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48回的林黛玉,就是香菱学诗那一回。
香菱去找林黛玉,是随口笑道,那你要是给我教诗,是我的造化。
林黛玉也是笑着回答,既要作诗,那你要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
这一开始啊,林黛玉这个形象,就出来了。
善良,自信,谦虚,都出来了。
我愿意教你,带你,这是善良。
我能教你,教的起你,这是自信。
自信前面,还得谦虚一下,我虽不通,但教你,够了。
我喜欢这一出林黛玉的坦荡真诚,有侠客范。
香菱说,我拜你为师,但你不能腻烦。
林黛玉这个时候,就开始上课了,敲下黑板,起承转合,承转平仄虚实相对,有了奇句,规则就可以打破不被束缚了。
香菱提了规则疑惑。
林黛玉继续答惑,立意放在第一位,不以词害意。也就是以表达为主。
香菱说喜欢陆放翁“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因为有趣!
黛玉立马敲黑板,悬崖勒马了,一开始不能沉迷这个浅进的格局,就出不来了。
然后,林黛玉给香菱发教材了,给了一本《王摩诘全集》,留了课后作业,要用王维杜甫李白打底子,然后再用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作辅助。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林黛玉愿意教香菱的前提是,香菱有学习的意愿。
而林黛玉是在家里,人家爸爸就给女儿请了私教的人。
林黛玉生在书香门第,从小是耳濡目染的,她做女红,不是日常化的,只不过是特殊情况下才做。但她读书,那就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她不用藏拙哦,她也愿意把诗意的表达方式,不打折扣地教给别人。
立意,格局,表达,都比形式重要。
会了不难。
曹雪芹还是很偏爱林黛玉,把美好的高光,不仅打在了香菱身上,也打在了林黛玉身上。
木灵禾转赞评+硬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