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介绍 >> 正文 >> 正文

泪目今日清明,泉州人被这首歌刷屏了

来源:阮 时间:2022/6/6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今天3时20分我们迎来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也是一个肃穆的日子中国人要祭奠祖先、缅怀先烈充满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近日两岸音乐人同创的闽南语歌曲《阿母啊》催人泪下让我们用歌声传递思念用音乐代替祭扫并继续响应好防疫政策和措施,相信所有的思念都会穿越时空,此时此期,唯有生者安康才是对先人最大的尊重与告慰。

歌词

《阿母啊》

词曲:钟杨波

演唱:郭重佑(中国台湾)

编曲:鬓角(中国台湾)

MixMaster:张益波

视频制作:许一纯

我站在街路头看到一个行影,

不知按怎甲你彼尼啊相像,

等待伊转头来看阮,

等待伊转来,

甲阮来过这个人生短短,

阿母啊,

我会想你想到头毛变白,

天顶的你,路边的我,何时再会,

思念啊,

亲像这个黑黑的晚冥,

从此我流浪在世间,漂泊不定,

冷风吹啊吹,

吹来吹去,吹破阮的心堤,

酒来一杯,再来一杯,目屎落地,

阿母啊,

我会等你等到阮头毛变白,

活在今世,想着来世,

(今生来世,世世轮回,)

甲你再相陪。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一起来看下这些意境悠远的清明古诗,你读过几首?思人生:“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代黄庭坚笔下的《清明》别具一格,在桃李盛开的清明时节,转向对野田荒坟凄凉景象的哀叹。诗中将《孟子》中一位喜爱夸耀虚荣的齐国人与坚守气节的介子推对比,二人虽有天壤之别,但终究殊途同归。诗人借此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虽然略显消极,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诗人现实主义的创作视角和思考深度,颇有发人深思的感染力。品愁苦:“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在《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中,明代诗人高启以悲凉的笔触,带领人们品味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愁苦,风雨飘摇的社会里,有几户人家的后人会去给先人扫墓?清明时节,充满忧思的感叹将悲伤的情绪渲染到极致,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战乱的不满和痛斥。清代诗人李渔在《清明前一日》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考,“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字字戳在人心痛处,为后人留下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呼唤。念故人:“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节是寄托人们对逝去的亲人思念的节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把生死离别的悲伤写到痛彻心扉。清明时节,独在异乡漂泊,哭声浸染了思绪,纸钱击碎了坚持,感叹离别愁苦,思念故去亲人,此情此景,阴阳两隔,无处安放的思念。叹漂泊: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唐代诗人杜甫在《清明二首》(之二)中,真挚透彻地表达了清明之时漂泊无依的无奈。“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当清明的愁遇上漂泊的苦,诗人心中的苦楚被放大,仕途受挫的杜甫身处人生低谷,平生抱负施展无望,身老病废,流离失所,这样的境遇,甚至不如一只可以自由飞翔的“白头翁”,漂泊之苦让人无法自抑。

在杜甫的另一首诗作《小寒食舟中作》中,“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的诗句,也让诗人清明时节的漂泊愁思感人至深。

绘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相比于清明节抒发家国情怀的作品,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轻快了很多。清明时节西湖春景引人入胜,游人熙攘,随着傍晚热闹退去,流莺重新占领夜幕下的杨柳,足见春日美景的诱惑之大。诗人未直接绘景,却把清明时节的美景写得淋漓尽致,凸显清明时节的欢愉惬意。清明节虽然是一个值得感怀思考的节日,但毕竟也是清心明志的时节。愁归愁,但不是全部,不如吹一吹春风,莫负了大好春光。

来源:东南早报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

声明:“永春农信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