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图片 >> 正文 >> 正文

反对网络暴力,这位委员为啥提阮玲玉人民

来源:阮 时间:2025/3/28
不久前韩国艺人雪莉与具荷拉相继自杀去世她们生前都曾遭受网络暴力引起了人们对网络暴力危害的高度重视网络暴力现象涉及领域众多此前我们已经邀请了部分政协委员互联网法院法官发表看法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请她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继续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04:23作为从事新闻学研究的学者,在网络刚刚开始普及之时,王润泽就注意到网络暴力现象,并撰文呼吁:加强监管,规范网络言行。很多人认为,在网络上发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由——以虚拟身份享受比现实世界更大的自由,但其实任何一种自由都是有法律边界的,世界上没有不受监管的自由,在网络上亦是如此。王润泽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中提议应加强互联网内容监管,不能任由网络言论享受无限制的自由。采访中她补充到,有些人并不了解真实情况,就站在自认为正义的角度发表言论,最后事实证明他是错误的,那么从理论上他们都欠当事人一个道歉。这种现象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并不少见。王润泽说,她坚决反对网络暴力:“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由此带来的网络暴力事件,其影响就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虚拟世界了。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规范网络言行迫在眉睫。”作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明星等公众人物首当其冲,如近日韩国两名女艺人就因遭受网络暴力事件,先后自杀身亡,血淋淋的惨剧昭示着网络暴力的巨大危害性。王润泽以民国演员阮玲玉为例,指出红极一时的阮玲玉最终选择服安眠药离开人世,亦是因为遭受了当时报纸上诸多不当言论的中伤,与如今的网络暴力如出一辙。王润泽说:“现在网络承载了部分媒体的功能,有很多媒体平台,人们习惯将之统称为新媒体,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报纸刚刚诞生的时候,就是当时的‘新媒体’。在这样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上,言论如果没有受到有效管控,很容易发展为语言‘暴力’,所以不能因为它具备‘新’的属性就放松了监管,越是新鲜事物,越应该从开始就立好规矩,做好监督环节。”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中,追求流量的不良风气是网络暴力现象蔓延的“帮凶”之一,为了流量,部分网络媒体甚至歪曲事实、忽略真相。王润泽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现象,“当这些‘泡沫’消失,互联网逐渐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媒介时,真实、尊严等当下时而被忽略的东西就会回归。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们今天所谓以技术进步为依托的各式‘新媒体’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在历史上都能找到与之相呼应的东西,报刊、电报、广播、电视……这些媒介刚出现的时候,对于大众而言都是新鲜的,现在人们追捧的流量,就相当于当年的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其数据多少与内容质量没有完全的正比例的关系,网络媒介的发展需要流量的‘泡沫’带来新鲜度,因为它能够吸引眼球,引起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