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偶像剧没落之后,台剧靠啥自救台媒两岸影视

来源:阮 时间:2025/5/18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在过去40年,台剧在不同阶段有着各时期的特点,”谈及台湾本土剧集近年来的发展,出品《我们与恶的距离》《茶金》等剧集的瀚草文创董事长汤升荣曾回忆说,早期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从宋代民间故事开展的连续剧《包青天》(年),几乎是海内外华人都曾有过的追剧记忆。至于大陆观众,年大陆引进《一剪梅》之后,《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婉君》等“催泪弹”赚足大陆观众的眼泪。当时台湾主要出品两种剧:一类是原汁原味的本土剧集,如年在台热播的乡土剧《爱》主要讲述地域身份引发的矛盾冲突。另一类就是与大陆的合拍剧,尤以琼瑶作品为代表。其他经典的古装合拍剧还有《雪山飞狐》《新白娘子传奇》《戏说乾隆》等。年,《流星花园》刷新台湾电视剧收视纪录,台剧由此进入“偶像剧时代”,众多此类作品引发两岸年轻人的追捧,如年的《薰衣草》,年的《海豚湾恋人》,年的《斗鱼》、年的《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年的《恶魔在身边》,年的《公主小妹》《放羊的星星》《转角遇到爱》,年的《命中注定我爱你》……从年至年,台湾共产出余部偶像剧作品,年均产量在20部左右。这些剧集虽然收视和影响力不错,但也开始出现同质化现象,形成固定套路:“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桥段,俊男美女的演员组合,夸张的剧情配上唯美的场景,以及逆光、大特写、滤镜等浪漫系拍摄手法。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独揽第4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7项大奖之后,台湾偶像剧逐渐沉寂,开始陷入“没钱拍、拍不好、卖不动”的恶性循环,“台剧没落”甚至成为业界和观众的共识。当年成名的偶像剧演员纷纷进军大陆,最终仅有陈乔恩、赵又廷、阮经天等少数演技相对扎实的“种子选手”站稳了脚跟,台湾偶像剧开始作为一种“古早记忆”活跃在B站的鬼畜区和弹幕中。从年开始,台剧迎来转机。一方面,“植剧场”系列单元剧的推出让台剧开启类型化、商业化和培育新人的自救努力。另一方面,随着《通灵少女》在年成为HBO首部中文剧集,网飞、迪士尼+等国际流媒体巨头纷纷入局,在外部资金和市场营销的支持下,台剧再度引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