义更加丰厚深刻。

三、语言衔接前后呼应,勾连紧密浑然一体。

整首诗以惊呼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以长叹结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首尾呼应非常紧密。而第二段与第一段,第三段与第二段,在内容上也多有呼应,进一步显示其构思及语言表达的紧针密线的精致巧妙。如第二段“连峰去天不盈尺”与第一段“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扪参历井仰胁息”相呼应;第二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与第一段“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也是遥相呼应。内容上虽是呼应的,但描写的角度与侧重点则不同。前者突出蜀道本身的行走之极难,后者突出友人旅途所见景象之惊险,借以表现人生旅途之艰险。前者有些内容为概述,如“冲波逆折之回川”,后者则对其景象气势作了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描述,“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从而为关切友人提供了真切详实的理由。第二段开头有“问君西游何时还”的关切之意,第三段则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牵挂之情。两者内容上呼应,角度也有不同,前者着眼于对人生旅途惊险的关切,后者则是在国事凶险中对友人的挂牵。这些呼应,内容相同,但角度不同,写法各异,因而没有重复累赘之流弊。其密致而精巧的构思与语言表达,使得全诗的内容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丰富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歌的主旨。

学习这首诗时,学生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段前面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可后面又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这岂不是前后矛盾吗?我问学生,这两句是在同一层次吗?经过讨论辨析,体悟到前面是讲蜀道高险难通,后面是讲蜀道开通后的人行之难,是在不同层次。我再提醒学生,前句与哪句相呼应,后句又与什么内容相关联?经过研读,发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是呼应“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既然不通人烟,当然只有鸟道了。“有鸟道”的意思就是无人迹,与“不与秦塞通人烟”紧密呼应,联系非常密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与前后句的太阳神绕道而行,猿猱愁攀援的意思一起,都是夸张想象,为后面写人行蜀道之难做铺垫,作衬托,突出了蜀道之难行。看似矛盾的两句,因为是在不同层次,为不同的内容服务,起不同的作用,所以,他们实际上不存在矛盾。相反,它们与各自的中心内容呼应联系,非常紧密,表达恰到好处。这样的紧密呼应,使全诗及其各个部分自然天成,浑然一体。

第二部分开头“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表达对友人旅途艰险的关切担忧之情,结尾“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关切之情依然是溢于言表,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而中间的主题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呼应开头“畏途巉岩不可攀”,又勾连结尾“其险也如此”,前后中间呼应衔接是多么的紧密!写旅人悲愁一层,先描写景象,寄情于景,后议论抒情,表达感慨之意,共同表现蜀道难行的主旨。语言表达极有层递性。描写先侧重从视觉形象着笔,从反面映衬旅人的悲愁情绪:“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古木林间哀号的鸟儿虽然带有悲愁,但它们毕竟有雌雄相伴,不至孤单,而行进在蜀道上的友人却孤寂独行,备尝惊险恐惧与哀伤,无人相助相慰;紧接着又侧重从听觉形象着笔,正面映衬友人的悲愁:“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通过景象描写渲染气氛,正反映衬,把旅人孤寂恐惧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后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慨叹便水到渠成,点明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学生在学习这一段时提出:在“畏途巉岩不可攀”后,删去写旅人悲愁的部分,直接写蜀道惊险的景况,“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样岂不是语言衔接更加紧密,主旨更加鲜明突出吗?后经过反复揣摩,觉得开头“畏途”的“畏”字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而直接写蜀道惊险的内容则是表现其客观境况,不能体现“畏”字的心理感受意蕴。写旅人悲愁这一层次的文字,正是表现心理感受的具体对应内容。没有这层文字,“畏”字的主观感受就无从得见。这一部分诗意的侧重点在表现对身在畏途的友人的关切之情,而关切友人,又重在关切其心灵。没有对友人悲愁心境的感知,就谈不上对友人的关切。再者,没有这部分作铺垫制造悬念,诗意内容不够丰富,蓄势不足,表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旨的力度也就不够。所以,表现旅人悲愁的那些文字,作用至为重要,不可或缺,体现了李白诗歌语言表达的严密周至。

科学是严密的,但科学离不开幻想,离不开想象,如此,科学才能不断开拓创新;而艺术,是充满想象,灵动多姿的,但艺术也离不开逻辑,离不开严密。如此,艺术设计才能更加周至巧妙,更加精细完美。无论是从事科学事业,还是从事艺术创作,形象性与逻辑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双翼。尤其在思维表达注重形象性的诗歌学习与创作领域,语言逻辑性严密性的把握,不可忽略。这样,我们就可以借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既学会思维的形象性,灵动性,又能把握行文构思的精密周至和语言表达的衔接有序,从而为科学或艺术的创新创造,奠定坚实的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基础。

编委会

主任:李仁甫

副主任:卓立子李欣荣周友喜莫羽

主编:丁学松

副主编:莫羽(兼)陈玉蓉刘苏梅杨丽丽潘彤彤

邱利群吉红艳李少卿陈海峰

本期制作:李少卿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shengchengyuwen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