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优势 >> 正文 >> 正文

清明

来源:阮 时间:2022/6/3
北京哪里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之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我国台湾地区的祭祖方式更显不同,台湾县志记载:“清明,祀其祖先,祭扫坟墓,必邀亲友同行;妇女驾车到山,祭毕,席地而饮,薄暮而还”。这些古代旧时的遗风保留至今,说明人们对清明的重视。清明节是哲学意味较浓的一个文化节日,有着一系列的传统风俗习惯。在看似繁琐的礼仪规范背后,清明节显露出了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宗教观和信仰观,给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一个平台。走进“清明”,你会发现更多……一、咬文嚼字品“清明”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岁时百问》上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三统历》上也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由此可知,清明的原意为“天清地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辞冬迎春,是一年轮回,万物生长的孕育期,因此在节气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并逐渐演变成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而看似普通的“清明”形成的条件十分苛刻。只有太阳直射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进而才有“清明”。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清明”的含义。“清明”字意中蕴含着老子“道”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构成了“道”的哲学体系。在统一和谐的状态下,“道”分为天地和阴阳,从而化为万物,寄于山水日月之间,与“清明”同在。二、起源演化,有容乃大“清明”作为节日是后起之秀,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节节俗的综合和升华。在逐渐的演化过程中,它凭借自身的包容性,融汇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精华,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融合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风俗的节日。相传春秋时介子推“割股奉君,携母隐山,焚林俱死”,晋文公懊悔不迭,为纪念其忠诚,特令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寒食节由此诞生。传说固然动人,但从历史角度出发,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火之制,禁火后赐新火,则意味着官民开始了新的生活。而上巳节即俗称的“三月三”,主要风俗是踏青、祈福,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冬天后急需精神调节的心理要求。寒食和上巳,一个怀旧悼亡,一个求新护生。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日,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一悲一喜,看似反差极大,又怎么会融合在一起呢?破除表面现象后,我们可以得知其内在带的配合关系,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清明的游春和祭墓好比硬币的两面,离则两伤,合则俱美,在哀悼祖先之余,在春光中骋足原野,也不失为一种转换心情的方式。这种转化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是两种节日逐渐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调和不同的倾向,不偏不倚,全面而灵活。另一方面,悲欢结合的演变趋势也反映了朴素辩证思想的痕迹。在老子看来,相对的事物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因此悲欢交加也就合情合理了。当然,这种转化并不是毫无条件的,老子忽略了变化的前提,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但总的来说,他的朴素辩证思想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明,哀而不伤,享受笑容中的恬淡与旷达。三、清明的内涵(一)事死如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祀之以礼”,同时表示“事死如事生”,强调孝道的准则。孔子十分重视祭祖,不是由于迷信,而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慎终道远,民德归厚矣。”经常性的饮水思源,才能更好地保持那种淳朴厚道的道德品质。表面上为死而来,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却在活人,“事死如生”实质上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而16世纪晚期传道士利玛窦的记录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士大夫中最庄重,并从皇帝到小老百姓都从事的便是祭祀,以此向亲人尽到自己的责任。”这并不代表他们认为死者需要享用这些事物,而是因为没有其他方法表达他们对死者的爱与感激。而另一方面,孩子看到人们严肃地善待死者,也会如此对待活着的人,这便是一次成功的孝道教育。“孝”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文化概念。儒学强调“亲亲”基础上的周礼,因此“孝”“悌”作为最基本的品德得到了重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充分表现了“孝”在儒学中的地位。孟子也提出了“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将“孝”和封建政治秩序紧密结合,而之后“孝”“忠”的联系愈加密切,更扩展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在血亲观念和尊亲意识依然浓厚的今天,清明节仍作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展示日,充分显露出和谐人伦的深刻内涵。(二)血浓于水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纪念祖先是情感本体,而凝聚族群是其文化功能。作为宗法观念的外在表现,祭祖有着深刻的内涵。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内部存在的最原始也是最紧密的社会关系,而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是这方面的典例。儒家传承并发展了周礼的宗教制度,但仍以“亲亲”作为基本原则,深深植根于血缘基础,着眼于伦理本位,适应了熟人社会的发展要求。从《礼记》中“以三为五,以五为九”的亲属认同序列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宗法体系的特征,而对宗法制度的血缘关系的重视推及到死后世界,便是敬孝祖先。不仅仅是环居祖墓的亲人,大量的侨胞也纷纷赶回祖籍,祭奠祖灵,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民族情感得以宣泄。从他们虔诚的肢体语言中,我们能读出“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缘。作为一种宗教性质的思维方式,宗法观念提升了家族和民族的内在凝聚力,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鉴死知生清明,在民间号称三大“鬼节”之首,“鬼”在古代社会并非贬词,人死为鬼。鬼者,归也。人离开现世,归向一个特定的神秘空间,是传统中国人魂灵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清明处于生气旺盛,阴气衰退的时节,是沟通生死阴阳的一个平台,意为天命之节,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亲人之死为“归”,蕴含着人生于无形,死后复归于无形的思想。一个人存在的痕迹,在于他人的怀念,真诚而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清明,来自“清明”。由此可见,生死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阳间的延长或补充,清明处心积虑地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旧,春来草自青。佛学关于生死关系的论述最为详尽。佛教认为:“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这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法句经》则用“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加以概括。“神”就是人的灵魂,与万物相感应,变化无穷。“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既然神不灭,生死在僧人眼中只是一种形式,无生即无死。而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所有的惬意都变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就是让你体会那个“归”,视生若死,视死若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可死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道”。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着古人对生死的豁达。这或许就是死亡存在的价值。从死的角度才能更清晰地审视我们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填充日子的边边角角。“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藏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清明节正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字:爱。唯有好好活,好好爱,才能对抗死亡。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四、清明的外延(一)感恩之心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自本自根之谓命,恒创恒新之谓生”,感谢祖祖辈辈的香火延续,赐予我生命;感谢有那么多难以忘怀的回忆,供我细细回味把玩;感谢我这颗还在跳动的心,带给我无尽的力量和活力;感谢这方水土,令我怀念的故人有一隅安息。在人与人极端功利,感恩意识日渐淡薄消泯的今天,清明祭祖倘若能回归传统,融入感恩情怀,赋予古老的节日以现代价值,弘扬传统伦理精神和道德理想,以祭奠亡灵的虔诚之心,善待活人,催生人类的感恩情愫,从而回归人性,饮水思源,庶几为民族之大幸。(二)政治清明“政治清明”将清明节的内涵提升到了政治层面,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阳光政治。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和死者的一次对话,“举头三尺有神明”,只有清明之人,作清明之事,才有足够的阳气驱逐内心的阴冷。直到现在,腐败也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巨额贪污的案例总是层出不穷,但它至少表明了政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三)人心清明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人心浮动,麻木焦躁,没有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