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文艺晚会”,有一个传说。
年,这台晚会曾在中央电视台和香港电视台同步播出,但因为央视大楼起火,晚会录制的母带被烧毁,这台晚会几近失传。
年,在许多“红迷”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录制的另一个版本。到此,这台晚会才重见天日。
这台晚会有多珍贵呢?
贾府上下,你能想到的,全部整整齐齐、悉数到场。
那时《红楼梦》刚刚播完,对此剧的讨论正值热烈。而所有的演员,尚未离开自己的角色。
凤姐还是那个凤姐、黛玉还是那个黛玉。
宝玉要重返大观园,而刘姥姥带着板儿、骑着毛驴,热热闹闹地登场。
在这场晚会里,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剧情以外的东西。
“二木头”迎春,换上了现代装,成了一名医生;
而贵妃娘娘贾元春,却在路边摆摊卖包子;
黛玉变成了诗人,而凤姐却成了个拍广告的。
你还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红楼梦》中的角色,无论大小,都有着令人惊叹的才华。
花袭人的扮演者袁枚,竟然是当年名震一方的“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她换下了剧中的粗布衣服,成了一个装扮华丽的“狮子精”,拦在路口,决心要与“猪八戒”周旋一番。
而这猪八戒,正是《红楼梦》中,“醉金刚倪二”的扮演者马增寿老师。
马老师何许人也?他乃是素有“京城第一丑”之称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二人联合,一段长达20分钟的《南腔北调》惊艳全场。
从前都没有发现,原来花袭人这么美的。
而“贾瑞”马广儒、“湘云”郭霄珍,同为安徽人,唱起黄梅戏来也是腔调十足。
音乐一出,就令人落泪的那首《枉凝眉》的演唱者陈力,也曾经客串,在剧中扮演掌管后厨的“柳嫂子”。
《红楼梦》剧组,大概是四大名著剧组中最和谐的一个。
看着台下的那些剧中人,你会惊叹于时间的力量。那时候的他们,正值最好的年华,每个人都“美到发光”。
那晚台下的王扶林导演,一直卖力地鼓掌。
而当年的央视副台长,也是“四大名著”电视剧的“决策者”戴临风先生、阮若琳女士,也都笑盈盈坐在台下。两位中国电视剧的功勋人物,在和年,先后离世。
还有李希凡先生、吴祖光先生、冯其庸先生、端木蕻良先生……这些大名鼎鼎的“红学大家”组成的《红楼梦》顾问天团,成就了这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巅峰之作。
端木蕻良先生吴祖光先生为什么只有87版的《红楼梦》会成为经典?
因为那时候的电视制作态度,唯有“认真”二字。
这场晚会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宝玉重返大观园》。
有人说,我更愿意相信,这才是《红楼梦》的最后一集。
落魄宝玉重新返回当年的乐园,却发现姐姐妹妹们都更改了模样,过着另一种人生。
此时的宝玉,只有一个执念——再见林妹妹一眼。
他说,“我这副穷酸样,又怎么好去见她呢——不,我得见,我一定得见……”
但他等来了宝钗。
宝钗成了玩具公司的设计师,仍然在等待她的夫君回家。
宝玉一面嫌弃着宝钗,一面挂念着林妹妹。
可即便在节目的最后,都没能让宝玉和黛玉见最后一面。
《红楼梦》从骨子里,就是一个过于悲伤的故事。
即便是最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场面,都不免让人有“悲从中来”之感。
即便是在剧情外这样欢乐的场面中,观众仍然免不了“泪湿衣襟”。
王扶林导演说,自己最喜欢《红楼梦》中的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脂砚斋在这首《好了歌》旁批注,“忽荣忽枯、忽丽忽朽”。
世间的繁华与落魄,总是忽然而至的。到头来,只换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终究散场,“梦中人”散落各方。
当我们看到这些扮演过剧中人物的演员,命运与角色发生惊人的重叠时,更不免又是一番感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