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尼姑王采玉:初婚克夫丧子,23岁还俗再嫁,24岁得子世界扬名!
说起清末民初的女名人,人们最容易提及的当为林徽因、张爱玲、阮玲玉、宋氏三姐妹、张氏四姐妹这些活跃于政经文化等圈子里的才情女子,但要论起潜在的社会地位影响来,有一个女子绝对不可绕过——此女就是曾经无奈出家又还俗再嫁的浙江女子王采玉。
王采玉原名彩玉,生于清同治二年(年),浙江嵊县葛竹村人。葛竹村王家在当时算得上是小康之家。王采玉之父王有则,从小熟读诗书,精明能干,曾以贩卖土产为业,后来在皖南、浙西招集流亡人口,开垦战乱弃留的荒地致富,晚年回到家乡葛竹村。
王有则原配姚氏,生有三子一女。姚氏死后,续娶姚氏女,又生一女二子,该女就是王采玉。出生在这样的富裕之家,是幸福而惬意的,但是,这们的美好生活并未持续很久,就因户主王有则的病逝而江河日下。
面对家道中落的王家,成年后的王采玉不得不接过支撑起家人生活的重担——大弟嗜赌成性,小弟患有精神病,家中的生计全凭王采玉缝缝补补赚得的零钱贴补。虽然如此,王家的日子过得依旧十分清苦。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年近20的王采玉不能守着娘家过一辈子,于是,在亲朋长辈的操持下,嫁进奉化跸驻乡曹家田的竺家为媳。王采玉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为人慈善,两人婚后,一对小夫妻相处还算和睦。
婚后的第二年,王采玉就为竺家生了一个儿子。但是,生子的喜悦还没维持多久,孩子就突患急症,年不足半岁就夭折了。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王采玉的不幸的事又接踵而来。当年秋天,曹家田一带暴发了霍乱,许多人染病身亡,王采玉的丈夫竺某也难逃厄运,撒手归西。
不祥之人,身前身后,都人遭指点非议,日子过得是暗无天日。同为寡妇的母亲最理解女儿,为了让女儿从悲痛中走,母亲姚氏就让王采玉住回娘家。
虽然回了娘家,身前身后少了白眼,但是,王采玉的内心并不安宁,总想寻些解脱之法。恰在此时,娘家附近金竹庵的一个老尼病死了,这给王采玉一个强烈暗示,她要出家修行。
王采玉的母亲姚氏信佛,听说金竹庵老尼病逝后,就叫上女儿一同前去金竹庵帮助料理丧事。本就滋生了出家为尼之想的王采玉,这样的机会她不想错过,就向金竹庵的管事提出了到此修行的要求。管事同情她的种种不幸遭遇,便应允了。
母亲姚氏虽然信佛,但是也不想看到女儿就此遁入空门,极力阻挠女儿削发。最终,两人达成妥协——王采玉离家入庵,戴发修行。正是这一妥协,才为王采玉的人生逆转埋下的伏笔。
王采玉出家两年有余,离金竹庵不远的溪口镇就发生了一件与她此后命运相关的丧事——玉泰盐铺大老板蒋肇聪的原配孙氏病逝,中年丧妻,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40多岁的蒋老板从此孤枕难眠。
孙氏去世后,蒋肇聪总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这一切被盐铺的一名老伙计看在眼中、疼在心头,便思为老板分忧解难——有意为其撮合新人,再结良缘。
这名为人热心的老伙计名叫王贤东,他要为蒋老板撮合的女方人选,正是在金竹庵戴发修行的王采玉。王贤东之所以会想到王采玉,因为两人有层非常特殊的关系——王贤东与王采玉系堂兄妹。
想起堂妹王采玉一人独撑家门,艰辛凄苦,就想让她重新进到一个好人家。在王贤东的两头撮合下,王采玉还俗再嫁。光绪十二年(年)六月,23岁的王采玉成为45岁的盐铺老板蒋肇聪的继室。
光绪十三年(年)九月十五日午后,王采玉在玉泰盐铺的后屋楼上分娩,诞下一子,取名蒋瑞元。
蒋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他还有个字,即使不介绍,大家也能脱口而出。
王采玉一生坎坷,积劳成疾,年6月14日,因心脏病复发,盍然辞世,终年58岁。操劳了一生的王采玉,终于放下了一切。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14.html