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咸桥,位于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阮社阮三村小九坊自然村,是一座东西向横跨村河诸家溇的单孔石梁桥。桥全长12,10米,宽3.20米,桥高3.10米,孔2.60米,孔跨径3.80米。
籍咸桥东西两桥台用条石纵横错缝叠砌,上端置伸头冒石。伸头冒石上搁四拼石梁为桥面。桥面长4.98米,内净宽2.20米。桥面两侧设实体素面石栏,栏高0.53米,厚0.20米。石栏两端各立望柱一根,柱高1.06米,望柱外设抱鼓,望柱上部雕饰蹲狮。雄狮脚踏绣球,雌狮怀抚幼仔,活泼可爱,栩栩如生。抱鼓石上雕刻卷草纹。石栏外侧中间凿凸出长方形框,内用楷书阴刻“籍咸桥”三字桥名,桥名两旁有小字刻“民国十四年”、“里人公建”等字样。
籍咸桥西侧设十二级石台阶,长3.50米,石台阶上窄下宽,两端设置垂带斜坡石,整体看呈梯形。东侧设六级石台阶,长2.00米,台阶两端也设置垂带斜坡石,六级石台阶下设一休息平台,再向南六级石台阶下,向北设五级石台阶下。整座桥呈“丅”形。
籍咸桥设计合理,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坚固朴实。尤其桥上的石狮、抱鼓雕刻精美。藉咸桥工艺高超,整体保存较好,是民国时期绍兴水乡石桥的典范。藉咸桥东建有土地庙,当地百姓习惯叫“后庙”,也叫阮籍庙,当地人尊阮籍为土地菩萨,自古至今香火兴旺。
籍咸桥重修于民国十四年(),但始建年代却比较久远,它的桥名“籍咸”二字则取自晋代“竹林七贤之中的阮籍、阮咸叔侄之名。据说此桥为纪念叔侄俩而建,而且还有非同平常的故事传说。
自古以来,阮社河道纵横,当地百姓出行多靠船舟,即便隔岸可以讲话,但要人员往来和交换物质必须动用船舟,有所不便,因此很想在有些河段建造桥梁。
阮社当地百姓很想在此造一座石桥,据说遭到当地一个叫孙舟的地痞的阻挠,理由却十分荒唐,说他名字叫“舟”,若造了桥,他这舟就无用了,破了他的命相。并提出了一个可笑的条件,竟以赌喝酒为要挟。就是在村民中派一人出来与他喝酒比赛,要喝得比他多,才允许百姓造桥。因为这孙舟仗着祖上的家产,好吃懒做,整天喝酒,而且酒量还不小,喝个五、六斤不会醉,自以为必赢无疑。
当时的阮社酿酒业很兴旺,村民自然都会喝酒,但酒量却都不大,大家正在一筹莫展时,当时阮籍、阮咸叔侄二人正居住在阮社,侄子阮咸自告奋勇前往应战,并提出若孙舟输了,不仅允许村民造桥,而且造桥的资金必须由孙舟承担,孙舟竟也答应了。
比赛那天,村里百姓都来观看。庭院里打开一坛陈年老酒,顿时芳香扑鼻,阮咸和孙舟面前各置一只大海碗,酙满足有一斤。喝酒时谁也不准有下酒菜。阮咸首先端起一碗,一下子一饮而尽,接着孙舟也喝下一碗。几轮下来,阮咸连称“好酒,好酒”!而孙舟却挡不住了,摇摇晃晃的说“服了,服了。”结果孙舟大败,只得放弃阻拦,让百姓建桥,并很不情愿的拿出银子,承担购材料的费用,百姓也很大度,大家都自愿出工出力相助。不久桥建成后,百姓为了纪念阮籍、阮咸叔侄两人,就把两人的名字合成,把桥命名为“籍咸桥”。
阮三居委会位于柯岩街道中西部,东邻红旗村,南傍东江村,西与中巷、茶浜、阮四等村、居接壤,北靠国道和杭甬铁路,交通便捷。此处河湖纵横、阡陌交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利于农作物生长。村内以章为居内主要姓氏。
藉咸桥设计科学,结构稳固,布局因地制宜,在距庙边很迫仄的地方台阶南北分道。籍咸桥虽然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但在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之内,我们也应该合理加以保护。目前阮社已整体拆迁,籍咸桥和后庙现孤零零的在一片废墟中,今后是否能被很好的长久保存下去,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陈树尧)简介: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秘书,绍兴市古桥学会理事,绍兴市古城民俗文化摄影协会组长,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成员,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成员,绍兴市关工委科普团成员。年著《绍兴桥乡》一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