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发现美,分享快乐!
这次我们的古村探索之旅来到了高明。高明是佛山五区之一,划归佛山管辖后,在顺德和南海的带动下,经济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高明已建成了有轨电车,地铁线也很快就要开通,特别是珠三角枢纽机场的落地,更让这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高明位于美丽的西江西岸,汉朝时在如今的明城设有兵寨,因处在山南水北,十分敞亮,这才有“高明”的名字。之前去过一个叫深水的古村,曾经非常兴旺,就位于明城附近。
本次访问的古村名叫阮埇。“阮”是姓,说明开村始祖为阮姓。“埇”开始误以为是广东地区常用的“涌”,后来发现并不是,最终也没有搞清此字的含义是什么?
阮埇村靠近西江,如今已慢慢被新城包围,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个村子就会变成城市中的世外桃源了。
村子正对着高明新修的主干道荷富路,村口的祠堂非常醒目,名为“显璧区公祠”,旁边就是始祖区朝揖的墓。古村虽然名为阮埇,但村中已无阮姓,全都是区姓族人,“重修始祖墓公德榜”上,密密麻麻全是区姓。
和广东地区的很多古村一样,始祖区朝揖也是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而来。根据碑记中的介绍,区氏祖先本来住在会稽,也曾有人到南海为官,后为避海贼迁到雄州南陂村,雄州也就是现在的南雄。区朝揖和其子均为宋朝进士,宋末时迁到此地居住,显然是为避难。当时阮埇还属于端州(现属肇庆)地界。
从祠堂右侧的马路可进入古村,村中民居大多为岭南地区典型的三间两廊式,房屋的排列成梳式结构,十分整齐,道路上则铺着青石板。
村子的北面有大片的池塘,这里被称作阮北村。池塘上有青石板铺成的小桥,走在上面,很有岭南水乡的韵味。池塘中原有一座亭子,称水楼亭,有五层之高,是私塾,也是村中长老议事的地方,可惜早已经损毁。如今建有一凉亭,凉亭旁供奉着残存的一块石匾,名为“文曲星耀”。
水楼亭对面的祠堂叫大夫区公祠,虽然没有找到相关介绍,但应该是区士元的祠堂,因为旁边就是“大夫第”、又称“八大家”,是当时任奉直大夫的区士元为其八个儿子兴建的住宅,均为三间两廊格局,镬耳屋山墙,龙船脊,非常气派。这些建筑目前还保留有13座,被称作阮北坊古民居群,为清朝康熙年间所建。
阮埇村还出了一位诗人,叫区大相,他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他的弟弟区大伦也和他同时上榜。高明城区的西江岸边有一座灵龟塔,就是兄弟二人倡议兴建的。在村中寻找区大相的故居无果,倒是街道的墙壁上到底都张贴着他的诗句,随口吟诵,朗朗上口,给古村之旅增添了不少雅趣。
(全网账号均为“极客行天下”,欢迎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