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轮台县,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它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可是在新疆历史上,却有两个轮台,并且都很有名,那就是汉轮台和唐轮台。汉代的轮台就在今轮台县境内,是张骞通使西域后汉朝政府在天山南路开发最早的一个地方。由于它地处西域地区的中心地带,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自然条件也比较优越,所以汉朝政府于公元前年,即李广利伐大宛并取得胜利后的第二年,便在此置使者校尉,率士卒开始屯田,以供给来往的使者和商旅的食宿,并保障他们的安全。使者校尉的设置,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创造了条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批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
公元前89年,搜粟都尉桑弘羊根据汉朝军队在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的经验,直接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在轮台、渠犁电田顷的宏伟计划。只是由于这时汉武帝已年老力衰,又内经卫太子的丧乱,外遭李广利败降匈奴的打击,显得心灰意懒,因而没有采纳桑弘羊的建议,而下《轮台罪已诏》。然而为时不久,汉昭帝即位后,汉朝军队又恢复了在轮台的电田,并有所发展。汉宣帝时,汉朝政府委派侍郎郑吉为护部善以西南道使者,率兵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反击匈奴贵族的侵扰,保护丝绸之路南道的畅通。公元前60年,奴日逐王先贤掸率部归汉。
以此为转机,汉以乌垒城(今轮台县的策大雅)为治所,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西域第一任都护。这样,轮台就作为我国封建王朝中央政府设在西域的第一个统一的军政机构的驻地而载入了史册。这就是汉轮台。唐代,西域也有个叫轮台的地方,并且经常出现在边塞诗人的诗歌中。例如,岑参在《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诗中说:“成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电,战场白骨缠草根。”这首诗描绘的是北庭都护封常青从轮台率兵出征,平定突骑施部叛乱的事情,反映了轮台驻军电垦成边、威武雄壮的生活情景。
但是,岑参误把他所在的轮台当做汉轮台了所以在他的诗中出现了“汉兵电在轮台北”的诗句,这就和他的其他诗产生了矛盾。岑参在其《使交河郡》的诗中说:“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可是我们知道,汉轮台(即今轮台县)离交河(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近多公里,骑马一天无论如何也是到不了的。那么,岑参诗中提到的轮台,即唐轮台指什么地方呢?《新唐书地理四》记载说:“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有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又八十里有俱六城守捉,又百里至轮台县”。庭州,即今吉木萨尔县,往西余里才是轮台县。另外,史书上还说,轮台县是北庭都护府所辖四县之一。
这样看来,唐代的轮台与汉代的轮台决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在今东起阜康,西至昌吉的某个地区。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许多学者认为唐代的轮台在今乌鲁木齐市南郊的乌拉泊。在这里有一座古城,周长约余米,出土有不少文物。只有在乌拉泊古城周围,才能出现岑参诗中所描绘的“九月轮台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自然景象。也有的学者根据元代耶律楚材和长春真人的记载,认为唐轮台在今米泉县县城附近,并说只有在这里,长春真人才能“南望阴山(天山)”,看到“三峰(博格达峰)依天”的壮观景象。还有的学者认为,唐轮台在今阜康,或昌吉。
但不管哪一种观点,在一点上都是一致的,即唐轮台与汉轮台不在一地,是两个地方,只是唐轮台的具体位置还没有确定下来,只能说是在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唐轮台是北庭都护府所辖四县之一,下属有四个乡,并驻有静塞军。由于轮台地处交通要道,唐朝政府还在这里设置了税卡,征收来往于丝绸之路北道上商人的商税,以解决北庭等地官吏的费用。所以,轮台在唐朝统治西域的过程中,也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唐代,随着西域与内地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增强,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继续传人内地,不断丰富和充实着祖国的艺术宝库。西域各族人民早就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至唐代,西域音乐在内地更是大放异彩。
