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资源 >> 正文 >> 正文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建安七子王粲

来源:阮 时间:2025/3/14

在三国杀移动版中,王粲属于有颜值有强度的武将,也因此有很多人喜欢他,偏偏他的武将台词还很有味道。可你知道王粲的几句台词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

王粲17岁时,去荆州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刘表见他状貌不扬,注意,其貌不扬、其貌不扬,我们再来看一眼武将原图:

懂了,我这样的建议重新投胎。刘表并没有重用他,后来,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自相残杀。刘表为了劝和,让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从此王粲的文采被人所知,张溥在《王侍中集题辞》评价两文“词章纵横”。

刘表病死后,王粲力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附曹操。曹操任命他为丞相掾,赐王粲爵关内侯。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在路上王粲写下来文采斐然的《从军诗》。其中,第四首就是王粲技能台词的来源: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话说三国杀也是省事,一个武将全部台词都来源于一首诗。这首诗的意思是:

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白马津。

悠然漫步河堤之上,只有皆是我军将士。

战船相接数量过万,带甲将士成千上万。

军队沿着东南方向的道路前进,将建立一举平定孙权的功勋。

作战的计谋策划于中军帐中,一切的计谋都有圣明的主公决断。

可惜我没有计谋,只不过是一个充数的臣子罢了。

我兢兢业业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间,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来。

许历是一个普通将士,都能提出打败秦军的计策。

我享受着俸禄,提不出计策,实在愧对那些有功的人。

我虽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奋斗。

七哀台词“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善檄台词“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以及阵亡台词“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全部出自这一首诗。

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二十四日,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由于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于是曹丕号召文士学驴叫为其送行,场上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

王粲一生文学贡献极大,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粲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在此之前的作品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如《七哀诗》。归顺曹操后,主要是随曹操出征的感受,如《从军诗》五首,也有歌颂曹操英明神武的文章。还有像《英雄记》这样的歌颂名士的文章,之前我们说过的曹纯就收录在王粲《英雄记》中。

如此文采,可不是现在网络上某些跳梁小丑能够模仿的(指我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