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兰州日报
1月9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省文联、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联合承办的“千年敦煌·匠心演绎”敦煌壁画复原古乐器展在甘肃省艺术馆落下帷幕。连日来,雷公鼓、箜篌、长柄琵琶、花边阮等被精心复原的25组敦煌古乐器集中亮相,甚至被国人所熟悉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中英娘手中的那把“方头琵琶”竟然也在其中,着实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源自敦煌壁画的音乐艺术盛宴。
展出复原敦煌古乐器25组
敦煌壁画乐器图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敦煌文化艺术的精华,是敦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和世界音乐舞蹈史的研究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非常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敦煌壁画乐器的仿制和敦煌壁画乐舞复原展示,也是一项具有国际文化标志性的工程,是敦煌研究院最具特色、最有分量、最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赞誉。
(图片来源于每日甘肃网)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需要在以往研究和仿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们进行了新一批敦煌壁画乐器的仿制,旨在抢救性地记录下敦煌壁画乐器与敦煌乐舞方面的最新和最科学、权威的成果,更好地展示敦煌壁画中古代乐器和敦煌乐舞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集中展出的复原敦煌古乐器共有25组,其中还包括了出自莫高窟窟《观无量寿经变》、蜚声中外的舞剧《丝路花雨》中英娘手中的那把“方头琵琶”。这些乐器件件古朴优雅、造型别致,仿佛跨越了时空和距离从敦煌壁画中“飞”到了古老金城,令无数兰州市民流连忘返、感慨万千,在大饱眼福中生动的感悟到唯美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比魅力。
敦煌乐舞研究专家匠心打造
敦煌壁画乐器图像代表了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结晶的敦煌文化艺术精华,是敦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敦煌壁画上有多件乐器图像,反映了中国乐器发展最辉煌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的郑汝中先生、庄壮先生经过大量研究,仿制出一批壁画乐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赞誉。
年4月,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与敦煌研究院共同合作,仿制敦煌壁画乐器并进行延伸开发,以“活态”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敦煌古乐器“走”出壁画,走到大众身边。
(莫高窟窟的葫芦琴)
在86岁高龄的敦煌乐舞研究专家郑汝中先生的设计指导下,按照敦煌壁画乐器图形制作成能够演奏的乐器实物,共制作了弹拨、拉弦、打击、吹奏四大类乐器,97种,件(2套)。复原工作邀请上海、扬州、苏州、北京、河南、河北等地的民族乐器制作大师共同承担。这些复原乐器形态多样、工艺复杂,仅琵琶就有棒形、曲项、方头、长柄等多种形制。
特别是,敦煌研究院的画师还在这些乐器上精心绘制了乐器出处的壁画图案,使乐器在奏出美妙音乐的同时,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万余市民感受敦煌壁画“有声表达”
根据《乐府诗集》卷七十八载,有标题为“敦煌乐”一部,可见古时“敦煌乐”这一地方音乐种类,已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乐谱是乐器演奏的音响凭借与记忆表达,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保存有中国古代实物遗存的乐谱,至为珍贵,是五代后唐明宗长兴4年(公元年)的抄写本。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和五个庙)平方米的壁画上绘制了自公元4世纪至15世纪年的古代乐器图像,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为了方便研究,清晰展示,研究者给乐器进行了分类。按照演奏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大类,50余种,近件。
去年9月,首批仿制的件(套)敦煌古乐器在第三届敦煌文博会大放异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