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PierreBonnard
三国曹魏时期有一位名士和大臣,叫做许允。不过本文的主角,不是许允,而是他的妻子阮氏。
阮氏是卫尉卿阮共的女儿,阮侃的妹妹。她很有智慧,然则相貌丑陋。
有关这位阮氏,有几个小故事,很有意思:
1.捉夫裾
作为少年才子,许允大概也有点自命风流。在许允与阮氏新婚当夜,都已经拜完天地了,却好歹不想去新房。大概是因为,许允觉得阮氏实在不好看,不愿面对她。
想必两人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因为这个事情,许允的家人都非常发愁,不晓得如何应对。
这会儿,有人前来贺喜。
阮氏让自己的婢女去打听下看是谁,婢女说是桓范。
阮氏挺高兴的:“这回好了,完全不用担心了,桓郎会劝他的。”
果然,桓范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非常真诚地去劝说许允:“阮家肯定不会平白无故将丑女嫁给你的,此中必有深意,我觉得你应该再仔细思量一下,起码要明白其中的意味。”
不得不说,这番话很有用,立马就挑起了许允好奇心。
因为许允听了桓范的话就去了新房,不过,真正见到了新娘,他又打了退堂鼓,马上就要退出去。
阮氏一看,心里明白他如果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必须搞定。
因此,阮氏一把抓住了许允的衣襟,让他留下来。
许允无奈,就问阮氏:“妇人应当具备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觉得你有几个?”这话就很犀利,也很不留情面了。
阮氏并不生气,而是反问:“四德中,我仅仅缺少容貌而已。但是,君子应当具备的百种美好品行中,您又占了几条呢?”
许允理直气壮:“我样样都有,占全了!”
阮氏回道:“所谓百行德为首,您爱色不爱德,居然好说样样都有!”
许允被这话说的非常惭愧,终于留了下来。从此以后,两人互相敬重,感情甚好。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阮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急智。作为女性,她虽然容貌丑陋,但是对自己的德行和才具非常自信。
况且,她也会识人,比如桓范一去她就知道自己有了机会。比起一味自怜,她这种遇事不慌,又有急智的态度很令人佩服。
有的时候,容貌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日子很长,如何对待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证明,阮氏的确具备她所说的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她帮助了许允很多。
2.以理夺
在担任吏部郎的时候,许允任用了很多他的同乡。
这个事情后来被魏明帝知道了,窃以为,想必是有人告状了。
魏明帝挺生气的,派了虎贲军去捉拿他。
许允非常慌乱,阮氏忙抓住时机劝说他:“对于英明的君主来说,以理打动人比较合适,用求情的方式很难达成目的的。”
这是这个以理夺救了许允。当然,许允本身也是具备一定聪明智慧的,立即就明白了夫人的意思。
因为见到魏明帝接受审问的时候(说明许允也是有一定级别的,皇帝亲自询问),许允是这么回复的:
“孔子说过,提拔任用人才要找你了解的人,这样才是合适的。臣下的同乡,是臣非常了解的,这也是臣任用他们的原因。如果陛下您不相信的话,是可以审核的,看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的话,臣甘愿认罪。”
这就让魏明帝有所好奇,事情也有了转圜的余地。
因为魏明帝查验结果是:许允任用的人,都是非常得当的(这一点充分说明,许允也没有乱来,起来每个职位的人都是做事的,也符合职位要求)。
这个时候,魏明帝就释放了许允。再一看,许允穿着非常破旧的衣服,心知自己冤枉了他,后悔之余,又赏赐了新衣服给许允。
在许允被抓走的时候,全家人都非常害怕,哭了起来。
唯独阮氏,神态自若,还劝说大家:“不需要担心的,夫君他一会儿就回来了。”
劝说之余,阮氏还给许允煮好了小米粥。
果然,如阮氏所料,许允很快就回来了。这一波,阮氏可说是救了许允一命。
此事足以见得,阮氏聪慧明达、见识过人。
3.率胸怀
对于朝局,阮氏甚至比丈夫还了解。
她曾经劝说许允不要与李丰、夏侯玄来往。那会儿朝政动荡,李丰、夏侯玄与司马师和司马昭不和睦,后来更是打算发动政变诛杀司马师。
当然,政变失败了,司马师因为暂时没有证据,只杀掉了李丰、夏侯玄。许允以为逃过一劫,阮氏却认为灾祸并没有幸免,就要来了。
果然,司马师因为许允与李丰、夏侯玄过从甚密,并没有打算放过他。终于找了个理由,将他流放乐浪郡,许允在流放途中去世。
对于许允的结局,阮氏早有预料,在许允门生前来告知消息的时候,阮氏在织布,神色也没有任何变化。
门生害怕司马师威胁到许允两个儿子的生命安全,想要把两个孩子藏起来。阮氏认为,许允的事情与孩子无关,只是自己行差踏错。
当然,她也没有坐以待毙,还是做了一些准备。
为了让司马师彻底放下猜忌之心,阮氏带着孩子们去给许允守墓。
更是在司马师派钟会来观察许允两个儿子的时候,做了这些嘱咐:“你们虽然是不错的孩子,不过并没有很大的才具,不会引起重视的。在回答钟会问题的时候,坦率一些,自然流露,就无需担心什么。另外,钟会来吊唁的时候,你们也不必哀伤过度。如果钟会停止了哭泣,你们就也停下不要继续哭了。当然,你们也可以稍微问一些有关朝中的事情。”
阮氏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表示自己和孩子们没有复仇之心,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两个儿子的表现,也表示对父亲的死没有太大的悲伤。问朝廷的事情,是表明了有做官的渴望,那么就更加不会报复了。
最终,钟会回报了这些情况,司马师认为他们没有威胁,就放过了他们。
事实证明,孩子们还是很听阮氏话的。因着依照阮氏说的去做,他们终于躲过一劫。
母亲的胸怀是孩子最初的教育。许允的两个儿子,后来都做了西晋的官员,有所成就。
阮氏见识不凡,聪慧明达,对朝廷局势非常明了,又会识人,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
坦荡是一种气度,把心放平,把事看轻,才会活得舒坦,活的快乐。
人生海海,审时度势,心态平和,方能在不平静的生活里过一份相对平静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