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资源 >> 正文 >> 正文

乌程古酒石泉清新园醴美太湖滨陕西法制网

来源:阮 时间:2023/5/7

  吴兴山水资源丰富、风貌清远、价值突出。“十四五”期间,吴兴区将立足历史文化本底,发挥特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在东部新城区域建设“一塘十山十漾”公园,对推进湖州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古城的命名其实很有意思,成建制的第一座城名字叫“菰城”,第二个名字叫“乌程”,皆因特产而名,两座城还有莫大的关联。如果你现在问老湖州“菰”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茭白,那么菰城是不是“茭白之城”呢?不是,菰最早是一种菰米,上面抽穗产米,所产之米,叫做菰米。只是在唐宋之交菰米得了“菰黑粉菌病”而不抽穗,根茎变大,成为茭白。

  菰米地位崇高,天下大事唯祀与伐,菰米既是行军打仗用米,又是祭祀用米,楚国时专门用来祭祀“东皇太一”,所以春申君黄歇在菰米最好的产区建城,取名菰城。

  天下没有第二种米做出的饭会专门取名,除了菰米,名为“雕胡饭”。而用菰米配上稻米等其他米种所酿之酒,即是“乌程古酒”。

  

  乌山,是古“乌程”县名由来的“地名化石”。《吴兴山墟名》:“乌巾山,昔有乌巾者,其家善酿美酒,居于此山”。秦朝时以乌巾、程林两氏居住在湖州善于酿酒,县治从楚时的“菰城”改为“乌程”。县名的改变,也暗含了产业链的提升,当时湖州在帝国中的作用,已经从楚时的单纯作物“菰米”“稻米”的收集上升到了深加工的层次,这也诞生了吴兴的酒文化。

  乌巾氏居住在东乡(湖州城东部),程林氏居住在西乡(长兴一带)。乌程两家兴起了江南的醴缇之风,不断冲击着中国人的味蕾。唐代李贺喝了,醉了,写出“樽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宋代秦少游喝了,醉了,以至于喝不到时会回味上心头,写出“薄茶便当乌程酒,短艇聊充下泽车”。

  

  《周礼》中把酒分成了“五齐三酒”:“沉齐”是糟、渣下沉的酒,“醴齐”是滓、液混合的酒,“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盎齐”是白色之酒,“缇齐”是丹黄之酒。“三酒”为:“事酒”为因事之酿,时间短;“昔酒”是可以短时储藏之酒,稍醇厚;而“清酒”则冬酿夏熟,为酒中之冠。

  乌程两家两千年来一直为乌程酒的提质做着奋斗,朝着酒品最高境界冲刺。《吴兴杂记》载:“汉梁孝王兔园会,招文士邹阳、司马相如之徒,赋乌乡酒。”司马相如可是有名的酒客,不然也不会有“酒醉卓文君,白首一人心”的典故。

  乌程酒作为酒中始祖,也把酿酒之技,传播四方。明代,茅元仪写的《暇老斋杂记》评价说:“乌程之酒,弟昆山而子吴江”。昆山、吴江这一带的酿酒技艺都是我们乌程酒的子弟传承。

  即便在唐代之后,因为原来独特的配方“菰米”断产而一度失味,却进一步研发出了湖州乌程酒特有的品类“三白”。《乌程刘志》记载:酒有三白谓“白米、白面、白水”也。怎么酿呢?《湖录》:“三白酒冬月酿之”。什么颜色呢?《南浔志》:“三白”俗称之曰好酒。(黄酒)怎么喝呢?《石屛新语》:“乌程有清香,(夏季)三伏取莲花卷酒,莲柄吸之”。

  所以薪火相传两千年后,乌程酒的颜色为“缇齐”,丹黄色之酒;酿造方法为清酒则冬酿夏熟,为酒中之冠。怪不得古人要用莲花叶卷酒,用莲柄吸之,其实还给这种喝酒的方式取了个名字——“谓之碧筩酒”。

  

  深挖乌山酒文化,会让乌程酒更回味无穷。可醉翁之意从来都不在酒,而是湖州两千年酒产业的重塑。这一次,对乌山公园的打造,以乌程文化作为主要脉络,将历史文化、休闲景观、自然本底三者充分结合,打造湖州市的景观性地标。乌山上,在保留山体植被的基础上修复生态环境,营造银杏遍山、满地金黄的秋景。乌山下,把包括湖州的酒文化、丝绸文化、稻作文化、书文化等等吴兴原生文化在此处归档,建立吴兴区新的档案馆。同时,将新建的人防大楼与乌程文化相呼应,满足了功能性,也能成为文化景观的标志。

  人生几何,咱们可以一起制曲酿酒,可以一起千杯不醉,你酿杜康酒,我为刘伶醉,他作阮籍狂。

作者/来源:吴兴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