唐朝建立之初,仍沿用隋朝旧制,奏九部乐。公元年“唐太宗平高昌,收其乐”,遂定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丽、西凉、高昌、宴乐、清乐、天竺为十部乐。在唐朝宫廷音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了六部。西域音乐中使用的五弦琵琶、曲颈琵琶、阮成、竖箜篌(音空候)、风首箜篌、羯鼓等乐器都传入中原,并成为唐代音乐演奏中的主要乐器。另外,鸡娄鼓、正鼓、和鼓、铜钹、铜角等,也相继登上中原乐坛。唐代,西域的舞蹈在内地也极为流行。其中最著名的有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三种。胡腾舞,出自石国(今鸟孜别克斯坦之塔什干),是男子独舞,因其以跳跃动作为主而得名。关于胡腾舞的装束和动作,唐诗中有不少描写。
如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里的“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樽前急如鸟”;李端的《胡腾儿》里的“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又腰如却月”等诗句,都形象地描述了胡腾舞。胡旋舞,源于康居(今乌孜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以其主要动作急促旋转得名。据《乐府杂录》记载,胡旋舞在“一小圆球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上”。《旧唐书礼乐志》也说:“胡旋舞,舞者立球上,旋转如风”。恐怕比今天的狮子滚绣球要精彩得多。石国还有一种舞蹈叫柘枝舞。柘枝舞舞姿矫健,节奏明快,变化多端,传入内地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开始是单人舞,后来发展为双人舞和多人舞。
著名诗人白居易《柘枝词》里的“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刘禹锡《和乐天栢柘枝》里的鼓吹残拍腰身软,汗秀罗衣雨点花”;沈亚之《柘枝舞赋》里的“差重锦之华衣,俟终歌而簿祖”等等,都是描述柘枝舞的名句。西域各地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龟兹每年7月举行的苏莫遮大会更是负有盛名。会期,人人戴上假面具,做怪兽之状,男女老少,互相戏要,或以泥水泼酒行人,或以绳索套钩捉人,场面热烈而风趣。唐代,西域的这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也传入内地,并盛行于长安和洛阳。因其在每年腊月举行,所以在内地又名“乞寒节”。据有的学者考证,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源于此。
唐代,西城的音乐舞蹈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传入内地,是和西域各民族艺术家的活动与努力分不开的。他们之中较著名的有琵琶演奏家、作曲家裴神符、白明达,琵琶演奏家裴兴奴,觱篥演奏家尉迟青,笙演奏家尉迟璋,舞蹈家安叱奴、安警新、石宝山,作曲家米嘉荣、米和等等。他们都以能歌善舞而参加唐代的教坊,为传播西域的音乐舞蹈,増进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宝贵贡献。唐代,西域的美术创作成就突出,并对内地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在内地的西域画家有康萨陁和尉迟乙僧。康萨陁是康国(即康居)人,善画异兽奇禽。他画的禽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深受人们的喜爱。尉迟乙僧,则以善于运用凹凸的画技而名噪当时。
他的父亲尉迟跋质那,是隋末于阗国送往长安的质子,也是一位大画家,“善画外国及佛像”。贞观年间,于阗国王将尉迟乙僧推荐给唐太宗,授以宿卫官,并承袭父职,封郡公。尉迟乙僧的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题材,所以主要集中在大小寺院里,据史书记载,长安慈恩寺内千钵文殊菩萨像,光宅寺中降魔变等佛教故事的壁画,兴唐寺中三门内东西偏二壁的壁画,安国寺东廊大师院塔内的壁画,都出自尉退乙僧之手。当时,人们对尉迟乙僧的画就给予高度评价,说他画外国及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酒落有气概”;画的“外国鬼神,奇形异貌,中华军继”。由于尉迟乙僧的画别具一格,自成体系,使他与当时的大画家吴道子、间立本齐名,并载入史册。总之,唐代西域的音乐、舞蹈及绘画艺术在内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域各族人民为古老的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