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项结权)
明末,安庆地区流传着皖上派昆曲,关于“皖上派”昆曲的名称来源于潘之恒的所著的《亘史杂编叙曲》中载:“云间(松江)倾六朝之艳,而皖上(安庆)与之颉颃矣”。
潘之恒(约—)字景升,号鸾啸生,冰华生,安徽歙县、岩寺人,侨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明代戏曲评论家、诗人。明嘉靖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得汪道昆保荐,入“白榆社”。两试太学未中,从此研究古文、诗歌,恣情山水,所过必录。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曾从事《盛明杂剧》的编校工作。撰有《叙曲》、《吴剧》、《曲派》等剧评,均收入《亘史》、《鸾啸小品》两集中,撰有诗集《涉江集》。
《亘史杂编叙曲》截图据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安徽卷》载:“亘史……详细记录了从隆庆四年()到万历四十七年()整整五十年昆山腔演出的众多具体情况”。
民国初年怀宁籍学者程演生所著《皖优谱.引论》中记载:“皖上阮氏之家伎于天启、崇祯时,名满江南…..故潘氏谓‘可与云间颉颃也’”。
《皖优谱.引论》程演生该段文字看似写阮大铖,但从时间上判断,其记载的天启年间,说的却是阮大铖叔祖阮自华的“阮氏之家伎”。
阮自华(-),字坚之,号澹宇,桐城藕山人(今属枞阳),阮自华十八岁的时候,就与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潘之恒见面交流。阮自华在其《志感》诗序中曰:"余年二九,从公瑕(周天球)、伯起(张凤翼)、景升(潘之恒)、希仲(戚元佐)辈饮曲桥……,也是这一年,潘之恒与屠隆等人结“白榆社”,阮自华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初任江西饶州,再任福建福州推官。万历三十年()秋天,阮自华出任福州推官,经过姑苏时又与潘之恒见面交流,阮自华有诗《壬寅()秋出理闽越过姑苏邓明府(邓云霄)招同潘景升汎吴山下晚月金阊旦别得芳字》,阮自华到达福州后,还与潘之恒有书信交流,其有诗《在闽答潘景升五首》等。
《中国戏曲志.安徽卷》阮自华还有诗《潘景升座观伎作两首》,潘之恒也有诗《江东门别阮坚之》。
万历三十二年()阮自华自福建辞官归里,回到安庆,与安庆名士吴应铉、刘长秀等组建了“海门大社”,他同时招募伶人,创办了家庭戏班,以昆曲、高腔等声伎自娱。至天启六年()阮自华在安庆“在镇海门外,江矶之巅”建“中江楼”,其就将“声伎家班”迁到了“中江楼”,阮自华诗《闰六月立秋社聚中江楼赠小玉》(注:(注:天启六年闰六月)在诗作中描述了家伎小玉。与阮自华同时结社的怀宁名士吴应铉也有诗《又六月初饮中江楼赠美人小玉》(载民国三年版怀宁“三让堂”《吴氏宗谱》)。
按潘之恒《亘史》完成于万历四十七年(),其时阮自华57岁,其侄孙阮大铖刚中进士三年,阮大铖虽说于万历四十二年()加入了阮自华的“海门大社”,但天启年间阮大铖均忙于官场,直至崇祯二年(),阮大铖因依附阉党,定为逆案,永世不得为官,阮大铖才回到安庆。至崇祯六年()阮大铖才在安庆创作传奇戏剧《春灯谜》,崇祯八年()阮大铖才真正避居南京,后才有了南京的“阮氏家班”。
所以说,潘之恒记载的“皖上派”及程演生所说的“皖上阮氏之家伎于天启、崇祯时,名满江南。”实际上就是记载阮自华的“声伎家班”。
《怀宁县志》值得一提的是,阮自华中进士后迁居安庆天台里,另其还在怀宁黄梅山建有别业(别墅)----石镜山庄(考证见年第2期《黄梅戏艺术》杂志《明末安庆阮氏家班与怀宁黄梅山》一文)。万历三十五年(),曲作家吴梦旸(明浙江归安人,字允兆。好吟诗,善作曲)来安庆拜访阮自华,吴梦旸在怀宁黄梅山阮自华的别业内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乡园肥笋蕨,田野美歌谣。阮自华在怀宁黄梅山所创曲调,后来不仅被吴梦旸称为“田野美歌谣”,而且流入民间后也倍受欢迎。因为这些民歌、小调等来源于怀宁黄梅山,所以民间称之为“黄梅调”。
清道光年间,祖居怀宁黄梅山踏水的陈世镕(道光间进士)。撰写《怀宁县志.风俗》时,写下当地的农耕之时唱“黄梅调”的情景:“每当播种之时,主伯亚旅,一人发声,众耦齐和,长吟曼引,比兴杂陈,因声寻义,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于垄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