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时期有七位著名的文人才子,他们喜欢在竹林流水处举行雅集,后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才子首推阮籍,他是河南尉氏人。阮籍的父亲也是大才子叫阮瑀,名列建安七子。阮氏家族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世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和阮籍是堂兄弟的关系。阮籍的长相十分出众,正史《晋书》中描述他器宇轩昂、英俊潇洒。阮籍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但博览群书,还精于演奏古琴。传说阮籍年轻时腰间悬挂长剑,后背负弓箭,登泰山,游黄河。他在广武山,看到了楚汉相争的古战场,随口说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样大胆的言论,只能解释成要么阮籍有真才实学,要么他只是一个眼高手低的牢骚书生。阮籍的学术思想受老庄著作影响很大,让他养成了傲然不羁的性格。他喜欢独来独往,既可以闭门读书好几个月不出门,也能到处游荡风餐露宿。阮籍成年之后,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政权,统一天下。阮籍很反感司马氏笼络文人的手段,他常常语出惊人与司马氏唱反调。当时阮籍居住在洛阳,与当地的嵇康等人在山阳竹林中谈论时弊,饮酒交心。这是阮籍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魏国末年大权被司马氏握在手中,司马昭在篡位过程中一方面积极拉拢士族,另一方面又排除异己。在这种背景下,阮籍由于名气很大,不得不入朝为官。他有自己的做人准则,他看不惯司马昭的严苛统治。于是他要求外放为官,远离是非中心。想法是好的,但他的一些行为思想受到了士族的攻击。晋朝立国之初提倡所谓的“孝道”,阮籍母亲病逝的时候他正在对弈下棋,听到了这个消息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下完了这盘棋。之后他才痛哭流涕,伤心到吐血。在办理母亲丧事的过程中,阮籍依然吃肉饮酒。中书令裴楷到阮籍家中吊唁,阮籍没有按照礼仪规范接待。这些事情积累起来,就成了士族攻击阮籍的最大把柄。居丧无礼是很大的罪名,阮籍面对种种诘难依然我行我素,不受影响。阮籍晚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当初竹林七贤这七位好友有人被害,有人变节,有人隐退,好朋友的遭遇对他触动很大。阮籍为了保护家人违心地写了一篇《劝进牋》,为司马昭登基称帝造势。这件事让阮籍背负了污名,导致他忧思过度而死,终年只有54岁。阮籍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五言诗,《咏怀》诗共有八十多首流传下来。在诗中可以看到阮籍的高尚情操与孤傲人格,生不逢时的阮籍终于被一篇《劝进牋》逼死。拓展阅读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古代的滑冰运动,清代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合绘《冰嬉图》笔墨纯熟不屑于炫技,这就是返璞归真,八大山人绘《水木湛清华》仅有六首诗歌存世,其中一首街知巷闻,王之涣《登鹳雀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