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阮前景 >> 正文 >> 正文

他是曹操秘书,曹丕文学侍从,比鸡肋之死

来源:阮 时间:2025/3/14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百川应玚,男,汉族,公元年生,寿命41岁。属相蛇,星座约为天蝎座,河南项城人。他是曹操秘书,曹丕文学侍从,比“鸡肋之死”的杨修厉害。《三国志·魏书列传第二十一》记载“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瑒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同为建安七子的应玚、刘桢各被曹操相中起用,成为县处级的丞相掾属。应玚后来转任副厅级的平原侯庶子,再之后被任命为曹丕的五将官文学侍从。而这个刘桢却糗大了。他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曹丕的妻子甄妃,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曹植《洛神赋》中的原形。刘桢竟然一动不动,傻呵呵地看呆了,结果以大不敬罪被罚苦役,后贬为小吏。“自颖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园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例。”颍川的邯郸淳、繁钦,陈留的路粹,沛国的丁仪、丁訥、弘农的杨修,也就是后来因为误传军令“鸡胁”,被曹操妒杀的那位,还有河内的荀纬等,也都很有文采,但都不在这“建安七子”之列。裴松之《三国志》注曰:“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著后序十余篇,为世儒者。”应玚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擅长讥讽时事,吟诵诗词,所以世人称赞他,应奉读书,一目五行。著有《后序》十余篇,是世人公义的国学大师。东汉皇帝汉桓帝时期,曾任监察部长级的司隶校尉。应玚的伯父应劭,也是博学多识,尤其爱好多事。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诗辞文章虽然不是很著名,但是世人都服气他的博闻。续汉书记载:应劭又著中汉辑叙、汉官仪及礼仪故事,凡十一种,共计百三十六卷。朝廷制度,百官仪式,所以没有失传,都是因为应劭记录下来。官至地市级的泰山太守。应劭的弟应珣,字季瑜,担任了地市级的司空掾,即应玚的父亲。应玚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诗学文章自然与众不同。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两兄弟有合集《应德琏休琏集》。年,还是太子的曹丕在名篇《与吴质书》中写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惧逝。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前一年流行疾疫,亲朋好友多因此灾生死别离,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瑒、刘桢,一时全都逝世。过去在一起交游相处,出行则车子连着车子,休息时座位相连,何曾片刻互相分离!“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每次我们接杯举觞,管乐齐奏,酒酣耳热,仰头赋诗,每当此时,忽然间不知道这是难得的欢乐。说百年长寿是每人一份,长久地共同相保,没想到数年之间,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说到这里非常痛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我倾心编撰他们的遗作,合起来成集,看他们的姓名,已经是在阴间死者的名册。追想过去交往相好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好友,都死去化为粪土,怎么忍心再说呢?“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纵观古今文人,大多都不拘小节,很少能在名誉和节操上立身的。但只有徐干既有文才,又有好的品德,宁静淡泊,少嗜欲,有不贪图权位隐退之心,可以说是文雅而又朴实的君子。他著有《中论》二十多篇,自成一家的论著,文辞典雅,足以流传后世,他的精神、成就永远存在。“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技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应玚文采出众常有著述之意,他的才能学识足以著书,但他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实在应该痛惜。近来遍阅他们的文章,看后不禁拭泪,既痛念逝去的好友,而且又想到自己生命短促。曹丕在《典论》中也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瑒、东平刘桢,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玉出昆冈”,直译为白玉出在昆仑冈。曹丕认为当世文人,只有建安七子水平最高。而且评价“应瑒和而不壮”,认为他的文章符合大众审美,受到大家的认可。别诗二首其一(三国)应玚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