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有不少懂音乐的人,例如和阮咸同时代的荀勖就深谙乐理。拉货的牛,脖子上挂着铃铛,丁零零穿街而过。别人听着很平常,荀勖却听出了其中的韵律。《世说新语·术解》把“暗”通“谙”,意思是熟荀勖这种特殊才能,称为“暗解”。
也就是说,荀勖对音律是极为熟悉的。
于是,每当宫廷演奏雅乐,身在机要部门,同时兼管音乐事务的荀勖就要调音。众人听了荀勖调整后的音律,觉得十分和谐,纷纷称赞他的高妙。那时候,阮咸也做了官,所以有机会听到雅乐。然而阮咸却从来没有夸过荀勖一个字,反而跟别人说道:“荀勖调得略高了点,以至于乐调有些悲哀。他是按照律尺来调的,这说明,现在的律尺和以前标准律尺的尺寸不一样啊!”
荀勖原来就经常和阮咸讨论音乐,自觉比他差了不少。如今知道阮咸的这番话后,荀勖恼羞成怒。于是,他利用身处机要部门的权力,找了个借口,把阮咸贬到外地去了。
多年以后,有个农夫在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根周代的玉制律尺。荀勖拿到这根律尺后,把它和自己所调试的各种乐器的律管做了细致的对比,他蓦然发现:这些律管都比周朝的那根律尺短这“一点点”仅是一粒黍米的长度。古代把一百粒黍米排列起来的长度,当成一尺,用这个尺寸来制造律管。如此微小的差距,竟然能被阮咸觉察出来。《世说新语·术解》把阮咸这种特殊才能,称为“神解”.
阮咸这样的音乐神才,也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当时的琵琶多是犁形音箱,音箱上是一个略微带点曲线感的脖子,被称为“曲顶琵琶”。阮咸把音箱改成了圆形,把音箱上面的脖子改成了真的。他时常弹着这把改造过的琵琶,和族人们一起喝酒、聊天,不亦乐乎。这个习惯,至死未改。
大约四百年后,武则天时期,有人从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铜制乐器,看着像琵琶,但却脖子直、肚子圆。当时的学士元行冲判断说,这正是阮咸弹奏过的乐器。由于这乐器已是满身铜锈,元行冲便让人用木头做了一件仿制品,试着弹了弹,声音清亮高雅。从此以后,这种乐器就被叫作“阮咸”,简称“阮”。与乐器同名,且和乐器一起流芳百世——不知道当年的阮咸有没有料到呢?
外人看来,阮咸的一生似乎是“被嫌弃的一生”。然而,阮成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他这一生,想我所想,爱我所爱,做我想做。如此,甚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