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么一部辉煌巨著,读不懂肯定拍不好,时代不同也拍不好。
曹雪芹写红楼,“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是一部用血写的书,用泪写的书。这血和泪,不仅仅是曹雪芹一个人的,实际上融合了我们民族的血和泪,融合了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血和泪,也融合了千千万万的卑贱者的血和泪,也融合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伟大作家和思想家的血和泪,正是“不是情人不泪流”。
王昆仑先看看87版的顾问阵容。
主任委员:王昆仑(-),著名的红学家,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副主任委员:王朝闻(-),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姐》一书行世。
顾问:朱家溍(-),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
成荫(-),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林辰夫,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阮若琳(-),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儿童电视艺术研究会会长。
沈从文(-),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有《边城》、《中国服饰史》等。红楼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启功启功(-),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吴世昌(-),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吴冷西(-),时为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周扬(-),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书法家。
杨乃济,著名旅游学家。
杨宪益(-),著名翻译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国人)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全本《红楼梦》,由于译文准确生动,在国外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
赵寻,戏剧评论家。
钟惦棐(-),影视评论家。小说家阿城之父。
曹禺(-),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雷雨》、《日出》作者。
蒋和森,红学家。
戴临风,红楼梦监制、时为中央电视台台长。
87版《红楼梦》生于大师尚未远走、人心尚有敬畏的80年代。
这其中的心酸和甜蜜,或许才是看87版《红楼梦》最值得细细咀嚼和品味的部分。
杨乃济(中间左起)当年编剧之一的周岭是这么说的:
民俗大家邓云乡,手把手地教演员们怎么拿起和放下茶杯,怎么踩碎步,怎么行礼仪,怎么低眉顺眼作出小女儿的情态;清史专家朱家溍和红学家启功亲自示范古人作揖的动作。
目前唯一在世的建筑学者杨乃济,主持设计大观园和荣国府,严格按照明清建筑特征和《红楼梦》原文中的描述,即便学习古典建筑的专业人士,从中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每个人都尽心尽力,而且没有一分钱酬劳。
夏天开会,老先生们坐公交车穿越大半个北京城,顶着日头就来了,年纪大的,连咳嗽带喘,但坐到椅子上,张口就说起《红楼梦》。
“我们今天,到哪里再去找这样的老先生?”说到这里,周岭把手臂支在沙发上,身体后仰,尽量控制自己的眼泪不流出来。但没用,67岁的周岭还是哭了,“再也,再也没有这样做学问的人了”。
周岭(左)陈晓旭(左三)即使这样,当时的批评意见也很大,被骂得最狠的,就是如今已经被等同于“林黛玉”的陈晓旭。曹雪芹笔下性格层次最丰富的林黛玉,被电视剧简化为一个刻薄小性儿的爱哭鬼,黛玉内心的悲凉复杂没有展现,反而“将一个‘妒’字移为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反感……”。
但现在看来,这个黛玉却已是经典,因为还没有后人达到她演黛玉的高度。
红楼太伟大了,如果不能读懂书中的兴衰、荣枯、聚散离合这些精神内核,不能理解那个时代,你是无法用其他方式来表达的。
时代飞速变化,人心变得浮躁。在一个崇尚钱的文化时代里,利益和成功成了关键词,曹雪芹笔下的悲凉和深刻,早已经不适,所以,后面翻拍的失败自有道理。
希望一个人心不再浮躁的时代到来,我们再拍一部红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