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奸臣传》中,有两位在南明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一个是马士英,一个是阮大铖。马士英是南明弘光政权得以建立的最大功臣和推手,但弘光政权却非当时在江南一呼百应的东林党所推崇的政权。原因是,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的父亲、福王朱常洵(明神宗、万历皇帝第三子,也是最喜爱的儿子,母为郑贵妃)正是在东林党的反对下,没能当上皇太子。东林党担心遭到报复,竭力反对朱由崧当皇帝,也因此,在弘光政权建立后,受到了马士英的打压,算是势不两立吧。而《明史》是以江南文人为主修纂的,基本上都是东林党的徒子徒孙,于是,马士英就被编进了《奸臣传》。阮大铖和马士英类似,他早先也算是东林党中的一员,后来却做了叛徒,依附于魏忠贤,所以,被东林党人所不齿。后来,南明弘光政权建立时,阮大铖又投靠马士英,协助马士英打压东林党,更是为东林党所深恨之。故而,阮大铖也作为马士英的主要助手,被编写进了《奸臣传》。把他们两个写进《明史·奸臣传》中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作为南明灭亡的主要责任人存在,要背南明(《明史》因是清朝修纂,实际上是不承认南明政权的)灭亡的锅,没有奸臣,怎么会迅速亡国?起码,东林党人是不会背导致明朝、南明灭亡的黑锅的,哪怕他们至少对南明弘光政权的灭亡,有很大责任。至近代以来,为这两个人翻案的文章越来越多,并举出了很多证据证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明灭亡后,不是殉国就是隐居了。两个奸臣在亡国后,或即将亡国时的行为,超出了奸臣的范畴,变成了明朝的忠臣?特别是马士英,据说一直在坚持抗清运动,在大义上,比很多东林党人都要行得正。至于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更多考证。但其实从《明史·奸臣传》中,记载两人的死亡真相的段落中,大致也能看出些端倪。在《明史·奸臣传》的记载中,对他们的死因含糊其辞,每个人都记载了两种死法:明年,大兵巢湖贼,士英与长兴伯吴日生俱擒获,诏俱斩之。大铖偕谢三宾、宋之晋、苏壮等赴江干乞降,从大兵攻仙霞关,僵仆石上死。而野乘载士英遁至台州山寺为僧,为我兵搜获,大铖、国安先后降。寻唐王走顺昌。我大兵至,搜龙扛,得士英、大铖、国安父子请王出关为内应疏,遂骈斩士英、国安于延平城下。大铖方游山,自触石死,仍戮尸云。其中所谓的“野乘”就是野史记载,这段内容主要出自顾炎武编写的《明季三朝野史》。《明史》中大量采用明末清初时的江南文人攥写的文稿,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也曾参与修纂《明史》,所以,采用这段记载很正常。而不正常的是,《明史》是正史,正史一般对重要历史名人的生死,是需要一锤定音的,不管对错,需要有肯定的描述。可《明史·奸臣传》却对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死亡原因作出了不肯定的描述,还要夹杂所谓的野史在其中。这或许就体现出了当时的江南文人们心中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让奸臣殉国,不能让奸臣成为抗清义士。清军入关后,江南文人中出现了分裂,一部分坚持抗清或主动殉国,如张煌言、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等。但更多的是接受了清朝的怀柔政策(洪承畴主导),认可了清朝,并为其效力,如钱谦益、龚鼎孳等。可这跟他们一贯宣扬的忠君报国思想格格不入,气节上是大大的有亏,这也是后来有很多脸皮薄的江南文人在做了一段时间清朝的官后,又隐居的原因。不管是死心为清朝效力的,或先进后退出清朝官场隐居的,终归是做了贰臣,读书人的气节荡然无存。要是如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奸臣都坚持抗清,或者坚持不仕清的事实宣扬出去,他们就更加没脸见人了。于是,江南文人的徒子徒孙们,在编纂《明史》时,对马士英、阮大铖的后期事例和死亡真相不能如实记载。但也不能用肯定的语气写出来,因为江南文风太盛,保不准哪个赞赏马士英、阮大铖行为的文人写有或留有记载部分历史真相的笔记,也保不准哪天会被翻出来。要是如此的话,编纂《明史》的人就会因此成为反面人物,这对以名为本的读书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不能吹捧两位奸臣,也不能用肯定的语气写下或许有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论断,就只能写得模糊一些了。这大概就是《明史》中,对马士英和阮大铖这两个奸臣之死,采取不肯定描述的原因。正是因为《明史》中对马士英和阮大铖如何死亡的不肯定描述,让我比较倾向于相信,两个奸臣或是坚持抗清,或是殉国,或是隐居。反正,没有投降过。马士英和阮大铖是不是好人?从历史记载看,肯定不是。特别是阮大铖,绝对是个官场小人,江南文人把他们写进《奸臣传》肯定是有大把的奸臣行为根据的。既然坐实了是奸臣,那么,从生到死,都不能有超越奸臣范围的描述存在,不准殉国,不准抗清,不准隐居。他们的死不能太正义,要投降后再反叛,再被处死,有反复不忠的行为。或者要被抓后马上杀死,不允许有主动殉国的行为,这是个基本框架。对于马士英和阮大铖是否殉国?是否坚持抗清?是否真心坚持抗清?或许还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他们也是被逼的。比如阮大铖,他跟马士英不同,从历史记载看,怎么也不像是个忠贞之人。他或许也想为清朝效力,但不被允许。这两个人跟江南文人的恩怨太深,清朝要安抚江南文人圈,就不能接受让他们痛恨的马士英和阮大铖。马士英和阮大铖大概也知道,他们即使投降清朝,进入清朝的官场,也很有可能被江南文人集团给搞掉。所以,他们只能被逼着走跟大部分投降清朝的江南文人们不同的道路,坚持抗清求大义,或隐居求活路。至于是否如此?还是需要更多的史料证明,目前也只能是猜测。正确与否?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参考文献:《明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